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影响命运的因素有很多,而除了个人的努力和自我选择之外,大的时代背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身处其中的个体而言,它对于一个人的命运的影响几乎是趋向于决定性的,所以也才会有“时势造英雄”的说法。

关于这一点在聂元梓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1966年5月25日,身处北大的聂元梓与另外6名北大教师在北大食堂贴出了彼时全国的第一张大字报——《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

也正是这样的“善于察言观色、抓住机会”,辅以康生等人的需要,这张大字报迅速被全国传播,聂元梓也一跃成为了北大乃至全国的“名人”。

在这份大字报一经问世后,由于当时的大潮流才刚开始。“需要”也就是成为了迫切的需要,而聂元梓写大字报的所为无疑是符合当时需要的,就这样聂元梓一跃进入了北京市革委会担任副主任,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时代的洪流不仅能够塑造“弄潮儿”,同样也会溺毙一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1年,聂元梓生于河南滑县。

彼时的中国动荡不安,但无疑其中也蕴含着哲学概念中的变与不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只有16岁的她投身到了抗日救国活动中,一年后正式入党。

因为她文化素质比较高,所以在18岁的时候被选送到延安工作,长期担任文职工作。

抗战胜利后,由于东北地区缺乏文员,组织安排她去东北开展工作,后来担任了哈尔滨市委理论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她被调入北京大学担任经济系副主任,一年后又改任北大哲学系的总支书记,当时她只有42岁。

如果结合这一段人生经历来看,她的人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从一个普通爱国女学生最终成为了全国顶级高校的重要学科干部,成就卓然。

而如果她能够一直保持一个学者的初心,一门心思干好本职工作,也自然可以平稳的获得一个很好的前途。然而可悲的是历史没有如果,站在抉择的路口从没有后悔可言。

当历史来到1966年,来到1966年5月,聂元梓和北大的6名教师做出了抉择,她们共同贴了第一张大字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北大党委和北京市委。

后来毛主席得知此事,中央广播电台在6月正式向全国广播了这张大字报,因此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接下来的便是北大内部对于她的支持、反对之争,乃至因此而起的武斗……

直到1968年武斗加剧,“工宣队”与“军宣队”火速进驻,解除了两派的武装,局势才得到了控制。

也是因此,聂元梓的影响力大大减小,1969年,她虽然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她就被下放到江西南昌鲤鱼洲北大分校农场劳动,和当初一些被她批评的人一起,开始了长达两年劳动生活。

到了1971年,她被隔离审查。1978年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聂元梓也因为贴大字报的事情太出名,所以被定为涉事人员,被正式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相关部门也不敢轻易定案,直到5年后的1983年,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她有期徒刑17年。

但考虑到当时她已经有62岁高龄,再加上在农场的高强度劳动和之后的隔离审查,她患上了疾病,一年之后,她被保外就医,提前走出了监狱。

不过虽然离开了牢房,但她依然生活艰难。由于她是“三无”人员,即一无生活费,二无医药费,三无住房。所以她只能依靠少数亲戚朋友的救济,勉强做到糊口,只能谈生存,不能谈生活。

其实按照当时的政策,与“两案”有关的人员在安置后是可以领取一定生活费的,丁盛和徐景贤等相关人早就开始领了,但她可能是因为在相关问题上太出名了,所以无论是北大还是北京市相关部门都不愿接收聂元梓的关系,没有单位,自然也就没办法领。

但她毕竟是从小就读书的人,再加上这么多年的坎坷经历,倒也早就看开了,思想上没有走死胡同,从这里看她能够长寿,或许也正是得益于此好心态吧,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也。

既然没有钱,就粗茶淡饭,坚持每天健身,让自己少生病,这一坚持就是一二十年,同样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她比大多数同龄人的身体都要好。

到了90年代末,她的那些事情终于淡了下来,也没有人在意了,她每月可以从北京市民政局领取600元基本生活费,随着年龄逐渐增加。

1999年,相关部门给她办了医保,2006年,北京市民政局又给她安排了一套小两居,让她彻底结束了租房生涯。

有了稳定的住所和生活费,她感慨万千,晚年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

2019年,聂元梓在北京病逝,终年98岁。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故事对于很多人而言是有警醒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