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9年,北魏拓跋焘攻取了大夏的首都统万城,大夏黄帝赫连昌之后在安定被俘,其弟弟赫连定逃到平凉即位为大夏黄帝。

公元430年,北魏在战胜柔然之后,再次西进进攻华夏,攻取了关中之地,后又攻占了大夏都城平凉

屡遭失败的大夏赫连定,竟然在公安431年突袭被吐谷浑和北凉合击的西秦乞伏暮末,南安城破,乞伏暮末投降大夏,西秦灭亡。

就在赫连定携带此次大战的战利品北上想要袭击北凉时,遭到了吐谷浑慕容慕瞶的突袭,赫连定被擒,大夏灭亡。

为什么在西部会发生如此传奇性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场景?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历史上大夏和西秦的灭亡的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要想了解五胡十六国时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传奇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场景,我们就需要重新回顾一下河西走廊这几个国家的历史。

首先来看西秦。

在文章一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河西走廊的这几个国家。其中西秦是乞伏鲜卑趁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失败之后而建立起来的政权。乞伏国仁死后其弟弟乞伏乾归继承了西秦的帝位。但之后后秦进攻西秦,乞伏乾归兵败,投降了后秦,最终西秦全部并进了后秦的领土,西秦第一次灭亡。

而当时的西部还存在着南凉,后凉,西凉,北凉等诸多政权,这些政权之间彼此征伐,后秦是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统御西部的。而西部如西秦这样的政权,实际上还处于部落联盟和国家之间的形态,各个部落之间还有很强的独立性,姚兴也无法按住各个部落首领。所以这个时候姚兴仍然重用了归降的乞伏乾归,让其帮忙管理西部各个部落。而这就给了西秦再次兴起的机会。

而在公元409年,后秦之前在柴壁之战败给北魏大伤元气之后,又败给了崛起的赫连勃勃,导致后秦在西部的利益全部丢失掉了。而这个时候乞伏乾归逃回了苑川,重新将乞伏鲜卑一族聚拢起来,复兴了西秦。

复兴的西秦在乞伏乾归的带领下,先后攻取了后秦占据的西秦的故地,并向南攻打吐谷浑,向西攻打南凉,极大的拓展了西秦的生存空间。

但这个时候西秦内部发生了内讧,乞伏乾归被其侄子乞伏公府所杀。乞伏乾归的儿子乞伏炽磐杀掉了乞伏公府和其儿子,然后即位为西秦的皇帝。

公元414年,乞伏炽磐趁秃发傉檀向西征讨乙弗之际,率领二万步兵骑兵袭击南凉都城乐都,秃发傉檀投降,南凉灭亡。

灭了南凉的西秦不断向西拓展空间,也达到了自己的巅峰。巅峰时期西秦所辖面积从甘肃武威到天水、陇南及青海东部,共11州、30郡、48县、二护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428年六月,炽磐病死,其子乞伏暮末即继位成为西秦的皇帝。但这个时候西秦政治上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西秦作为乞伏鲜卑的国家,本身还是从游牧向农耕的过渡,而其内部乞伏鲜卑还是部落性质,各个地方实力派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而乞伏暮末的威望是不够的,所以内部的分裂就成为必然。

而这个时候北凉的沮渠蒙逊趁机向西秦发动了进攻,而东羌部落酋长乞提,西安太守莫者幼眷等势力就都背叛了西秦。沮渠蒙逊大军包围了西秦的都城枹罕。吐谷浑可汗慕容慕派他的弟弟慕容没利延率领骑兵五千人与沮渠蒙逊的大军会师,合兵讨伐西秦。要不是乞伏暮末在治城反击沮渠兴国的围攻,生擒沮渠兴国,辅国大将军段晖等拦击敌人,大败北凉军和吐谷浑汗国的骑兵。这次西秦差点被沮渠蒙逊灭国。

除了一些地方部落相继叛乱之外,西秦还遇到了来自内部的分裂。乞伏暮末的弟弟乞伏殊罗通奸其父乞伏炽磐的左夫人秃发氏,并且与叔父乞伏什夤谋杀乞伏暮末。乞伏暮末逮捕了他们的党羽全部杀死。乞伏什夤及同母弟乞伏白养和乞伏去列(都是乞伏暮末的叔叔)也都被乞伏暮末所杀。

