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图|枬子

《盗墓笔记》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旅行中我也喜欢探寻古墓。相对帝王陵墓,我更喜欢名声没那么显赫,但相对保存完好的古墓。

今年我去陕西宝鸡,看到了一座很震撼的古墓,是唐末至五代时秦王李茂贞(不是初唐的秦王李世民)及夫人合葬陵寝,地底下有座高8米,宽4米的砖雕飞檐古端楼,保存完整,全国唯一,世界罕见,十分壮观。

长沙毕竟是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自然地下有不少的古墓。不过就像《盗墓笔记》所写,长沙的“土夫子”名震天下,有“长沙古墓十墓九空”之说,长沙被盗、被毁的墓不在少数,不说地面上的神道、石像生难寻踪影,就连土冢没被毁损的都极少。

已发掘的年代最久远的墓是春秋时期的,最著名的有浏城桥楚墓和子弹库楚墓,两座墓都发现了一些好东西,不过墓穴都已回填,原址地面已没有任何痕迹,文物都在博物馆。

要说长沙最最有名的,自然是汉墓。长沙地底下已经勘探发现的汉墓有2000多座。马王堆汉墓不用多说,原址也还保留着,好大一个坑。1980年代,我朋友在马王堆药厂工作,厂址就在坑旁边。那年月,坑旁没做什么保护措施,只是立了块牌子。

他们厂挂的药厂的牌子,做的却是酒,就是当年很有名的“西汉古酒”。我冇事就跑得他们厂里去喝酒,搞一把缸坐在坑边喝。有次喝多了,硬要往坑里跳,还好被我朋友一把摁住没跳成。至少十几米深的坑,跳下去少不得要断腿。

另一座有名的汉墓是位于黄土岭国防科大政治学院内的汉墓,我很多年前曾看过一次(军事管理区,一般进不去),为一隆起的大土堆,底径约50米,高约10米,因原地属魏姓所有,故称魏家大堆汉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家大堆汉墓,图源百度百科

1990年代末期,我所在的工厂搬到了河西咸嘉湖,旁边有个望月公园,虽然不大,倒是很有野趣。草深林密,杂树横生,小山上还有几处挖掘过的大土堆,很适合野战。还真有商家在这里开辟了野战项目。

不要误会,是穿着迷彩服,拿着玩具枪互相射击那种。我们财务部就曾在这里搞过一次野战团建活动,我带着几个妹子躲在草丛中,准备伏击别人。有个妹子看旁边有个野草覆盖了大半的土坑,用一圈稀稀拉拉的铁丝网围着,就说:“我们可以躲到坑里去”。

这是个好主意,铁丝网围得不紧,稍微拉动下就可进去。我心下嘀咕这看上去像个墓啊,转头一看,远处有块牌子,隔得远只看得清文物保护几个字。就告诉她们:“去不得,箇是古墓。”吓得几个妹子要死。

我后来离开工厂去了深圳,几年后回工厂办手续,发现这个公园改名字了,成了“王陵公园”。我看过的那几个大土堆原来都是高等级汉墓,最有名的一座是西汉长沙王吴著的陵寝,该墓采用的“黄肠题凑”天子葬式,规模巨大。是当时湖南经考古发掘的最高等级的古墓。

此地改叫“王陵公园”倒也合适,古墓比以前管理得更规范,标识清楚,隔离带也修缮完整了。

一晃十几年过去,2015年,王陵公园又重新复名为望月公园。一来“王陵”作为公园名字不吉利,二来望城谷山那边发现了更多的汉王陵,准备在那里建个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这个再叫王陵公园就不合适了。

汉代长沙国是西汉初期至东汉初期重要的诸侯王国之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开始分封吴芮为长沙王,吴氏长沙王五代五传,在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无后,国除”。

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又分封庶子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王八代九传,至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长沙王刘兴为临湘侯,汉代长沙国存续约220年。

近年来,光是已确定的王陵都有26座。以前因为在杨家山发掘清理出了刘骄墓及疑似“长沙王后墓”,所以一直有种观点认为,刘氏长沙王陵在河东杨家山一带,吴氏长沙王陵在河西。如今则明确,湘江以西岳麓山至谷山一带丘陵为汉长沙王陵区。

这个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还在建设中,已经开放了一部分,我还没去看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当然是件大好事,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看外形相对完好的,或是有内部墓道、墓穴可以参观的古墓。长沙这样的墓很少,有内部墓道、墓穴可以参观的只有马王堆那样的大坑,外形完好的则多是近些年修整过的。

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几座可以一看的,墓主人的身份没那么显赫,但背后有故事的墓。这些墓的下葬地以前是郊区,现在大多是市中心,分散在在校园、小区、小巷中,墓主人故事都和当地有关。

01

韩玄墓

《三国演义》是部演义小说,好多故事都与历史不符。韩玄在汉献帝建安年间任长沙郡太守。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统军南下,韩玄率部将黄忠投降,归附刘备,并不是守城被魏延杀死。

