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网络营销中,造黄谣、辱女几乎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创作逻辑”。

它不仅出现在低俗的引流广告中,还出现在正规的品牌宣传中。甚至那些消费者主要为女性的产品,也频频翻车。

而它们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想赚女性的钱,又舍不掉刻板印象,潜意识的厌女依旧根深蒂固。

于是每一次自以为是的“讨好”,都只能变成冒犯。

造黄谣,流量来?

前不久,一则“瓜”在网上疯传。

“江西一女大学生自曝自己和另外两位女生,被一男子包养,月花销不到十万。”

信息被微博男博主二次传播,评论区嘲讽不断:

“被富哥玩烂了之后,就找老实人接盘,彩礼50万起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

但真相是不存在包养。

有人偷三位女生的照片,自导自演、编造黄谣。

目前,与受害者网名相似的女性,帮忙澄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

其中一位被盗图的女生,ip地址、个人信息均与“吃瓜截图”不符。

她选择诉诸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男网友在评论区团建:

“叫大哥”“一包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

网络吃瓜愈加常见,PDF、聊天记录泛滥。

夺人眼球的素人隐私被公开、被制造,成就一场场厌女狂欢。

然而造黄谣,不仅能为厌女者带来精神快感,如今还可能令其获得经济回报。

就像此次三位女大学生包养谣言,看上去是为了把她们打成捞女。

但具体捞啥呢?

截图中明白写着——

鸭舌、芒果、千层蛋糕还有茶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大喷菇与豌豆公主

捞女不仅降级,还捞得如此具体。

在微博博主@大喷菇与豌豆公主 的层层扒皮下,发现幕后黑手指向,吃瓜截图中露出的一个江西账号。

茶叶、芒果、千层、鸭舌,都能在其橱窗链接中购买到。

原来造黄谣不是目的,目的是引流变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大喷菇与豌豆公主

好笑的是,从前不断流传着女生靠网诈买茶叶的传说。结果现实案例是,卖茶叶的男性靠黄谣带货。

商家低级营销,用关键词刺激眼球,网红男大V传谣,聚集受众。

年初,一账号为了引流,编造“女子相亲点餐花费三万,男子愤然离席,女子刷爆信用卡”剧情。

夸张的情节背后,贩卖“惩治拜金女”的男频爽文情绪。

最终,造谣者被警方采取刑事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

最近,《实名举报某大厂渣女无底线玩弄感情》爆料pdf不断流传。

第一人称指控女友:

与多人暧昧、金钱交易、深夜无下限聊骚、男女老少通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名举报网易渣女无底线玩弄感情》 图源:网络

每一句话都是掀起荡妇羞辱的常见手法。然而翻到最后,图穷匕见——竟是某大厂旗下“口语私教app”的宣传。

所谓的滥情,为了体现“app“有多受欢迎。

造黄谣,正成为流量至上时代营销流水线中的一环。连互联网大厂也要分一杯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名举报网易渣女无底线玩弄感情》 图源:网络

诚然,网红为博眼球、争流量,编造各种争议事件屡见不鲜。

但黄谣营销更为不同,它的受害者更具体,参与者也更普遍。

而靠这样的低级方式引流。

最终只会。或遭用户唾弃,或受法律制裁。

用厌女的方式,让女性花钱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警惕,愈加疯狂的吃瓜狂潮。

同时,那些不尊重女性、强化刻板印象等等更隐蔽的厌女营销方式。同样需要被察觉、被讨论、被正视,被纠正。

不可否认,造谣,辱女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创作”逻辑。它不仅出现在低俗的引流营销中,也出现在正规的品牌宣传中。

比如,某日化品牌,曾高调宣传:

“女人脚臭是男人5倍,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女人胸部最臭。”

但凡有一点生活常识,也写不出来这种文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

它以伪科普的方式贬低女性,目的是贩卖自家的“香香五件套”。

同样,为推出女性并不需要的“私处护理液”,它还曾称“83%的男性不愿意给伴侣……的原因,竟然是私处太黑下不去嘴”。

官方将颜色深与性生活频繁相关联,社会性教育任重道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众多数据显示,女性更多地承担了家庭日用品的采买,做出繁多的购物决策。但很多品牌并不尊重自己的主要消费者。

招聘广告说:“找工作 = 找女人,干你最想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公众号

鸭货品牌,配性暗示图片,说:“鲜嫩多汁,想要吗?”

图源:网络

图书品牌,狂蹭家暴事件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卸妆水广告讽刺女性,妆前妆后两张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汽车广告,将“二手车”比喻成婚礼中被婆婆检查“是否原装”的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奶茶营销,“空姐的品质,吉祥村的价格”——网友指出吉祥村是上世纪90年代显著著名色情交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或是明晃晃的性别偏见,或是不假思索的厌女营销。

贬抑、物化女性,成了大众传播的常态。

毕竟羞辱女性,可以制造不存在的需求,鼓励女性通过消费达成社会所塑造的“理想形象”,而性化女性更是业内传统了。

从诞生伊始,广告行业便携带着这样的厌女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早在1992年,《中国妇女报》便提出了广告中女性形象刻画之刻板的问题。

而后,卜卫认为广告中存在着对女性的普遍歧视,体现在三种形象上:好母亲的角色、“美的角色”和性工具或商品。

这种批评在今时今日仍未过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研究报告》;1997

在美国同样如此,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只有4%的广告出现过女性工作的画面。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一书经过了多年调研,指出:

