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几年,总有一些IPO公司一边在大额分红以及购买大量理财产品,一边又向投资者“哭穷”。江苏宝众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众宝达”)就是其中之一。

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宝众宝达主要为全球植保企业FMC和新材料锂化企业LIVENT分别提供植保原药及锂化材料的定制生产服务,并从事部分动保、医药自主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所谓的定制研发生产就是大型企业将研发、生产阶段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逐渐剥离,并转移至更具成本优势的企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大批药企专利药到期,盈利能力下降并出售闲置产能,定制研发/生产公司通过收购优质产能快速发展。同时,创新药企进入快速成长期,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对合同外包需求大增,海外定制研发/生产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2000年前后,以辉瑞、礼来、赛诺菲等为代表的国际药企以及以FMC、杜邦等为代表的大型植保农化公司陆续开始拓展合同外包模式,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关闭部分自有工厂,将产能向新兴市场转移。以宝众宝达为代表的这类企业就承接了这部分业务。

自宝众宝达向上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以来,公司业务过于依赖单一客户、大额分红以及理财、以及公司估值等方面问题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

前任总经理私自倒卖公司物资

近期,宝众宝达对交易所的问询函回复显示,报告期内(2020~2022年)FMC为宝众宝达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收比例分别为77.05%、73.58%和73.64%;而第二大客户LIVENT则是从FMC独立分拆的公司,销售金额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2.11%、17.20%和18.06%。报告期内,宝众宝达对这两家公司的合计销售金额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9.16%、90.78%、91.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众宝达如此依赖来自FMC的业务,对于公司未来长远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宝众宝达在回复函中指出,LIVENT脱胎于FMC锂事业部,2018年10月LIVENT自FMC分拆并在纽交所上市。后于2019年3月,FMC以所持LIVENT的股票向其股东派发股票股息,此次派发完成后,FMC不再持有LIVENT股份,自此FMC和LIVENT的主要股东均为机构投资者,且两家公司均不存在单一股东能对其实施控制的情形。

同时,宝众宝达表示,公司两大客户FMC和LIVENT都存在客户排他性和技术排他性,相关定制产品仅可对应销售至FMC、LIVENT,不能销售给其他客户。同时,公司仅能将FMC、LIVENT提供的生产技术用于为其生产定制产品,不得用于其他方。

宝众宝达不管是业务还是生产技术都如此依赖公司两大客户FMC和LIVENT,不免令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而感到担忧,如果宝众宝达失去上述客户,公司是否还可以继续经营下去。

尽管宝众宝达在回复函中展示了公司本身的诸多竞争优势,但是报告显示,近年来印度植保生产商抓住甲磺草胺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契机,正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其中,Tagros为印度植保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是印度甲磺草胺原药的主要生产商。凭借当地较为低廉的人工成本和较为宽松的环保政策,在联化科技停产导致的供应缺口影响下,Tagros成为FMC近年来在甲磺草胺上除了定制生产供应商外的其他供应来源。

Tagros的出现说明宝众宝达在为FMC提供定制生产服务上,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公司的未来发展依然令人担忧。

另外,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显示,宝众宝达前任总经理李某曾因自行处置公司物资于2022年11月离职。

2022年1月至8月,宝众宝达原总经理李某以公司需要将一定数量碳酸锂用于其他用途为由,指示氢氧化锂车间负责人将碳酸锂配合领出。在不影响生产交付的前提下,氢氧化锂车间负责人在车间投料过程中陆续领出部分碳酸锂交给李某,并由李某自行安排车辆运出工厂处置。

直至2022年11月,李某再次给予相同指示时,相关人员将此事向公司时任副总经理、实际控制人之一王琳汇报,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核实相关情况。李某在公司知悉并核实相关情况后离职。目前公司总经理一职由王琳担任。

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指出,上述事件主要体现了公司物品出门的审批权限不明晰、生产车间现场物料管理监督以及生产工艺指标巡查和监管有待加强的内控瑕疵。

分红或转移至境外

宝众宝达最为市场所关注的还是,公司在上市前进行大额分红以及大手笔购买理财的问题。

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宝众宝达共进行了5次现金分红,累计派发4.29亿元。不仅如此,2020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宝众宝达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额分别为15.21亿元、52.50亿元、25.49亿元和2.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宝众宝达计划IPO募集资金达10亿元,对于往年购买理财的资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公司募集资金主要为了建设辽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

