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的4月13到15日,是傣族布朗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新年,因其有泼水浴佛的传统,所以又叫泼水节。

那么这里其实有很多知识点。

第一,傣族的新年为什么是在农历的四月中旬?

第二,傣族等少数民族为什么流行泼水?

那么这要从傣族的历史和地理气候来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傣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就接受了汉武帝制定的太初历,太初历是阴阳合历,就是一年,是由太阳在地球的光影的周期决定,节气是太阳历的骨架,而月份则是使用贴近人们生活的月亮圆缺周期。那么在中国秦汉流行的以生肖纪年,在这个地区也同样流行。

在公元1世纪和7世纪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他们的年首可能和汉族地区一样是正月。

到了公元七世纪,古哀牢地区的骠人,结合汉朝太初历和印度历法形成了骠历。这个骠历的特点,就是将每年的泰历六月定为岁首,时间在清明节后的十天,这时是南方湿润山地最适合农业耕作,百草丰茂。

傣族新年泼水的历史,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和小乘佛教的传入有关,也和当时贵族的信仰相关,逐渐形成全民信佛的政教体系,在新年有浴佛祈福的盛大仪式,所以又称“浴佛节”。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释迦牟尼死亡后几百年,佛教才开始向外流传。那么释迦牟尼到底出生在什么日子呢?在汉族地区,通常认为他是出生在汉历四月初八,但是在藏传和南传佛教中,认为他出生在四月十五日。

在傣族聚居地区,则将盛大的浴佛节仪式和新年仪式结合。这里多山多水,时节在清明之后,天气逐渐走向炎热,在庆祝新年,洗浴佛像的同时,用水来互相祝福,对抗自然的炎热,祈祷丰收和繁育。欢快,吉祥。

“四月滇南春迤逦。盈盈楼上新梳洗。

八节常如三月里。

花似绮。

钗头无日无花蕊。

杏子单衫鸦色髻。

共倾浴佛金盆水。

拜愿灵山催早起。

争乞嗣。

蛛丝先报钗梁喜。”明朝杨慎《滇南月节其四》

这是明朝高官翰林杨慎的词。在他35岁,因为大礼议案得罪了年轻的嘉靖皇帝,被两次杖责,并流放到云南永昌卫,其后在云南生活了三十多年,到死都没有得到皇帝的赦免。

但是三十多年的滇南生活,他融入这里,热爱这里,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写下了很多关于这里的诗词文字,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而正是因为他,这里的山水美貌,民俗风情,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尤其是这组写滇南的月令词,写出了这里不同的风俗和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月的滇南,仍旧春色旖旎,因为这里多山,故而春色是山色连绵。

楼上的女子,轻盈的姿态,她们在梳洗,装扮一新。

这里四季如春,一年四时八节,都仿佛还在三月里。

繁花绮丽,那女性的头上,没有一天不是带着花朵的。

杏黄色的薄衣裳,黑色的发髻,她们拿着金色的盆子,一起泼向佛像,也一起沐浴在泼下的水中。

她们一早上就去佛寺拜佛拜山,争着祈求生育连绵,而头钗上挂满丝线,那是愿望多子多福。

杨慎见到的女子在楼上梳妆,穿着黄色的小衫,头发结成发髻,插满各种鲜艳的花朵,然后三五成群去往寺庙,去举行浴佛和泼水活动。而且这种活动是聚集性的,连绵的,因为山道上到处都是盛装美丽的姑娘,时间是在汉历的三月下旬或者四月初。

他认为这是浴佛节,也是许多当时的外地人,对于本地风俗的简要概括。

实际这应该是傣族或者许多少数民族的新年以及和新年一并举行的浴佛会。

不过女子奇特而清新的装束,发髻上满是鲜花的俏丽,以及金盆泼水的欢快,也一直是这个节日不可忽视的靓丽。

被他写来,很有传神的侧影之美。

那么他也点出了人们注重浴佛和泼水的另一种含义,就是对水的喜欢,虔诚,主繁殖生育。其实在很多原始信仰,包括汉族的信仰当中,水,尤其是春天的水,都蕴含了生育繁殖的意思。

他在当地生活多年,这种解释也应该是泼水的含义之一。

《车里》一书中有段记载:“ 元旦之晨,所有贵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诣佛寺赕佛。妇女辈则各担水一挑,为佛洗尘,由顶至踵,淋漓尽致,泥佛几为之坍倒。浴佛之后民众便互相以水相浇,泼水戏之能能事” 。

这篇文字的出处,我尚未查到源头,车里是滇南的一个地名,元朝叫大彻里,明朝叫车里,车里宣慰使,也就是中央机关认可的地方土司。这篇文章说,车里的新年,贵族平民都要浴佛泼水,那么这篇文章很可能是民国时期的所记录和看到的泼水节场景。那个时期的泼水节已经相当震撼狂欢,因为互相泼水,极尽能事。

当代的云南泼水节,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吸引了八方来客,重在参与,享受自然风景和水的洗礼,载歌载舞,更加火爆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