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主要讲:“道”的特性以及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译文:有一个东西,混沌一片,比天地出现的时间还早。

它是那么的寂静空虚,并且单独的存在着,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任何改变。

始终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着,从来不停息,可以看做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道”,强行给它起名叫做“大”。

它是如此之大,从最远古的时期就存在了,超越了所有时间,所以距离现在是那么的远。最远处的尽头,超越了所有空间,就回归了道的初始,返回了道。

所以说道大,天依道而生,天大,地依道而生,地大,王依道而生,王也大。

天地这片区域里,有四个事物都可被称为“大”,而王算是其中之一。

所以说,人依地而生,行事不能逆着大地规律,地依天而生,地不能脱离天的法则,天依道而生,天的规律由道决定。道从最开始就存在了,自有其运行法则。

思考:

第一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先于天地而生出的事物。古人们由于科技不发达,对于世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天和地,而现代社会,我们已经知道了天地只上还有一个更大的范围,叫宇宙。宇宙也是无穷大,也是先天地而生,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宇宙看做是“道”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二句“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寂静啊,虚空啊,独立存在从未改变,规律运行从未停止,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母亲。从这句来看,“道”依然和宇宙这个概念很像,第二句用来描述宇宙,依然非常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不知道它的名子,用字来表示为“道”,强行形容为“大”。这一句,老子讲出了“道”命名的由来。这样一个事物,老子给起了一个名,叫“道”,它的特点就是无边无际的大。

第四句“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网络上许多人对这句话看不懂,其实这句话就是对“道”无边无际大的进一步描述。“道”究竟有多大呢?大到包含所有过去,也可以说包含所有时间,包含所有时间,距离现在是如此久远,那么它也包含了所有空间。一切时空的尽头,也许就是“道”存在最初的样子。

前四句,老子介绍了“道”名称的来源以及“道”大的特性。我们之前提出了,老子对于“道”特性的描述,与我们现代社会认知的宇宙非常像。下面我们对“道”和宇宙进行比较。

宇宙的定义:宇宙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质包括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宇宙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如守恒定律、经典力学、相对论等。

从宇宙的定义来看,宇宙这个概念,其实更加偏向于实,就是人类可以观测和认知的事物,比如能量和物质。

而老子提出的“道”,则更加偏向于虚,“寂兮寥兮”。所以,我认为,老子提出的“道”,和现代社会所提出的宇宙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第五句“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这句话“道大,天大,地大”都比较好理解,因为道、天、地确实大,可是王亦大就不好理解了。王不就是人吗?人怎么能够和天地比呢?这里的王,就是说的人主,做为人主可以说是带领全天下的人,与全天下的人是整体的,从这个角度看,王也被称为大。

第六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整个世界中,有四个被称为大的事物,王也是其中之一。这里老子认为道、天、地、王,在“大”的特点上,是一致的。

前文讲了,道之大,在于超越任何时空,那么天之大,是不是也在天这个层次上超越所有时空,地之大,是不是也在地这个层次上超越所有时空,王之大大,应该也是在人这个层次上超越所有时空。

有人也许会问了,王就是人,人怎么超越时空?

人的肉体是无法超越时空,但是精神可以。老子认为只有精神上超越时空的人,才能算是大,才有资格被称为王。

最后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是后世流传的比较广的一句话,人法地,人们身体规律是随着地的规律而运行的,地的规律是随着天的规律运行的,天的规律是随着道的规律运行的,道自己有其规律,从最开始就设定好了。

这句话,无论对我们的养生、工作、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生活做事的时候看看是不是顺着天地规律。

法天则地,依道而行,事半功倍。

逆天违地,背道而驰,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