招股说明书指出,宝众宝达目前生产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大型客户新委托的定制生产业务需求。同时,公司为定制客户成功开发的部分产品,因生产场地受限、现有产线具有专用性等因素而未能大批量生产。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国际优质客户提供植保、医药等领域的高质量产品,公司生产场地、产能规模亟待进一步扩大。公司正处于从植保定制生产领域不断向新材料、医药领域拓展以及向定制研发生产领域转型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新基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新产品和新客户等方面均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公司目前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不利于在行业竞争中的快速扩张。

目前,宝众宝达一方面希望公司产能扩大,一方面又进行分红以及几十亿的大额理财,前后矛盾的行为令人费解。

不仅如此,有迹象表明宝众宝达分红资金或流向了境外。

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显示,宝众宝达存在境外持股架构,实际控制人陈荣、陈华和王琳通过盛始公司、香港瑞华间接持股发行人。

陈金根原为盛始公司唯一股东,陈金根2019年去世时,没有留下遗嘱。当时其在世的法定继承人共有其母亲朱妹舍,配偶胡琴妹以及子女陈荣、陈华、王晟、陈娇六人,其中朱妹舍在陈金根去世后签署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放弃继承陈金根先生名下的所有遗产。

值得注意的是,陈金根的特定关系人王琳与陈荣、陈华之间不具有上述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亲属关系和关联关系,但王琳与陈荣、陈华之父亲陈金根育有两名子女王晟、陈娇,且王琳与陈荣、陈华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三人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月,陈金根的五名法定继承人及陈金根的特定关系人王琳六方签订《继承析产协议》。根据协议,盛始公司的股权结构变更为陈荣持有22.50%、陈华持有22.50%、胡琴妹持有20.00%、王琳持有25.00%、王晟持有10%、陈娇持有10%。

对于宝众宝达股权复杂的继承关系,交易所询问各方是否存在争议或者潜在纠纷。公司回应称,六方均已确认继承析产过程及遗产分配结果与其他继承人或任何第三人之间不存在任何争议或者任何潜在纠纷。

2021年-2023年,宝众宝达共进行了5次现金分红,累计派发4.2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际控制人陈荣、陈华、王琳(LIN WANG)及陈荣、陈华之母亲胡琴妹、王琳(LIN WANG)之女儿王晟(KATHY CHENG WANG)主要通过发行人→控股股东香港瑞华→前述股东的资金流向获得现金分红款,此外陈荣作为发行人直接股东而获得现金分红。

另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瑞华收到宝众宝达9032.54万元现金分红后暂未进行利润分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上述分红款最终流向可以看出,宝众宝达通过香港公司将分红转移到境外。这样做一是可以实现收入合法流出到境外,二是可以节省大笔税收开支。

宝众宝达一边向投资者“哭穷”,一边又将分红转移至海外,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公司估值是否过高

实际上,多年前钱江生化和冠福股份均曾公告拟收购宝众宝达,但最后均放弃收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10月,冠福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一家“以农药、兽药、人药等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100%股权。即宝众宝达,该公司初步估值区间为9-10亿元。

到了2016年3月,冠福股份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本次拟收购宝众宝达事项符合公司既定的战略发展规划,《意向协议》签订后,公司及相关各方积极推进本次并购重组的各项工作,公司积极与标的企业的相关方进行了磋商谈判,公司聘请的独立财务顾问、律师、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也基本完成了现场尽职调查,但因在资产估值、换股价格、交易方式等方面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终止本次并购事项。

宝众宝达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现有总股本4.053亿股,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504万股,拟发行数量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预计募集资金为10亿元。假设宝众宝达本次发行4504万股,以此来计算,公司估值将接近百亿元。

很难想象一家主要业务是为外企定制研发生产的企业,估值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从9-10亿元增长到百亿元。

在冠福股份决定放弃收购宝众宝达以后,到了2016年7月,钱江生化发布公告称,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宝众宝达控制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然而,到了当年10月份,钱江生化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海宁国资委认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与国资委对公司在今后几年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不尽一致,该重大资产重组时机尚不成熟,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钱江生化和冠福股份之前拟收购宝众宝达的真实估值水平目前尚不得知,但当前的百亿估值还有待A股市场的最终接受!

(本文基于公开数据与资料分析,尚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宝众宝达 #海外定制 #分红 #IPO2 #估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