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阿布旅行手记,作者阿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布旅行手记.

独立旅行定制人一手经验,全宇宙最实在的旅行指南,添加关注,助你一贴攻略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不觉,已经快三个月没有更新我们在秦岭山中的日子了。

话说去年12月初从留坝回沪,又去日本东北暴雪带晃了一圈,再1月18日回到留坝,龙年春节就在这秦岭山中度过啦,直至当下,正是山花烂漫时,山中溪水渐涨,柳树新绿,春天已至。

回顾这两个月,闲时的阿布旅行手记,还是如往常那般,继续骑着摩托到楼房沟开垦那片荒废数年的地,也会到本地朋友正在建设的民宿工地去看热闹和做木工。

不仅吃了龙潭坝用泉水养大的雅鱼和虹鳟,还发现了个可以钓鱼的小水库;中间更是遭遇了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脚受了伤,在家休养半月再次满血复活。

再次出门,让人心情大好的事情,便是发现了秦岭的早樱已然绽放。

本文转载自:阿布旅行手记/作者:阿布

原标题:《秦岭摩托记(11):早樱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的早樱 / 阿布旅行手记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的早樱/王宁摄

01

这个早樱,可不是日本京都的山樱,更不是东京的染井吉野,而是可以结出红彤彤果实,端午前便可上桌,中国本土樱桃树的花朵。

这才意识到,原来结果的樱桃树,要比观赏樱花更耐寒,更知春,就这样,在秦岭的山里欣赏到了2024年的早樱,要知道,此时东京的樱花仍未绽放。

待早樱开时,也就成了阿布旅行手记在留坝这两个月的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福兰线边上的早樱/阿布旅行手记摄

就从早樱说起吧。毕竟,大家更熟悉汉中的油菜花,其实呢,至少我们认为,秦岭里的樱花,比油菜花开得更早,也更有看头。

这也是我们在留坝过完这个冬天,一个比较意想不到的发现,而对于留坝的秦岭农家而言,除了蜜蜂箱,另一个标配,那便是早樱——春天很早就开花的樱桃树。

而在《中国植物志》中,它还有个更接地气的学名:崖樱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又是怎么注意到秦岭里的早樱呢?因为种土豆(本地人叫「洋芋」)。

在去年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一句当地农谚:「桃花开了种洋芋,梨花开了种苞谷」。

可实际上,据布丁老妈的观察,对于留坝县城周边的农民而言,他们没等桃花开,在3月初就已经把土豆种下了,而以行摄紫柏山半个世纪而闻名的留坝摄影家马瑞萍老师,同样是那会,在县城更高处的张良庙附近自留地里,也种下了土豆。

也就这样到了3月中旬,即上上周,前期因为事故的伤脚已好了大半,天气很好,很暖和,虽然还没看见桃花开,但这个气温,我们觉得再不种土豆,是不是有点晚了?于是到县城的两家种子店去问了下,又被告知,他们的土豆种子都卖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房沟

结果,就是着急忙慌到菜市场,找菜店老板买了点快出芽的土豆,再切成块,然后再从县城一路摩托飞驰,到楼房沟那块地种土豆。

这一路,和冬天去垦荒时的看到的景象已有些不同,那就是似乎沿路人家门前、田埂边的树,开了白色的花朵,而在山上的树丛中,还能看到花瓣更小一些,但同样浓密的另一种白花,外加一种星星点点的黄花。

原本有些恍惚,难道白花是梨花,那岂不是要种玉米了?但觉得不可能呀,这个时间完全不对,桃花都还没开呢;

山上的黄花,也不像是迎春花,因为看着更清爽,至于另一种小白花更是没怎么见过,虽然有点像上海红旗塘边的红叶李开的花。

又凑近一棵开花的树,仔细观察它的花瓣,怎么是樱花花瓣?留坝这个海拔,怎么这个时候樱花就开了呢?不要说东京,就算更温暖的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染井吉野,那也还没开呀,更何况,好像每家每户门前都这样绽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凑近看,是樱花花瓣/阿布旅行手记摄

就这样带着疑惑种完了土豆,再沿着福兰线向北骑至留侯镇南边的熊家窝,本地朋友阿伟家的民宿工地,遇到了阿伟的老妈,说起这种白色的花朵,这才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它真的就是樱花!

樱花开完,还会结樱桃!

端午前就能吃到!

是本地的小樱桃!

甜,很好吃!

