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当中,经常都会出现一类不起眼的读书人,那就是古代的秀才。一提到“秀才”,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一个“穷”字,比如《范进中举》里的范进,还有《武林外装》中的吕轻侯,他们都是穷秀才,而孔乙己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秀才在古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身份?放到现在,秀才又相当于什么学历呢?大家别被影视剧给误导了,真实的秀才可不是普通人能考中的。

秀才的由来

众所周知,古代有着森严的阶级划分,一个平民想凭借自身的努力升到贵族阶级,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特别是在隋唐以前,能入仕为官的大多都是世家贵族。

周朝时期,人才选拔主要是以血缘继承的“世卿世禄制”为主。而除了世袭任职外,周期还有一种地方举荐人才的选拔方式,叫做乡举里选。

乡举里选就是由地方官员从当地选拔一些“贤者”,然后考察这些贤者的德行道艺,其中的优秀者便可入朝当官。

也就是这个时候,“秀才”一词出现了,意为优秀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礼·地官司徒》中有述:乡大夫秉承大司徒的“教法”,令乡吏施教于乡民。三年进行“大比”,“考其德行道艺”,将优秀者贡于周王。

这种选举方式看似不错,但其实有很多漏洞,比如乡吏几乎垄断了所有人才的升职通道,出身卑微的平民即使是真正的优秀者,往往连考察的机会都得不到。

此外,就算平民通过了考察,也只能任职卿大夫以下的低阶官职,根本碰不到上层社会。

到了两汉时期,统治者对选拔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以察举为主,另设征辟、纳赀、任子等多种选拔方式,名为察举制。

察举制就是地方长官在管辖区域内,通过一定的科目进行人才选拔。据记载,两汉的察举科目众多,其中以两类为主。

其一是由郡国或公卿举荐,皇帝策试,这种科目称为“贤良方正”;其二是州、郡察举,一年进行一次,由皇帝策问考核,朝廷根据成绩来分配官职,这个科目就是“秀才孝廉”。

可以说,从察举制出现之后,“秀才”一词才正式登上了舞台。而且在汉朝时期,秀才有着很高的地位。

同为察举的重要科目,孝廉是郡举,人数最多,秀才是州举,人数较少。在建武(东汉刘秀)十二年,全国举“秀才”仅有20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察举制虽然比之前的选拔制度更为完备,但同样存在问题,比如在举荐的过程,地方官很难衡量一个人的品性;

其二,虽然察觉的科目多,但天下有才之人也多,不可能全都推荐给朝廷,所以仍然有很多贤才被埋没;

其三,到了察举制后期,地方选举权又落到了公卿大臣、世家望族的手中,他们只看钱不看人,留给寒门子弟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魏晋南北朝时,察举演化为“九品中正制”,结果就是察举权完全被贵族所控制,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乱象丛生。

一直到了隋朝,察举才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为削弱士族势力,集中王权,开始大力兴教化,实行文官治国。

后来,隋炀帝延续了文治政策,开创了进士科取士,确定设科招考,以考试成绩为取士标准的选拔制度,从而让天下人都有机会通过科考入仕。

在隋朝时,主要设立了明经(孝廉)、进士和秀才三科,其中以秀才科最难,据记载,整个隋朝的秀才还不到十人。

从中国古代选拔制度的变革可以看出,不论是周朝、两汉还是隋朝,秀才的地位都是极高的。在这段时期,“秀才”一词代表的是全国的高级知识分子,而非一无是处的穷酸书生。

然而从唐朝以后,秀才的地位却开始一路下滑。

秀才的改变

唐朝建立之后,在承袭隋代科举制的基础上,又有了全面的发展。

不过唐代的科举注重的是“进士科”,“秀才科”被边缘化,到了唐高宗时期,朝廷直接废除了“秀才科”。从那之后,“秀才”就成为了读书人的统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宋代,只要是参加过府试(第二场考试)的人,不论及第与否,都能称作秀才,所以宋朝有一个叫“不第秀才”的称呼。

在唐、宋时期,秀才的含义就相当于是学生,不管你有没有考上大学,都可以视为学生。

等到明朝建立之后,秀才的地位才有所提高。

在明朝,秀才是入仕的起点,只有获得了秀才的身份,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而想要成为秀才,就必须参加院试,院试的成绩合格才可称为“秀才”,也就是国家学校(府学、州学、县学)的正式学员,然后再参加正式的乡试、会试和殿试。清朝承袭明制,其情况大致和明朝相同。

那么,明清时期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秀才:利与弊的矛盾体

在明、清时期,童生通过院试才能成为秀才,秀才在乡试中中举,才能成为举人正式做官。

由此推断,古代的院试就相当于现在高考,乡试大概就相当于公务员考试,而秀才起码都是名牌高校的毕业生,甚至是硕士。所以说,古代的秀才并不是人人都能考的。

秀才虽然不是朝廷官员,没有俸禄,但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秀才还是享有一些特权的。

比如秀才可以开设私塾教育学生,不用纳税,不用应召入伍,甚至还能向当地官员提供一些意见。

在这些国家特权的加持下,秀才的地位自然比普通平民更高一些。

不过另一方面,秀才又是科举制下的一大受害群体,这些人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一丝生存能力,他们把大半个人生都沉浸在考取功名之中,但大多都没有好结局。

因为秀才的命运只有两条,一就是中举入朝为官,二就是参加一轮又一轮乡试,直到年老体衰,抱憾终身。

针对于此,明清时期有很多作家都会借秀才来批判社会,批判科举制,比如清代《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他考了三十年科举,被邻居、岳父嘲笑了三十年,穷了三十年,最后因中了举人,一夜之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有《孔乙己》里的主人公,他苦读诗书,热衷科举,一心想通过科举实现人生抱负,结果却郁郁不得志,连个秀才都没捞到,只得在小孩儿面前炫耀回字的四种写法,以盗窃苟且偷生。

这就是古代的秀才,一群有理想,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一批又一批被旧思想毒害的苦命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