但这也造成了乞伏暮末的众叛亲离。下面的部落首领接连反叛,再搭上最核心的宗族势力也反叛了,乞伏暮末就成为了孤家寡人。乞伏暮末之前采取的策略就是向魏国称臣,从而跟周边国家的关系都非常紧张。面对这样的局面,乞伏暮末只能全面倒向魏国,乞求魏国支援他。魏国许诺把尚在大夏掌握中的平凉郡和安定郡封给乞伏暮末。其实这也是一个坑,这不就是让西秦跟大夏手里去抢吗?本身西秦面对北凉和吐谷浑的联合进攻就已经招架不住了,再招惹大夏,后果可想而知。

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如此,乞伏暮末听从了魏国的忽悠,纵火焚烧城邑,捣毁宝物,统率部众一万五千户,向东前往上邽。结果大夏见到西秦跑过来抢地盘,怎么可能忍?于是也发兵攻西秦,乞伏暮末只好就地固守南安,但南安这个地方既没水又没粮,怎么可能守得住。而乞伏暮末离开都城,西秦的故土全被吐谷浑汗国占领,想回去也不可能了。

这个时候北魏其实是派人来接乞伏暮末了,但西秦卫将军乞伏吉毗认为不应内迁投靠北魏,于是乞伏暮末又反悔了。但这个时候西秦还有多少资本用来谈筹码呢?

所以很快连南安的地方羌族势力也不满乞伏暮末。共同推举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盟主,焦遗拒绝。羌族部众于是劫持焦遗的族侄、长城护军焦亮为盟主,聚众攻打南安城。这时乞伏暮末向氐王杨难当请求援兵,杨难当派将军苻献率骑兵三千人,赶赴救援,与乞伏暮末合兵反击各羌族部落军队的进攻。

但打败了羌人的乞伏暮末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西秦各地纷纷叛乱,而南安周边也不安定,南安粮食短缺,很快就发展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而这时夏王赫连定突袭西秦大将姚献,大败姚献军。随即又派遣他的叔父,北平公赫连韦伐率领一万人攻打西秦国王乞伏暮末据守的南安城。在这种情况下,乞伏暮末周边的人也纷纷反水,西秦侍中、征虏将军出连辅政,侍中、右卫将军乞伏延祚,吏部尚书乞伏跋跋等,逃出城去,投降了夏国。最终乞伏暮末没办法,也只能用车辆载着空棺材出城投降。但赫连定显然不想留着乞伏暮末,西秦王乞伏暮末,以及西秦国皇族五百人都被赫连定所杀。

但大夏的日子就好过了吗?并没有。在一文中我们就讲了当时大夏在东晋灭了后秦,刘裕遇到国内政权危机,不得不班师的时候,出兵夺取了关中。而之后大夏又参与到了河西的争夺战中,而崛起的北魏要解决北方的后顾之忧,就要先解决大夏,所以才有拓跋焘趁大夏攻打西秦之际出兵攻取了统万城,并俘虏赫连昌。而赫连定带领部众逃到平凉,而之后又打败了北魏的奚斤等大将,收复了关中地区。

而之后拓跋焘攻打柔然,赫连定曾经想过趁机出兵夺回统万城,但没有想到拓跋焘攻打柔然很顺利,很快就回师了,所以赫连定也没有敢继续进军。在这个时候,赫连定和南朝的刘宋政权达成了妥协,双方约定联合起来进攻北魏,瓜分北魏的地盘。当时南朝宋刘义隆派到彦之等人率大军再次北伐,而北魏主动回撤到了黄河以北,到彦之等人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地区之后,仅仅只是对北魏采取了防御的态势,没有直接渡过黄河进攻北魏。至此拓跋焘和崔浩判断南朝宋的过黄河的意志并不坚定,他们也在看北方的局势。在当前情况下,反而北方的大夏对北魏的威胁更大。于是拓跋焘和崔浩决出决策,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攻灭大夏政权上,等到灭掉大夏,再回身解决南朝宋的问题。

所以公元430年,拓跋焘再次发兵攻打大夏的都城平凉。赫连定从鄜城返回安定,率领步、骑兵二万人向北增援平凉,但拓跋焘派高车部落飞速增援,截击夏国军队,夏军大败,被斩首的士卒达几千人。赫连定仓皇逃回,退守鹑觚原。而在围困下,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出城投降,平凉落入了北魏之手。而这时长安、临晋、武功等城的大夏守将都弃城逃走,北魏没有费太大的代价就获得了关中之地。

