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一句俗语,一般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倡导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待人处事要仁慈。那么这句俗语中的宰相,指的是中国古代哪位宰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最流行的版本是宋朝宰相王安石的故事。相传王安石中年丧妻,续娶了个年方十八的小妾,名叫娇娘。娇娘不但相貌出众,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深得王安石的喜爱。

王安石纳妾后,忙于朝中事务,经常在朝廷加班,自然就让娇娘独守空房了。娇娘不甘寂寞,就和王安石府里的一个年轻仆人产生了感情。

事情很快便传到了王安石耳中,王安石听说后,便心生一计,他一面告诉家人,自己要上朝处理政务,一面偷偷藏在家中。

等到娇娘和仆人调情时,王安石躲在门后,听到二人谈话,不禁火冒三丈,正欲踢开房门捉奸。突然,王安石心中出现了一个想法,让他很快冷静了下来。

他认为,自己是朝廷宰相,为了一个女子就动怒,实在是犯不上,生生把心中的怒气抑制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王安石找来一个长杆,将院中的一个鸟窝捅了下来,窝中的鸟惊叫而逃。那个偷情的仆人听到鸟叫,马上吓得跳窗而逃了。

时间一晃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请娇娘花前赏月,并吟诗一首:“日出东来缓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厅”。

娇娘冰雪聪明,自然听出了王安石此时的语意,意识到自己和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于是娇娘羞愧的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听罢,陷入了沉思。自己已年过花甲,因为政务冷落了正值碧玉年华的小妾,发生了小妾与仆人私会的事,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于是王安石赠给了娇娘白银千两,让他和那个仆人成亲,离开了宰相府。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民间,百姓们对王安石忍字当头、宽宏大量的事非常敬佩。“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一代代传了下来。

其实这个典故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首先,这个故事并没有记载于任何历史文献中。无论正史、民间文献、小说等都没有提过王安石的小妾和仆人有染的一件事。

这个典故是现代网络发达后凭空出现的,在很多公众号的推波助澜下,甚至连百度百科都将其记录了下来。事实上,并没有古代文献进行支撑。

而且,以王安石的文采,中秋节时所作的诗太过直白,和他其他诗文佳作的笔锋和内涵相差甚远,并不像一首大家之作。

其次,王安石纳妾的事出自于南宋著作《邵氏闻见录》中,这本书描写了不少有关王安石的事迹,与《宋史》中所记录的王安石有着较大的出入。

但即便如此,关于王安石纳妾的事,书中也只是提到了王安石的家人,为他介绍了一个貌美的女子。

在王安石得知这个女子已有婚约,而且家境贫寒后,王安石心生怜悯,立刻命人将这个女子送还夫家,还赠给她一些钱财,让小两口生活。

这里的描述与“宰相肚里能撑船”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体现了王安石成人之美,是夫妻破镜重圆的一段佳话。这段故事变成了王安石小妾与仆人有染,就非常离谱了。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既然不是指的王安石,那么里面的宰相到底指的是谁呢?

其实,“宰相肚里能乘船”应该读作“宰相肚里好撑船”。这句话最早出现于明朝初期,南京大理寺少卿杨公复所作的一首诗,用来讥讽官员吴思庵,吴思庵即是吴訥。

吴訥在宣德五年至正统四年,担任南京都察院都御史。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由于大理少卿杨公复的建议被都御史吴訥所拒绝,杨公复心生怨气,于是便做了一首诗送给吴訥:堤下后湖边,不是君家祖上田;数点浮萍容不得,如何肚里好撑船?

通过这首诗,民间便出现了“宰相肚里好撑船”这句谚语,是杨公复用来讥讽吴訥没有宰相的官位和权力,却有宰相的脾气。

吴訥收到这首诗后,并没有将事情放在心上,在他心里,无论职位高低,都要秉公办事。看来杨公复这首讥讽他的诗并没有造成实际的伤害。

由于吴訥从来没有担任过宰相,因此“宰相肚里好撑船”这句谚语中的宰相,并不是指的吴訥。以此来看这句谚语,如今变形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里的“宰相”也是没有历史原型对应人物的,只能作为一种通称。

至于如今流传的王安石、魏征、吕端等宰相,则都没有相应的历史文献所支撑,大概率是现代人编造杜撰的典故,以此来博人眼球。

历史是不容编造的,这种编造的谎言对后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