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于抗衡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有着强烈的执念,还明确地把制造业当作“唯一希望”,但这么做其实是陷入了一个悖论。
近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古吉拉特邦的一场企业峰会上表示,为了与中国在经济上竞争,印度需要将重点放在制造业上。
苏杰生甚至表示,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在经济战线上对抗中国。他强调,制造业是印度崛起的关键,而现在正是改变对制造业态度的时候。
不过,就印度目前的制造业水平,与其说要挑战中国,不如想想先超过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虽然苏杰生强调要改变对制造业的态度,但其实过去30年,印度都从未放松过对制造业的重视,而且其制造业基础还优于中国。印度在国际环境中左右逢源,这一点条件也比中国好。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印度仍然还只是一个半工业化国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出在市场上。
印度庞大的市场为印度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天然优势,但是印度的市场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市场。一个良好有效的市场,应该是一个购买力足够强大且开放的市场,但印度恰恰相反。
印度虽然人多,但是穷人占到了大多数,大部分人都要为吃喝拉撒的生计发愁,其购买力可想而知。中国手机在印度走红,就是因为好用又便宜。
同时,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土制造业,对进口产品征收着极高的进口关税,形成了一个贸易保护壁垒,为本土制造业的发展保留了本国庞大的市场份额。
但是这给外资的进入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而外资难以进入,印度也就很难接触先进的技术。虽然可以理解保护本土制造业的同意,但是在制造业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外资的投入实际上不仅能刺激印度企业的竞争,还能带来新的技术和理念。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悖论”。
很多时候,对于“外企侵占市场”的排斥,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相比起来,中国向外资开放,而在这种市场竞争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就更具竞争力,不仅夺回了中国本土市场,还杀向了海外市场。
而印度的本土企业在本国政府的过度保护下,完全处于躺平的状态,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
比如印度政府在全面封杀某款中国短视频应用后,印度本土短视频平台只是昙花一现了一段时间,随后就陷入了各种运营危机,整个行业至今十分低迷。
其实印度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放宽吸引外资投入,特别是投入到制造业、服务业、电信和零售等领域,但是效果并不好。复杂的行政程序、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劝退了大量的外企。从2014到2021年,超过2700家跨国公司选择放弃印度市场。
这本质上还是因为印度政府对本国市场的过度保护行为,政策上反反复复,办事上又很拖拉,而且印度基础设施不完善,印度人平均受教育水平也不高,工人质量和素质很差,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达不到投资者的预期,外企跑路是必然的。
所以,如何在保护和竞争之间做好平衡,才是印度政府真正需要认真考虑的,这或许也是苏杰生口中“改变态度”的所在。
但政策上的东西说到底也只是辅助,可以开一个好头。而要真正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这涉及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这些方面,印度还都非常落后,尤其是社会制度上,种姓制度不废除,民众的思想水平就还处于旧时期,也就不能调动生产积极性,它决定了印度生产力发展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