面对北魏的大军,赫连定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向西谋求发展,于是带领部众突袭了西秦,打败了乞伏暮末。而当时西秦的土地大部分被吐谷浑等占领。于是赫连定决定继续一路向西,谋求攻取北凉的土地以立足。但赫连定的行动都在吐谷浑的监控下,吐谷浑怎么可能放过这支流寇?吐谷浑可汗慕容慕瞶派遣益州刺史慕容慕利延、宁州刺史慕容拾虔统率三万骑兵,乘夏军渡河过了一半,截击敌人,生擒了夏王赫连定。

公元432年吐谷浑慕容慕瞶将夏王赫连定献给北魏,北魏斩杀赫连定。至此大夏王朝也宣布灭亡。

所以从这场战役来看,先是北魏攻打大夏,拿下了关中和平凉。赫连定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向西攻取西秦,西秦灭亡,但赫连定没有敢跟吐谷浑较量,想要趁机西进攻击北凉谋求生存空间,结果被吐谷浑所击败而灭国,确实是很经典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再现。

那么对于大夏而言还有更好的选择吗?从历史上来看,拿下统万城之后,大夏在军事方面已经丧失了和北魏较量的基础,所以避开北魏,向西发展确实也是一个路径。中国历史上西部的少数民族其实大多也是采取的这个路径。中原的政权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就转而向西谋求更西边的地盘,而被打败的民族只能再次向西,这样就形成了一层一层的驱赶的行为,比如当年匈奴在亚洲的崛起其实就已经驱赶了大月氏等民族西迁形成了新的西域的格局,而汉朝打败匈奴,匈奴人西迁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之后鲜卑人占据了匈奴人的地盘,而之后突厥崛起,打败了鲜卑人建立的柔然帝国,柔然人西迁,占领了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的地盘,驱赶着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进一步西进,又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所以避开强者,谋求更弱者的土地,是历史上几千年都在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夏的西迁也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不过是大夏当时的实力还是太弱了,在西迁的路上就被吐谷浑干掉了。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谈西秦,为什么乞伏乾归能在短短的时间内重建了西秦的政权,并夺得了大片的西部的土地,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呢?

其实前面已经分析过,西秦是乞伏鲜卑建立的国家,乞伏鲜卑当时还是处于游牧的民族,所以他们的政治格局还是以部落形态组成的。这种政治格局对于游牧民族到处游牧是必然的选择,每个部落都是以血缘构建的,都有很大的军事和政治权力。在开拓期,大家为了生存拓展空间可以比较团结,把军队放在一起去抢地盘,战斗力会比较强悍。西秦之所以快速扩张,就是集合各个部落的武装,形成了强大的武力威慑,刻意吞并周围的其它部落,所以及快速壮大起来。但是如果遇到危机,这些散装的政权也很容易分崩离析,失去了部落支持的帝王就成为了孤家寡人,最终很快就被竞争对手所灭。这是这种政权最大的特点。

所以很多内迁的游牧民族的政权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汉化?因为这些帝王也早就发现了自己政权的问题,而推动汉化,推动农耕,推动政权的变革才是解决这种部落权力过大,虽然名为统一,但实际散装的最根本的出路。但是这种改革一定是以伤害部落首领利益为前提得,所以一定会在内部遭遇到很强大的阻力。所以北魏拓跋焘为什么重用崔浩等人,就是要推动他们去帮助自己改革,解决自己最严重的隐患。所以崔浩的地位才会如此之高。西秦也是如此,当年乞伏炽磐以名儒焦遗为太师实际上也是要做这一点。但西秦的改革遇到的阻力明显要比北魏要大。而大夏当时赫连勃勃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曾经礼遇名儒韦祖思,但最终还是杀掉了韦祖思,表面的理由是韦祖思表现的太过于“恭惧”。但背后其实更多还是有没有决心改变自己政权的利益格局,动大手术,有没有在遇到巨大的阻力的时候迎难而进还是选择退缩。历史最终还是告诉了我们答案,但凡面对自己内部的问题,没有用刮骨疗毒的态势去处理的政权,最终一定是毒发身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