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却因病早逝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长子朱标是他的心头好,也是他的继承人。朱标从小就受到朱元璋的悉心教导和培养,朱元璋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仁明的君主,继承他的江山社稷。

朱标也不负父亲的期望,他温文儒雅,仁慈宽厚,有着儒者风范,又虚心求学,勤于政事,深得朱元璋和百姓的爱戴。

他还能和他的弟弟们相处融洽,多次为他们求情免罪,是诸王中的领袖。他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了他的皇位继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天不假年,朱标在朱元璋去世前就因病夭折了。他的死因历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有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是他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从陕西视察回来后,因风寒感冒而发烧,不治而死。另一种说法是他因为母亲马皇后的去世而悲痛过度,哭坏了身体,导致早逝。

无论如何,朱标的死对朱元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朱元璋痛哭不已,不忍除去丧服,长期不上朝,直到礼官劝说才恢复朝政。朱元璋还下旨将朱标陪葬在自己的皇陵东侧,即明东陵,谥号懿文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也都知道,朱标的死也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朱元璋略过了他的儿子,却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但他年幼无力,难以控制朝局,尤其是他的叔叔朱棣,即燕王,对他不满,发动了靖难之役,试图夺取皇位。

朱允炆在战争中失败,不知所终,朱棣称帝,是为永乐帝,开启了明朝的盛世。如果朱标没有早逝,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明君,继续朱元璋的功业,也可能会避免明朝的内乱和血腥,明朝的历史或许会有不同的走向。

那我们说回到上文,为什么朱元璋有那么多儿子不选,偏要选择一个年纪轻轻的孙子呢?

朱元璋的真实意图我们猜不准,但可以从记载中窥见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十分注重血统,从他看重朱标就可以证明,朱元璋是站在“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边的。又因为朱标的原配所生的儿子早逝,朱标将朱允炆的母亲扶正,朱允炆就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

其次,朱元璋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影响和支持,他们为了避免武官集团再次把持朝政,都是大力推荐朱允炆作为继承人。朱元璋晚年疑心过重,生怕手底下的武将会造反,所以就开始重用文官,且大力打压武官。

而且,在朱标生病和去世时,朱允炆都是衣不解带地伺候和哭泣,表现出了对父亲和祖父的深厚感情。朱元璋都看在心里,十分喜爱这个孙子。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的拙见,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朱元璋为了朱允炆顺利即位,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首先,朱元璋亲自教导和培养朱允炆,让他学习政治和军事,掌握治国的方略和技能。朱元璋对朱允炆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仁明的君主,继承他的江山社稷。朱元璋还多次和朱允炆交流心得,询问他的意见,对他的看法给予肯定和赞赏。

其次,朱元璋极力肃清和打压武将集团,削弱他们的势力和影响,防止他们对朱允炆构成威胁。

朱元璋晚年疑心过重,生怕手底下的武将会造反,所以就开始重用文官,且大力杀戮武官。他还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藩王,让他们镇守边疆,以防他们对中央有异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轰动一时的蓝玉案、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的“杰作”。

虽然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顺利即位,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安排,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奏效,反而激化了藩王的不满和反抗,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最终使朱允炆失去了皇位和生命。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朱棣作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