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是开国上将,军中猛将,率领部队打赢了许多硬仗、苦仗,战功彪炳;杨得志也是开国上将,戎马一生,建功无数。

两位将军都是军中名将,都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由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两位将军一位负责西线,一位负责东线,结果东西两线的战况和战果不同,自然就吸引很多人关注此事。

由于东线总指挥是许世友,而东线部队的阵亡比西线大,进展速度也缓慢一些,因此从战后便有不少人非议,认为许世友打得不好,不如杨得志。

尤其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后,杨得志从大军区司令晋升为解放军总参谋长,而许世友却离开了军队,这似乎为上述有些人的看法提供了佐证。

那么,事实真的如部分人认为的那样,许世友指挥的不如杨得志好吗?戎马一生的许世友,又为何在对越反击战后离开军队呢?

一、

要解答这个问题,先要讲清东西两线统帅各是怎样来的。

其实,不论是西线还是东线的挂帅人选,军委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东线的广西方向是对越作战的主要方向,所面对之敌人较为强大,承担之任务较为重要,因此东线的统帅人选极为关键。

按理来说,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国家级别的战争,越南不是一个小对手,“杀鸡焉用牛刀”这种说法在对越作战中并不适用,如果可以,统帅自然是越出色越好。

彼时,十大元帅中刘伯承和徐向前还在世,还有“将军之首”的粟裕大将,以他们的资历和战功,完全担得起统帅对越作战的职务。

但是,不论是刘伯承元帅还是粟裕大将,他们的身体状况都很堪忧。晚年时,刘伯承几乎失明,连日常起居都需要人照顾,而粟裕因为脑袋里有弹片,常常犯头痛病,工作都没办法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难以承受军事指挥高强度的劳累,让他们挂帅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