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读者投稿,作者是一位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美国人,也算一位“作家”吧,出生于1955年,见证了中国整个的发展历程和中美关系的演化。

她讲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上海,围绕着上海展开。因为她的父辈就是一位富裕的上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她讲述的视角,我们很容易去回顾中美之间心态和关系的发展历程,而看完之后,我们也能感同身受地理解,美国人现在为什么看中国那么不顺眼了。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979年,我母亲在南京一家医院里拿出了创可贴。护士们惊讶地聚集在它周围。“西方什么都有!”他们说。
纽约时报,下同

就是通过描述作者回国探亲的经历,在不同的时段,中国发展处于完全不同的阶段,中国人看待外部世界,对待外国人的态度和心态,都是完全不同的,并且一步步发生变化。

这1979年,作者应该24岁,那时的中国,刚刚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也刚刚起步。

在那个年代,美国人的一枚小小创可贴,就足以让中国一家医院艳羡不已。同时也让美国人(华裔)无比知足。因为羡慕意味着征服,意味着臣服,也就可以让美国人享受高高在上的礼遇:

我们去中国探亲时,我的上海亲戚同样对我们漂亮的牙齿和充足的体脂惊叹不已,更不用说我们对美国洗碗机、冰箱和空调的描述了。伴随着敬畏而来的是贵宾待遇。主人拿出一瓶瓶昂贵的橘子汽水,将它们与昂贵的温啤酒随意混合。

显然,这种崇拜和礼遇,是让人沉醉的。

接下来,时间来到了1981年。作者此时的身份成了“外国专家”。

1981年,我回到山东矿业学院教英语。我的学生是准备出国留学的煤矿工程师,他们可能会带回更安全的采矿技术。我是他们的“外国专家”。因此,我在公寓里不仅有一个坐式厕所,还有热水供应,这是前所未闻的奢侈。我的阿姨(或管家)会在屋顶的一桶水下面生火,准备好之后,转动我浴缸里的水龙头把手。

除了上面说到的崇拜和礼遇,这里还增加了身份上的特殊待遇,成了“专家”,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显然是高级知识分子。相信作者那时候在美国,还无法享受这样的待遇,毕竟她在来中国,也只是教英语而已。成为专家,同样让人上头。

下课后,我的学生会把凳子拿到篮球场上,每个凳子面向不同的方向,他们会连续几个小时坐着学习。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希望国家变得强大,他们对像我这样的西方人心怀感激。虽然我们是外国人,但我们帮了大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因为上头了,心里舒坦了,他们看待中国人也是积极正面的:中国人热爱学习,不怕吃苦,热爱祖国,懂得感恩。都是正面印象。

这样的好光景,还持续了几十年。

几十年后,中国蓬勃发展。多年来,在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客座艺术家和一名游客的多次到访中,上海酒店的工作人员总是双手奉上,点头致意,面带微笑地把我的信用卡还给我。

也就是对外国人的另眼相看,特殊礼遇,一直持续到这个时候。至少在服务行业,人们对外国人还有特殊的崇敬。

直到中国彻底发达了。

但是在中国的繁荣时期,据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建筑起重机都在这座城市里,从曾经的稻田中升起摩天大楼,人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我的信用卡被单手退回;接待员几乎没有抬头。我的亲戚也不再要求我给他们带美国货。“中国什么都有,”他们当时说。正如许多人自豪地宣称的那样,20世纪是美国的;21世纪是中国的。

这时候,不仅对美国人的崇拜已经荡然无存,特殊礼遇当然无存,甚至都“不再需要”,还自豪地用中国来引领一整个世纪。

对,到这里,终于变味了。甜味下去了,酸味上来了。在此之前,中国是可敬可爱的中国,而从此之后,再也无法正眼看中国。

而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怎么一步步从卑微到自信,美国人一步步从自信到不甘,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作者是一位华裔美国人,所以她能把这个心路历程更完美地记录下来,表现出来。

真正美国人的感受也许未必这么丰富和真切,但背后的演化逻辑是一致的。

当然,作者并未就此停笔。而是用上海终于“心累”了来讲述近些年上海的一些变化。

在作者看来,现在终于又再次找到了心理上的优越感。意思是,现在上海虽然什么都有,环境优美整洁,社会安定团结,但是大环境变了,把上海人折腾得心累了。所以即使上海人什么都有了,总归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

但显然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上海的外国人离开了一些,但很快就会回来。经济有一些波动,这都是发展中必须经历的波折和探索。搞经济,是我们最拿手的好戏。无论股市还是经济形势,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而我们的再次繁荣,是在吸取此前曲折经历后,总结经验基础上,再次实现了繁荣,是高于原来的繁荣,也是更有把握的繁荣

相信届时作者还会再次失望。更加彻底的失望。因为现在的美国,可是乱成了一团,各种国内矛盾激化,国外纷争不断,还要陪着两个老头玩投票的游戏。

那才叫让人心累吧。

所以美国现在为什么看中国处处不顺眼?都是这种优越心理彻底丧失,美国需要找到代偿机制,像这位作者一样,通过贬低和打压中国,来获得丢失的优越感。

纽约时报也需要这样一位作者,来帮它吐露自己压抑的心声。

最后,放上百度百科的作者简介:

任璧莲 (Gish Jen),美国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获英语学位。
1955年生于纽约长岛,197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而后在斯坦福商学院进修、中途辍学,1983年在爱荷华大学写作班获得小说艺术硕士学位,1991年开始文学创作。
百度百科

主要好像写过一些华人移民美国身份认同方面的小说吧。貌似经常给纽约时报投稿,还获过纽时报的奖,属于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