韩玄墓在长郡中学校园内,坐西朝东,花岗石砌墓围,土冢呈长方形,冢首竖花岗石墓碑。碑上阴刻楷书碑文“汉忠臣韩玄之墓”。旧有墓庐和韩公祠,今不存。韩玄墓在1970年代末期修复。1999年学校修操场,将其土冢移至一角。我也只是1980年代进过一次长郡看到过此墓,当时还叫二中。

韩玄墓图源:百度百科

02

蔡道宪墓

同样是守长沙城,韩玄是不战而降,而明末长沙府推官蔡道宪,为了让长沙城免遭敌手,率众抵抗,为长沙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感恩蔡公,长沙城曾留下多处与他有关的地名。

蔡道宪(1615~1643),字元白,号江门,福建晋江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为长沙推官。明朝后期,1643年,张献忠的大西军攻占武昌后,向长沙杀来,吉王朱慈与朱氏宗藩连忙逃城。长沙城内乱作一团。许多官员慑于大西军的威势,不敢作战,只顾逃命。

唯有巡按御史刘熙柞、长沙推官蔡道宪等率众顽强抵抗。大西军向长沙城内喊话:“军中久知蔡推官名,速降,毋自苦。”

但蔡道宪不仅不降,还对城外大西军以“强弩射之”,大西军围城三天方攻陷长沙,蔡道宪被捕,宁死不降,被张凌迟处死。

张献忠攻入长沙后火烧吉王府,是长沙千年古城历史上损毁最严重的一次,明代以前的老建筑几乎损失殆尽。

蔡道宪死后谥忠烈公,被明、清历届湖南巡抚誉为“忠臣烈士”,其墓多次修缮。其就义处名为明月池。明月池这个地名本是五代时楚王马殷踞潭州建明月圃而得名。另据明崇祯《长沙府志》载:“明月池世传在长沙星下,故不涸。宋政和中令取酸陵明月石置他上,因名。”

蔡道宪就义后,明月池成为士大夫仰慕的名胜之地。清人张雄图诗云:“小池如井刚三尺,传道千人饮不竭。一碧涵天不染尘,只缘曾沁江门血。”另有“悼蔡道宪”诗:“盈盈一池水,千古忠臣血。欲吊忠臣魂,翘首望明月。”

蔡公生前最爱去的猴子石,后来建了个祭台,曾留下“昔作沐猴今化石,楚人仍踞楚江滨”的名句。祭台的位置在今南郊公园,据说数红阁用的就是当年祭台的台基。

蔡道宪安息之处在里仁坡之东侧。一说清末蔡之后人将其遗骨移走,此处疑为衣冠墓。里仁坡原名“醴陵坡”,清人为纪念蔡道宪,改名理灵坡,后又取《论语》“里仁为美”之意,改名里仁坡。那条小巷被叫做蔡公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百度百科

可惜的是今坟冢及周边建筑均已不存,只有墓基保存完整,为1873年重修。墓基由花岗石砌成,高约3米,长约10米,正上方一麻石上镌正楷阴文“蔡忠烈公墓石”,字迹清晰,墓石与残存的墓基砖墙融为一体。在小巷一侧,很容易被人忽视。

蔡公是保卫长沙城的大英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恢复蔡公坟、猴子石祭台、明月池三处遗址。

03

陕西援湘忠义官兵合墓两座

这两座墓都在石马铺一带,是长沙地区目前发现的埋葬人数最多的合葬墓,同样也是为保卫长沙而牺牲的人,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

1852年7月,太平军在西王萧朝贵率领下,由广西向湖南进攻,湖南巡抚骆秉章紧急咨调陕西绿营兵2000名,于7月27日赶到长沙,其中有1000余人驻扎在长沙城南十里石马铺赤冈岭。萧朝贵率领的太平军攻至,绿营兵大败,阵亡900余人。太平军围攻长沙达80余天。西王萧朝贵在南门口驻地被天心阁上发射的红衣大炮炮弹炸死。久战不胜后,太平军只好撤兵,长沙是太平军北上途中唯一没有被攻破的城池。

太平军撤离长沙后,湖南官绅协同陕西将领收殓尸体, 史料称此地曾分布有大小阵亡兵夫墓葬13处17冢,今除石马铺的两座大冢外,其他已难觅遗迹。

葬了700余名绿营官兵的大冢,名为“陕西忠义官兵墓”。墓葬坐东南朝西北,寓意朝向陕西,清同治七年(1868年),湖南士绅再度捐资对石马铺赤冈岭的合葬墓进行修缮,增宽一丈,竖立碑界。由墓庐、围栏、墓帷、两侧祭台、墓冢、墓碑等组成,墓葬为花岗岩结构。

我2020年曾去看过一次,在今天的石马路一个小院子里面,没有任何标识。墓碑去向不明,周围民房建筑已将墓冢的本体层层封堵,坟茔上长满了杂草,几乎已被垃圾、杂草掩埋,轮廓难辨。当时只拍了护栏上的“忠诚贯日月,义勇壮河山”石刻,不知今天情况如何。