确实非常让人惊喜。毕竟,这种小樱桃比南美的车厘子味道丰富多了,只是它很娇嫩,十分不耐运输,在大城市很难吃得到。

原本以为只有武关驿镇的果园里有,但没想到,其实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

在上海时,阿布旅行手记曾连续两年,每年春天网购一棵中国本土樱桃树,种在后院的菜地边上,但每年都没种活,这现在,不仅赏了早樱,连樱桃很快也就能吃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留坝本地人眼中,樱桃是一种很好活的树,随便可以种。

而用另一位本地朋友的话说——樱桃树边上会发枝条,这些枝条通常带根,直接和主树分离下来,保持有根系,拿回去直接种,别忘记浇透第一次定根水就可以了。

真是水土不一样,连种树也大有不同。

秦岭里的早樱花,更自古有之。中学语文课本里那篇《陋室铭》的作者,唐朝诗人刘禹锡,就写过一首和赏樱有关的诗,名字叫做《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第一句更是「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从这句诗可以看出来,早在唐朝,中国人就已经开始赏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樱如雪,古人所言不虚/阿布旅行手记摄

再回来网上检索秦岭的樱桃,还有了进一步的发现,那就是留坝不只是有红樱桃,还有全汉中最好吃的黄樱桃!

它的最大出产地,则在玉皇庙镇的下西河村。说到这个村,就想到曾经看过的一篇地质学论文,这个村边上的下西河,曾经还是秦岭里的一处中型砂金矿。

至于其他那两种秦岭里最早盛开的花,答案也是有点长知识。黄色的花果然不是迎春花,而是同样会结红色果子的山茱萸;

而另一种花瓣更小的白花,则叫做「甘肃桃」,它通常为野生,并被用作嫁接桃树的砧木,同时,它还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的树种。

而能比樱桃、山茱萸和甘肃桃更早开的秦岭里的花,那就只有柳树了。

接下来,才是我们房后的那一排红梅、油菜花,县城环城边的红叶李,再至桃花、梨花等等。若不是摩托行走于留坝山头,这样的春天,怕是无从知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春日/大米、王宁摄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春天的花朵,再让时光退后一些,便是留坝的冬天和年。

真不愧是中国南方的最北前哨,别看和北方只有一山之隔,秦岭南麓的留坝,就是没有预期的那么冷,冬季县城里的雪,还真如隐居乡里楼房沟大总管梁浩峰所说,早上薄薄一层,到中午就化了。

而海拔更高处,又是另一幅景致,那就是山顶白头,所谓「青山原不老,为雪而白头」,想必就是如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没那么冷,但冬季在秦岭中骑行,依然需要戴头盔和手套,同时皮衣、皮靴;骑行的路段,如果安全考虑的话,也不能海拔太高,因为道路依然会结冰。

当然,你也不能翻过柴关岭,到秦岭的北边,因为会更冷,还是秦岭南麓好一些。

因为树叶的凋零,也让阿布旅行手记窥见了夏天常去的环县城山体公园步道的真容,原来它不仅只是山体公园,同时,它更是个「栈道公园」,因为那些高低起伏的步道,横穿斜坡段都是如古栈道一般的结构——陡峭的山坡上打下立柱,再搭出一条木质穿山路。

彼时的白云亭,虽已无夏天雨后时的仙气飘飘,但冬日肃穆沉寂之下,却增添了几分苍凉,辅助着现真身的栈道景致,仍然无时无刻地在提醒着你,这就是秦岭!

冬日的白云亭与栈道/阿布旅行手记摄

留坝本地人的年,其实春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了,其中一个信号,那就是农村开始杀年猪了。

虽说是2月10日过年,但我们1月18日回到留坝,再打听哪儿还有年猪肉可卖,其实已经接近尾声了。

为什么这么早,因为杀了年猪,还会有个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熏腊肉,否则怎么会有好吃的干土豆片炒腊肉呢?

临近新年,县城也在发生着变化。1月底的时候,县城主路两边的树上,就和往年类似,挂上了可以循环使用的节能灯笼,年味就这样来了,一到夜晚整个街道闪闪发光;

但真正的年味,还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从县城到各个镇一些村子里陆续举办的「村晚」、写春联、展年画,甚至村舞比赛等迎新春活动。

这些活动,让人欣赏的是一种秦岭山中人家的精气神。既然过年了,就要有过年的样子,就算在大山里又如何?

三三两两的人聚集在一起,从村庄到集镇,再到县城,就是人气和热闹,也是大家对新年新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