哪有什么狠狠治愈、狠狠成长,很多书友都是处在每天读书的状态中,早就对从书中获取信息和知识这件事习以为常,又怎么会读每一本书都觉得醍醐灌顶、脱胎换骨。

当标题党和读书关联到一起时,真的还蛮有意思的。

对我来说,它就是习惯,我会读各种类别的书,但也有自己尤其关注的类别,比如心理学、功能医学,偶尔会读写作类、哲学类的书,极少读小说。

但习惯这个东西也都是在持续变化的,不变的是读书。

同理,追求健康、喜欢运动的人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或者没有计划,完全根据每天、每个阶段的状况而定,但唯一不变的是对健康和运动的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自己是一直在读书、运动,我会搜索跟练视频,但很少看书评。首先看这些东西也需要大量时间,其次大多数书评只有追捧和推荐的部分,却不包含自己不认同的部分。

似乎不认同某些观点,是个会毁自己社交形象的事情。

但实际上真的是所有书籍的价值观都无比正确,没有任何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吗?

当然不是了。并且就算书中有些内容确实不够详实,它也不妨碍我读整本书的体验。因为作者也是人,读者并不卑微、作者也不是神。

就好比我见过把个人经验当做方法论出工具书的;我也从个别营养学类的书中读到了作者对于自身认知层次的优越感,以及对于其病患表现出的某些行为的不屑;还有的书在用个人观点说服读者的过程里用了大量的“应该、必须”等绝对性的词汇。

不少书的出版是直接整合了几十篇公众号文章,一看就是单纯的网文合集,但是却起了工具书的名字;还有的书是把演讲内容整理成了书稿,即兴痕迹可见,可读性虽说还可以吧,但跟以往阅读的逻辑性很强书籍相比,还是会有些差别。

当然,我也看过20多岁、工作时间也不长的女生出了自己人生第一本书,内容并不深刻,但是你能读到他们用心生活的痕迹;有拿研究数据分析以帮助自己选择工作的毕业生,直接把自己用的方法写成了书;还有的作者会把自己工作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以及指导意义毫不掩饰地分享出来。

上述提到的状况都很正常,书本身不必被神化,作者这个身份也不必被神化。是读书,也是读人,读的书越多,对作者的了解和理解也在随之加深。

我不会对书籍的内容期待过高,他们表达的观点,我都会仔细阅读,有认同、也有不认同的部分。不论是读书还是和他人交流,都是如此,观点不同有什么关系,不是很正常吗?

我之所以很少读书评,是因为很容易花很多时间看不同的人写的关于同一本书的书评,但能把一个观点、一个话题讨论清楚的很少,甚至我还看到过那种只看了篇序就写出“书”评的。这就有点糊弄人了吧。

但实际上,我们能够遇到的状况都算是正常的。那么我现在选书呢,完全没什么方法可言,更不会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反正每天都会读书,就把它当作一个让自己放松、休息的项目,随意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遇到感兴趣的书,或是喜欢的书中有推荐的书单,就会买回来,这里面当然也会冲动下单的,但是读书的过程依然还是认认真真读完。

书架是永远不会空的,不会书荒,但也不会把书架填满导致自己根本不记得买过什么书。

总之,一切都以自己舒适为前提去读书,对于作者的经历、价值观、思维、偏好等,保持开放心态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读本身就已经能够给我带来力量了,有时候它无关于内容,只是阅读就会让我感到很放松了。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又产生大量思考、会调动某些特定的记忆、会产生一些联想,而这些就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体验。

当你习惯了每天都能在阅读中探索自我,你就不会把书籍本身看得过于重要了,因为重要的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换句话说,我们和人打交道时,同样只能关注自己倾听、表达的行为,而不是希望对方达到一个怎样的状态。

说回读书,如果你期待一本书就能让你改变得多么彻底,那也说明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进行长久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与持续成长。

如果只一本书就能让人产生巨大的转变,那么也就不必养成阅读习惯了。

很多作者最初都是忠实读者,学习工作之余必定会拿出时间来阅读,这就相当于你足不出户却看到了自己生活半径以外的世界,不是图片、短视频,而是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可以让我们提升认知与思维的知识。

在我看来,所谓晒包、晒书这些行为本质上都差不多,其实别人分享的知识、书里的研究成果、经验之谈对我们来说,也不属于自己,只有真正理解了、引发思考了,融会贯通了,它才跟我们产生了连接。

所以越放松、阅读体验也就越好,更容易专注,也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后续的连接才有可能真的发生。

如果单纯晒出一样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好像很厉害的任何东西,也的确没什么意义。

所以把阅读习惯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或者就算没有阅读习惯,但读书的过程能够保持专注,享受到了愉悦感和满足感,引发了一些思考,从中学到了些什么,那这书才算是没白读。

以上,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