而另一处200余人的合葬墓保护得还好,位于离石马铺几百米远,今韶山南路248号一个叫南园的小区内。看得出近些年修整过,墓冢高2.5米,底径10米,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由墓帷、围栏、墓冢、墓碑组成。花岗石砌成的墓围,正面为四根花岗岩石柱,中间两根立柱上阴刻“秦云寒白骨,湘水照丹心”,墓前立有一通带碑额的石碑,正中阴刻楷书“陕西忠义官弁兵夫合墓”。

碑左侧小字主要说明石马铺之役的简要经过、墓葬何人、所葬时间及墓葬周围禁止牧童乞丐践踏等内容。该墓在清同治七年进行过修缮。墓葬背后的主碑为汉白玉材质,无墓额,墓碑通高2米,宽0.9米,所书内容同墓前石碑,但记载较前详实。立碑落款时间为“清光绪六年庚辰孟冬”。

04

福王墓

南宋名臣赵汝愚(1140- 1196)埋在长沙,有几分偶然。他是江西余干人。宋宁宗时为右丞相,爱国忧君,力主抗金,庆元二年(1196)赵汝愚被权臣所忌,贬永州。至衡州暴卒,遗体运长沙。

赵在老家江西余干也有一墓。长沙、余干福王二墓,孰为真墓,孰为衣冠冢,至今仍是个谜。

宋理宗时追封赵汝愚为福王,谥忠定,祀称“八方王爷”。墓在清代时重新修缮过,此地原有青山祠,祭祀赵汝愚。今祠不存,留下“青山祠”街名。

这个地方我在1980年代来过,就是个椭圆形墓冢,完全不是今天的模样,查了资料,分别在1983年和2005年修缮过,我当时看的应该是第一次修缮后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曾国藩墓、左宗棠墓、何绍基墓

这三位都是晚清名人,墓址分别在坪塘大王山、雨花区跳马乡、天心区石人冲。墓地毁损严重,现在的模样都是这些年重修的,除了铭文,和上图的福王墓制式差不多,没什么可说,可能有部分墓碑残件是原来的吧。

由上至下:曾国藩墓、左宗棠墓、何绍基墓

06

岳麓山的烈士墓

“一座岳麓山,半部民国史”,岳麓山埋葬的名人众多,事迹大多耳熟能详,我就不多讲。而山上抗战牺牲将士墓也很多,尤其赫石坡一带。

大多在这些年复原,建好后的这些抗战遗迹我都去看过,也确实很好地体现了原建筑的风貌。只是有些碑文和英雄事迹介绍毁坏没有补充,这里不说那些名将和高级军官,以下几位烈士(低级军官和普通战士)是我特别想知道其英雄事迹的。

刻有“孤军血战撼山岳”“万古名存重死生”的“龙营长泽春烈士纪念碑”,刻有“手刃渠魁思猛士”“骨归胜地奠忠魂”的“乔烈士确飞之墓”,书有“千古仰南八英名”“一身具子龙肝胆”的无名烈士碑,书有“杀贼精诚吼夜涛”“擎天伟绩标铜柱”的无名烈士碑。

从“孤军血战”就可以想象到这位龙泽春营长的事迹应该是带领全营勇士或深入敌后,或以一敌十,浴血奋战英勇献身;而“手刃渠魁”则表明乔确飞烈士曾用刺刀或匕首杀死一名日军军官。另两位无名英雄碑文的溢美之词也足以证明其英雄事迹。

在名人众多的岳麓山上,能够立碑纪念,而且还是低级军官或普通士兵,必有其不凡的事迹。这样的英雄事迹应该不难在旧档案和报纸中找到,希望有关部门能补齐这些英雄的资料。

岳麓山上的树木和野草能长得那么的郁郁葱葱,也有那些长眠在此的英烈们的贡献吧,“成则以功勋报祖国,死则以长沙为坟墓”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这些为保护长沙城而捐躯的英雄,不该被我们遗忘。

作者介绍

枬子,文革初期出生于长沙,做过工人、会计、财务总监。现为资深高级会计师。

作为自媒体从业者,或纯属业余爱好者,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我写的公众号文章没人看?

在短视频时代,怎样写故事更容易吸粉?

凭什么他写的故事就硬是感人一些?

机会来了!故事长沙文化沙龙活动第一期,主题是:自媒体时代故事写作技巧漫谈。马桶哥将把自己运营本公众号九年多的心得体会倾囊相授,干货满满!

主讲人:前《晨报周刊》首席记者、公众号“故事长沙”创始人和总编辑马桶哥;嘉宾:《满哥闯海南》《小宝打流记》作者跑哥。

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湘江中路超级文和友五楼——银河录像厅。

费用:98元/席,限30席

购票:扫描下图二维码直接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