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官方的历史记载中,还是在民间的口耳相传中,苏轼的形象都非常鲜活而真实。

而在这众多故事中,他与另外一位大文豪王安石之间的交往故事,也一直被后所津津乐道。

《警世通言》中就记载王安石曾三难苏学士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第三难则是王安石出了一个构思之巧妙、意境之深远的上联,竟令苏轼苦思冥想而未能对出。

以至于如今这一联语仍静静躺在历史的尘埃中,等待着有缘人的寻觅与解答。

对联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学瑰宝,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民间用以驱鬼压邪的桃符习俗,而后逐渐蜕变成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

五代时期的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曾挥毫写下吉祥的对子,以庆祝新春的到来,这标志着第一幅春联的诞生,自此对联开始逐渐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出自宋朝王安石之手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春节家家户户更换桃符、张贴春联的盛况,足见春联在当时的普及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文人墨客之间,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体现,更是他们切磋诗艺、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更是他们寄托志向、描绘事物的精妙文体。

当时的文人墨客们都热衷于吟诗作对,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情趣。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和王安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在诗词方面造诣深厚,在对联领域也是佼佼者,两人之间也常发生有切磋交流之事。

王安石变法以来,引得朝野上下不少人的反对,苏轼也是其中之一。

这两人都是真君子,虽然在官场上的阵营不一样,经常会因为一个政策吵得面红耳赤,但是私底下并无隔阂,私交甚好。

有次苏轼去拜访王安石,恰逢对方不在,他在书房等候之时,看见书桌上有一首王安石没有写完的诗。

诗云:“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觉得王安石无的放矢,按照菊花的生长习性,它本身就耐寒抗冻,而且花期就在秋天,怎么会被西风吹落满地呢?

想到这里苏轼还提笔在两句诗后补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来指出对方犯的常识性错误后才离去。

王安石回来看到苏轼留下的诗,只是摇摇头便收了起来。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惨遭牢狱之灾,在神宗犹豫要不要杀的时候,也是王安石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才保住了苏轼的性命,这让苏轼内心感激不尽。

苏轼后来以戴罪之身被贬黄州,一度过得十分沮丧。在一个风雨如晦的秋天,借酒浇愁的他在宿醉之后推门而出,竟然看到了风雨之后,满园落英。

眼前金黄一片的景象,让他想起王安石写的那两句诗没有错,反而是自己贻笑大方了,顿时汗颜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黄州待了几年,苏轼被调任常州,赴任途中专程去了一趟金陵,只为和当时赋闲在钟山的王安石见一面。

时隔多年,两人都历经人事沉浮,世事沧桑,自然更加惺惺相惜。在金陵的日子里,两人同游名胜,诗酒唱和,相处甚欢,定下晚年相伴养老的约定,

一个月后苏轼离别的时候,王安石一路相送他至渡口,还出了一个上联让苏轼让他在路上琢磨。

上联曰: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苏州,有一段到虎丘的路,命名为“七里山塘”。仿佛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在这七里山塘的半途之中,恰有一地名为“半塘”。

王安石的这个上联,巧妙运用地名和数字的手法,将“山塘”与“半塘”相互映照,“三里半”又是“七里”的一半,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文豪苏东坡当就被难住了,离开之后苦思冥想,直到他去世也没想到合适的下联。

这联也就成了千古名联,至今仍未有人能完美应对。

这个上联,您能对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