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信托不平安!董事长方蔚豪 总经理张中朝上任不到3月,平安信托就暴惊天大雷

在平安信托官方延期兑付公告没出来之前,谁都不敢也不信平安信托的产品会暴雷。然而,金融市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越怕什么,就来什么。

平安信托产品暴雷后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平安信托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降,同比分别下滑25.17%和34.8%。二是,产品发生暴雷时,董事长方蔚豪、总经理张中朝上任均不到3月。

董事长和总经理刚上任不久,公司就出现这么大的事情。如何向平安集团一号位、股东、投资者交代,是摆在二位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加之,如何带领平安信托走出去年业绩下滑颓势,董事长方蔚豪、总经理张中朝现在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01平安信托暴雷起因系地产

在大多数投资者的印象中,金融行业暴雷的“高发区”应该是P2P、众筹、私募基金、银行理财等。而信托,曾经一度被人们冠以理财刚兑的安全垫,投资者无论如何也不到信托会暴雷,更何况是平安信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平安信托要暴雷的消息早就在圈子里小范围开始议论,网上偶尔也有一些暴雷传闻,一些投资了相关产品的客户一直不信,直到今年3月1日“翔远23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4月10日“福宁615号信托计划”宣布延期兑付公告出来之时,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期延期兑付的信托产品背后,都涉及到房地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看,2024年3月1日,平安信托就“翔远23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未能如约兑付一事发布了临时公告。此次信托产品出现了风险事件,其募集的资金原本主要投资在由重庆荣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导的“重庆荣盛城项目”。

而翔远230号的底层资产正是重庆荣盛城项目。

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平安信托将重庆荣乾告上了法庭,一审判决,平安信托胜诉。随后,二审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了重庆荣乾的上诉请求。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全国楼市的低迷态势,重庆荣盛城项目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重庆荣乾目前已陷入违约困境,因此平安信托的胜诉,并未能获得应得的赔付。

有人会问,底层资产项目方出事了,可以找担保方要钱,胜诉后拿不到钱不至于。平安信托可不傻,原因是担保方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也没钱,所以才会对薄公堂。

屋漏偏逢连夜雨。平安信托延迟兑付的不止这一个产品,还有平安信托福宁6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根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29日,平安信托在官网发布公告,相关投资者被告知该计划尚无现金回收,信托计划延期。为此,平安信托总部还聚集了一大批人维权。

具体来看,该信托计划成立于2021年9月29日,募集资金约为7.7亿元,以股权的形式投资厦门市荣璐置业有限公司70%股权,从而间接投资厦门联正悦投资有限公司名下的"臻华府"项目。该项目总售面积(不含车位)100505.60平方米,其中住宅98546.95平米,规划住宅1029套,商业33套,车位1029个。截止公告日,臻华府累计销售218套(住宅21套,商业7套),收到销售款5.23亿元,去化率约为21%。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恰逢正荣地产背负沉重债务之际。正荣地产,作为港股市场的一员,其2021年的财报数据揭示了其财务压力:总负债数额惊人,高达212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据了绝大部分,达到了1715.34亿元,而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及票据等短期债务也达到了527.39亿元。

2022年2月18日,正荣地产的一则公告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市场。公告中坦言,公司内部资源难以支撑一笔即将在3月到期的2亿美元债务。这一消息的传出,标志着正荣地产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公司股价在当天便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跌幅高达6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距离福宁615号信托基金的成立尚不足5个月的时间。

另平安信托踩雷的还是地产项目。房地产行业如果持续低迷,平安信托其他底层资产为地产的信托计划会不会也出现延期兑付呢?犹未可知。

02新任董事长、总经理如何带领平安信托重回增长?

平安信托成立于1996年4月9日,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重要控股子公司。经过六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目前的人民币13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中国平安3月21日发布的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去年的业绩情况并不乐观。2023年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同比下跌19.7%;归母净利润为856.65亿元,同比下跌22.8%。而平安信托去年也是营收净利2位数双下滑。

这或许也是,中国平安在2023年财报中对于平安信托的业务描述着墨较少的原因吧。财报中,对平安信托的披露也是有选择的。比如,平安信托的净资本规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如果没有进行同比或环比的对比,仅披露当年的资产规模其实看不出什么,这或许就是中国平安希望投资者看到的信息吧。

值得一提的是,其对平安信托的风控提及有所侧重。以及净资本与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的比例为322.7%(监管要求≥100%),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为75.3%(监管要求≥40%),“均符合监管要求”。

另外,财报中还提及“2023年,平安信托扎实推进‘控风险’‘调结构’两大重点工作。在控风险方面,升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风险治理架构,严控资产质量,强化投后闭环管理,推进风险排查与处置化解,升级风控智能化平台;严守风险合规底线,开展尽职履责专项提升活动,健全‘募、投、管、退’全流程管控机制,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升。”

只不过从今年的两支信托计划相继暴雷的结果来看,平安信托的风控质量还有待提高。

管理层方面,新的一年也有重大变化。1月9日,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核准批复同意,平安信托党委书记方蔚豪正式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据公开消息显示,这位“70后”高管,2012年就加盟平安,刚进入公司就着手创立租赁公司,并带领团队实现业务迅速发展,实现平安租赁第一年盈利,快速成长为中国第一梯队租赁公司,创造行业内垂直起飞的奇迹。随后在集团多个板块历练。

另据,平安信托表示方蔚豪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丰富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突出的顶层战略规划和创新变革能力。这样看来,集团对方蔚豪是寄予厚望的。

新任总经理张中朝同样是“70后”,他在金融方面的经历同样丰富,17年的金融行业经验积累,让平安集团管理层对他十分看好。2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深圳监管局核准张中朝平安信托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自此,平安信托的一二把手全部到位。

平安信托同样对张中朝给予厚望。张中朝获得任命时,平安信托对外是这样表达的,“张中朝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熟悉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具备深厚的金融业务规划及创新能力,相信其能以信托新三分类为契机,带领公司管理层深入探索战略及业务布局,激发公司服务转型新动能。”

就在两人卯足劲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不料公司产品暴雷了。可谓是出师不利。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平安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45.53亿元,同比下降25.17%;净利润42.55亿元,同比下降34.81%。关于业绩下滑,平安信托给出的口径是业务转型所导致。那么,除了这方面原因,还有没有他因呢?

从平安这么多年的投资业务发展来看,它很大一部分与地产业务相关,随着房地产周期下行,房企违约事件越来越凸显,华夏幸福、融创中国这些大小民企的存量还是很大的,平安信托房地产风险敞口一旦暴露这是很可怕的。

在这种情况下,董事长方蔚豪、总经理张中朝如何带领平安信托重回增长,信托业界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援引中国基金报等市场公开信息。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不对任何人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实际建议。若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