以女性为主角的广告中,10%的主角是 50 岁以上的女性。

73%的广告只将女性作为辅助形象。

66%女性不认同营销活动中所见到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广告中的性别歧视》

我们仍生活在充满性别歧视的营销世界中,只是他们稍微隐蔽了些。

「表面之上,那种陈旧的、直白的性别歧视可能已经日渐式微,而内里之中,那套明显的偏见和假设仍继续影响着品牌看待女性受众的方式。并且,这些偏见从根本上反映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不是那种显而易见的、有目共睹的对女性的物化,而是那种在潜意识里就认定了女性处于次要地位的固化的性别。」

不过,如今越来越多女性消费者不愿沉默地忍受、沉默地买单。

她们将海报中的男女性别颠倒,来抗议普遍的性别偏见。她们不为策划厌女营销的品牌付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in a parallel universe;eli rezkallah

而企业们也不得不开始认真看待女士们的决心。

他们中一部分开始转变,走上了看见女性消费者、讨好女性消费者的道路。

讨好女性与粉红税

在今天,重视女性消费力量,已经成为企业共识。

这不仅是因为女性在家庭中的采买劳动终于被看见,也因为女性日益增强的购买力。

换句话说就是,有钱的女性变得越来越多。

中国有江浙沪独生女,美国有千禧一代富婆。

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未来20年将出现大规模的财富转移,仅在美国,就有约84万亿美元将转移给年轻一代,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流向女性。

投资平台Ellevest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财富女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Fortune

于是乎,拉拢女性用户变得尤为重要。

越来越多企业开拓女性市场,费尽心思让女人上桌花钱。

那怎么讨好女性消费者呢?

很多品牌不是去制造更符合女性需求的产品,而是让产品变得更符合女性刻板印象。

一个最常见的策略,就是把产品刷成粉色。

笔记本电脑出个女款,粉色。

女款键盘,粉色。

女性健身房,粉色杠铃,粉色跑步机。

而大多数情况下,当“女款”“粉色”一同出现时,通常意味着更高的价格。

也就是所谓的“粉红税”。

表面“媚女”,本质却是赤裸裸的性别刻板印象,乃至性别歧视。

这样的营销,翻车风险很高。

法国的著名文具品牌“比克”(Bic),以圆珠笔闻名于世。

2011年,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女士用笔——Bic for Her,不仅颜色粉嫩,尺寸也比普通款更细。据说还是“专门为了贴合女性手部设计”。潜台词是女性的手太小太细,握不住普通的笔。

广告里还把它们宣传为“完美的配饰”。

当然价格也贵了不少。

结果引来用户狂嘲,弄得公司只好将其停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ic for Her引来网友吐槽

还有全球最大电脑制造商之一,戴尔,多年前为了打开女性市场,特意为女性用户建立了一个名为“Della”的网站。

主页上最醒目的就是不同颜色的笔记本,以及根据颜色搭配衣服的女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lla网站

在戴尔营销人员的眼中,似乎女性用户最关心的就是电脑的颜色。

偏见也不止于此。

“Della”和官方网站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主页清楚罗列各种技术参数,而到女性专属的“Della”,技术提示居然变成了女性如何使用笔记本与家人保持联系,如何计算卡路里,以及查找食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戴尔官网

当然,戴尔的这次尝试最终因性别歧视争议而宣告失败。

事实证明,当营销策略基于一些过时的性别刻板印象时,它很容易适得其反。

尤其女性群体,对性别标签更敏感,也更厌烦。

弗吉尼亚大学助理教授Tami Kim和她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关于计算器的选择实验。

她们要求志愿者选择一个绿色或紫色的计算器来完成数学题。

一组没有性别标签,51%的女性选择了紫色。

另一组紫色计算器被标记为“for women”,结果只有24%的女性选择了紫色。

即便在实验前,她们都说自己喜欢紫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alculators for Women: When Identity Appeals Provoke Backlash

而当给紫色计算器贴上“for men”的标签时,男性参与者更多选择紫色。

这项研究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其实更倾向于回避性别标签。

那些试图利用性别刻板印象来讨好女性的产品,反而更可能遭到女性拒绝。

因为对女性而言,性别刻板印象往往充斥着歧视和伤害。

这也是很多品牌营销失败的地方——

想赚女性的钱,却没有抛弃刻板印象,没有改变潜意识的厌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红书用户吐槽

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原来由男性消费者主导的行业,在转变策略,开始迎合女性消费者后,获得了极大成功。

但前提是,他们没有为这个充斥刻板印象的世界添砖加瓦。

比如著名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格兰威特,赢得女人心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在一个男性专属的领域,突出了女性消费者的形象。

该品牌推出过一支广告宣传片,让女性大步走进男人占据的空间,面前的墙一堵一堵轰然倒塌,同时配上画外音——“威士忌是男人的饮料,对男人来说,他们会哭。让他们哭吧。”

以及“有些传统注定要被打破,这就是我们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he Glenlivet ‘Original By Tradition

当时格兰威特旗下的一款新酒女性消费者超过50%,远高于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

这并不代表女人的钱就是好挣,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像酒类这样被归于男性专属的消费领域,一直以来,似乎只有男性才具有消费的合理性。

根本没人去看见、认可和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格兰威特的成功就在于它打破了这一传统。

这样的成功也证明,认真对待女性可以为品牌创造巨大的机会。

弄清楚女性消费者需要什么。

多听听女性想要什么。

而不是打着讨好女性旗号,自以为是地去定义和规训女性。

那可不是“媚女”,是更可恨的厌女。

想赚女人钱,起码把厌女病治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