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载:“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不多日,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

三国之中,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名将众多,为逐鹿天下,战争频发。而战争避无可避的便是流血和牺牲,经历过太多的战争和死亡,即便是面对将才的陨落,也就不那么悲痛了。

但在三国之中,却有一人,格外重视这一点,此人便是极其爱惜将才的诸葛亮。在赵云这样的大将牺牲时,诸葛亮可谓是声泪俱下,也仅仅是如此,但有一人的死亡,却让他猛吐鲜血,当场晕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人便是张苞,那么诸葛亮为何会如此重视此人呢?竟到这般悲痛的地步?

一、实力强悍,二代蜀将的佼佼者

张苞,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张飞的长子。他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长大,继承了父亲张飞的勇猛,且他性情温和,待人接物比之张飞,更为宽容温和。

张苞在二代蜀将中的崛起,说简单也简单,毕竟有父在前,他便更为容易被赏识。于公元221年,在刘备率大军攻打吴国时,昔日能征善战的五虎上将已先逝两位,剩下的也老去,战力不如当年。也正是此时,张苞出现在了刘备眼前。

行军打战,便有先锋一说,在任命先锋官的时候,刘备终是想不到满意的人选,毕竟先锋对战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断不能随意选择。而争夺这个位置的最有力人选之一便是张苞,另一个则是关羽之子。

作为关羽和张飞的后代,二人的地位可谓相当。最终刘备还是任命了张苞为先锋,比起关兴,张苞更为适合冲锋陷阵。

事实证明,刘备选择张苞是正确的。在张苞出征后,他便一直带领自己的部将一往无前。在刘备因蜀汉大军被东吴的营寨迫使退军而郁闷不下之际,张苞去突然带来了一夜之间连下十三座营寨,并且占领吴地200里的大捷。

刘备一时间可谓是喜出望外,张苞此次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此功劳已然足以展现出张苞在蜀汉新一代武将中的实力和将来的地位。

正是因为张苞如此的战功,刘备和诸葛亮都对其寄予厚望,但希望寄予越大,也就意味着一旦落空,将会是巨大的失望。

二、蜀国新一代领军人物的覆灭

三国鼎立之初,各国皆有自己的优势,战将亦是相互掣肘。然而随着公元220年关羽的逝世,这一局面便开始有了转折。孙吴集团和蜀汉集团的联盟破裂,且两相反目,相较之下,曹魏便有了很大的优势。刘备为报仇,决意伐吴,最终兵败而命丧白帝城。

此时的蜀汉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又失去了关羽这样勇猛的战将,甚至还没了主公的领导,只留不懂政事的小主公。一时间,蜀汉的处境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一看此时三国各战将阵营的情况,曹魏有司马家族的存在,还有郭淮、王双等名将的崛起;至于东吴集团,开始崭露头角,东吴就更不必说了,不仅有江东各路人才,更有势力根深蒂固的陆逊家族。

而观蜀汉,却呈现“老弱病残”的局面断层,蜀汉的开国战将或战死或老死,还活着的也不再像当年般英勇善战。而新一代的战将,却寥寥无几。一时间,蜀国在国力、兵力和人才的储备上,都被东吴和曹魏远远甩在了后面。

诸葛亮呈出师表,誓师北伐便是为了挽回蜀国在三国之中的弱势局面,但北伐所需的人才问题同样是迫在眉睫的。在新代的战将中,诸葛亮唯一看重的便是张苞、关兴、姜维等人,在诸葛亮的心中,此三人便是蜀国未来的支柱。而在三者之中,诸葛亮更为看好张苞,原因有三。

其一,张苞是五虎上将之一张飞的长子,子承父业,名正言顺;其二,张家与刘家还有姻亲关系存在,张飞的女儿嫁给了刘备的儿子,也就是说张苞的姐妹是刘禅的皇后,可谓是皇亲国戚,自然会对刘家的江山更加上心;其三,张苞与其父一般勇武无畏,这一点从他一夜夺十三座营寨便可见一二。

因此,在人才凋零的蜀国后期,诸葛亮可以说是十分看重张苞的。无人可用,何尝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呢?对于诸葛亮来说,张苞一死,便意味着蜀国无大将可用,他如何能不伤心呢?

而在诸葛亮叹息无大将可用的背后,实则是对兴复大业无望的心酸悲痛,对自己无力再保住主公所留大业的无奈。

三、病疾缠身,眼看国家衰落

众所周知,刘备病逝伐吴途中,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诸葛亮面对如此信任自己的主公,自然是万分感动加满满的责任感。故而诸葛亮在晚年时坚持北伐大业,六出祁山,便是为了兑现自己对于刘备的承诺。

事实上,诸葛亮数次北伐的时机都不是最佳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时机。他没有考虑士兵的战斗力和储备能力,过于急于求成。那么诸葛亮是真的急功急利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对于此时的诸葛亮来说,他无法考虑太多了,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是每况愈下,积怨成疾甚久了。若是再不进行北伐,他必然会抱憾离世,无缘见刘备。

可以说,在北伐中后期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是心不从心了,苦苦撑着罢了。就在这时,张苞的死讯传来,这对于日暮西山的诸葛亮来说,如何不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呢?此时的诸葛亮就犹如沙漠中行走过久,摇摇欲坠的骆驼,而张苞的死讯就仿佛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若是换做以往,蜀国实力强大,人才累累,诸葛亮又何尝会将张苞看得如此重,如何为其口吐鲜血呢?彼时的诸葛亮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仅放声大哭,接着更是口吐鲜血而昏倒在地。最终因染病久卧不起,于5年后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悲痛吐血与其说是为了张苞的死,更不如是为自己命运不济,成功无望的悲伤。曹魏有司马懿、王双等名将,而东吴则有陆逊家族,可蜀汉有什么呢?本就只是靠诸葛亮和剩下的战将们支撑,可如今,虎将尽失,诸葛亮的北伐也接连失利,就连最寄予厚望的张苞为莫名其妙地死了。

彼时的诸葛亮想的是自己对先主刘备的承诺,是对匡扶汉室江山的责任,可他却已经无能为力了,无人可用,无人可托,何尝不是诸葛亮最大的无奈和悲痛。对于诸葛亮来说,张苞的陨落是他看到了蜀汉命运的陨落,他实实在在是为了蜀汉悲切,为了自己悲切。

小结

尽管赵云和张苞比起来和诸葛亮的感情更深,但赵云过世时候已是60余岁,在战争年代,能有如此寿命已然是不易了。相较之下,张苞还正值壮年,又是蜀将中的佼佼者,可谓是前程似锦。诸葛亮一直将其视为兴复蜀汉大业的重要人选,如此陨落,自然令人悲痛至极了。

纵观张苞短暂的一生,武力过人,确实是蜀汉新一代将才中数一数二的大将了,能够与东吴、曹魏抗衡的领袖人物。能够立下一夜拿下十三城、进军两百里的战绩,即使是在昔日的五虎上将中,也是不可小看的。若非早逝,诸葛亮一生的北伐大业或不止于此。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