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启风

前些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是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新编历史剧”这几个字看得让人心里一惊,太容易让人联想起某些事。

好在这个剧的内容和思想很单纯,就像官方通稿说的,“讲述了五代十国末期,吴越王钱俶顺应历史、尊奉正朔、自献封疆、纳土归宋的历史故事,表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秉承民本思想、追寻和平安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主题。”。

只让子孙向中原称臣

京剧这种艺术对历史向来就是利用一个壳,情节全靠编,所以不能拿史实去衡量。创作者不妨把钱俶在陈洪进献漳、泉二州之后被迫跟进,说成是主动纳土;把他不惜重金贿赂宋朝皇帝,希望返回杭州,继续割据一方说成心向祖国统一,但不能不讲点逻辑。

我没钱、没时间,也没兴趣去看这部“新编历史剧”,只是从介绍里看到《辞庙》一折有这么一个情节:“钱俶作为在位君王,忽然间见到开国先祖,被告知要以黎民为重,以华夏整体价值为重”。钱俶说的开国先祖,当然是他爷爷钱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京剧《纳土归宋》中的钱俶

(摘自中国国家京剧院公众号)

钱镠早在公元893年就当上镇海军节度使,割据杭州,奠定了吴越国的基础,这个时候距离朱温篡唐,历史进入五代十国,都还有十几年。接下来随着势力扩大,钱镠先后受唐封为彭城郡王、越王、吴王,受后梁封吴越王,直至931年受后唐封为吴越国王。

奋斗大半生,终于成为两浙“一军十三州”的合法“国王”。如果你是钱镠,是希望子孙世守两浙,代代称王;还是要后人把疆土拱手让人,成就别家的千秋功业呢?

932年,钱镠给继任者钱元瓘留下遗言:“将吏推尔,宜善守之”“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简单说,就是让他守好吴越,即便中原是头猪当皇帝,也必须称臣纳贡。

来历不明的“遗训”

除上述遗嘱外,钱镠还有两个颇为知名的遗嘱——“武肃王八条”“武肃王遗训”,那或许就是《纳土归宋》编剧的灵感来源。

钱镠死后800多年,没有任何人、任何书提及他有“遗训”,直到清朝中期(1768年)的《邓州钱氏家谱》里第一次提及:“端拱元年(988年)三月,俶据《武肃王起居注》,纂《钱氏家训》,攽诸子孙。”再到1924年钱文选编《钱氏家乘》才使“遗训”发扬光大。

因为今天主要谈钱俶纳土问题,有关“遗训”就只说相关内容。在《武肃王遗训》里有一条,说是钱镠告诫子孙:“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而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如违吾意,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光荣。”简言之,就是让子孙不要以武力对抗统一。

图:摘自《吴越世家》(上海钱氏联谊会、上海钱镠研究会编)

钱镠若真有此训,那钱俶见周世宗、宋太祖为什么不降,单单降了宋太宗? 相比之下,前两人肯定更像“真主”。

进一步说,钱俶献土是在第二次入朝,而他第一次到汴梁觐见宋太祖的时候,北宋统一之势已成,怎么还千方百计地回去当国王,不遵“遗训”献土归顺?

另外,崔仁冀等吴越大臣在劝钱俶献土时,没有人拿出这个重要的历史依据; 在钱俶纳土的表章里也没有提及此“遗训”。

所谓“武肃王八条”“武肃王遗训”的真实性显然非常值得怀疑。

违背祖宗的决定

说回《纳土归宋》,钱俶第二次赴汴梁,朝见宋太宗前,的确有过“辞庙”之举。

当日,钱俶一一拜辞钱镠及以下诸王的陵墓、庙宇,哭着说:“嗣孙俶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今去国修觐,还邦未期。万一不能再扫松檟,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

说完就哭倒在地,差点起不来。他既是为祖宗哭——基业即将不保,陵墓无人再扫;也是为自己哭——此去祸福难料,少不了做亡国之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钱镠墓(维基百科图)

位于杭州市

所以,京剧《纳土归宋》要是拍钱俶为家国一统,毅然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或者祖宗托梦说灭国就是灭门,为留存钱氏一脉,不如忍辱归降,都比说钱俶主动献土更合逻辑。

钱俶献土是在978年,后来十年间受过宋太宗各种超高规格的赏赐、封赠,什么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师、尚书令、节度使等等名义上都干过。 988年,钱俶被改封为邓王,封地在邓州(今属河南省安阳市管辖)——所谓“武肃王遗训”就是出自《邓州钱氏家谱》,他当年即在此去世。

顺便一说,钱俶钱花了、地献了,很可能没换回一个正常死亡,而是像李煜一样,因为写下几句怀念故国的诗,被宋太宗毒杀了。 钱俶写的是——

“帝乡烟雨锁春秋,故国山川空泪眼”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