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很苦,坚持很酷!

德基金伴您畅游书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推荐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类型:小说集

作品简介

《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作品是余华当年轰动文坛、出道即巅峰的成名作。很多人说,这是初出茅庐的余华所写的最好的作品。

书中描述了年轻人对未来的强烈憧憬,也表现出了年轻人与现实世界的残酷冷漠之间的巨大冲突。人们仿佛都能在主人公的身上,看到曾经踏着青春一路跌跌撞撞又一路高歌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简介

十八岁的“我”在父亲的鼓励下,独自出远门,孤独、困顿,急需找到旅店,急需一辆可以搭的便车。搭上车后,却遇到野蛮的抢苹果事件,十八岁的“我”出手伸张正义,却被现实狠狠打脸,血流满地。

在这本书里,余华会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年轻人成长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定要出去闯闯,哪怕鼻青脸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书收录了《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十篇余华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佳作,全面呈现余华年轻时的写作风貌。

本书短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道即巅峰的余华,之所以能够写出这部改变自己命运的传奇之作,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才,更因为这是余华的剖心之作,是一部自传小说。

写出《十八岁出门远行》前的余华,当时正在经历长达五六年被现实揍到鼻青脸肿的困境。

1977年到1978年,余华先后两度高考落榜,家人托关系帮他谋到一份牙医的工作。余华曾说,那是一份让他极度痛苦的工作。这个诊所就像一个草台班子,带他的牙医只演示了一遍,就催着他上岗开工。而病人张开的嘴巴,则成了他眼中世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年,他拔了一万颗牙,内心经历了一万次挣扎,

几乎每天都在惆怅,自己的人生,难道就这样了吗?

终于,所有的压抑和内耗,在余华26岁的那天,冥冥之中找到了出口。

他以自己十八岁后鼻青脸肿的经历为原型,在一天之内,写成了一个大胆而荒谬的成长故事,也完成了当代文学史上,对一个年轻人踏入社会后种种处境,最牛逼的隐喻。不少人说,“看到余华鼻青脸肿的样子,我觉得我又行了!”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 。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 。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

金句品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你正年轻,只要你正处于人生的困顿迷茫里,这本书就一定能狠狠击中你的心坎儿。读一读吧,想想你的18岁、30岁,然后像余华一样,冲破眼前的迷障,成为一个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