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晓博

各地鼓励住房“以旧换新”,终于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近日,郑州宣布了住房“以旧换新”的政策细节,在朋友圈刷屏。

郑州的目标是:2024年计划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1万套。

方式一,是以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为政府指定的“收购主体”,收购二手住房,促成群众通过“卖旧买新、以旧换新”购买改善性新建商品住房

先在金水区、郑东新区等区域进行试点,试点期间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500套,逐步在主城区全面实施,全年计划完成5000套。

方式二,民间方式进行,政府鼓励。群众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全年计划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5000套。

对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换购新建商品住房的,现行的契税补贴30%政策延续到2024年12月31日。

政府也不是什么二手房都收购,文件明确要“根据主城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和缺口,在满足职住平衡前提下,制定收购计划、收购房源条件”。

至于收购价格,则委托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对待收购二手住房进行价值评估并出具评估结果,收购主体和换房群众双方洽谈,

郑州的“楼市新政”,是自去年一些地方政府官宣鼓励“以旧换新”以来,最大手笔的方案。

早期的“以旧换新”,一般是地方政府协调中介、开发商、银行等,为换房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政府介入“以旧换新”之前,市场上的换房行为都是自发进行的。对于换房者来说,有一个最大痛点:在没有卖出二手房之前,不敢轻易买新房;一是可能存在限购,没有腾出购房名额;二是如果先交了新房定金,如果二手房卖得不顺利,可能出现新房违约,带来经济损失;等到二手房成交,再买新房的时候,心仪的楼盘或户型有可能卖完了。

政府介入后,购房者可以先交订金锁定新房,等二手房成交后再办理新房网签和贷款等手续;如果二手房卖得不顺利,可以保证无损失的情况下,退订新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有购房名额的对接,对换房者来说是很大的便利。

最近半年多,地方政府在支持住房“以旧换新”上力度越来越大,在苏州的相城区、太仓市以及江苏连云港等地,出现了国企开发商回购二手房,帮助换房者腾资金的做法。

比如苏州相城区规定,在该区拥有产权证建筑面积在144㎡以下、房屋用途为住宅产证的业主,可以申请购买相城城投集团推出的在售商品房一套,同时相城城投集团收购其名下的一套商品房。

在无锡的梁溪区,今天最新公布的政策是:居民在梁溪区拥有自有商品住宅的,可以申请由梁溪城发集团收购其二手房,前提是需要在梁溪城发集团下属控股在售项目新购商品住房,而且二手房总价不能高于新房总价的60%。换句话说,你买的新房总价要达到卖出二手房的1.67倍。

上述这些城市的政策力度都没有郑州大,它们多是推出几百套以旧换新的名额试水一下,而郑州一次性就宣布了收购5000套二手房的计划。

上述搞官方收购、鼓励以旧换新的城市,要么是普通地级市,要么是地级市下面的区,而郑州是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而且“以旧换新”直接在全市核心区推进。

据统计,目前鼓励住房“以旧换新”、并出台新政的城市有30多个,其中有“国企回购二手房”条款的城市,也有七八个。

这种做法将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能启动楼市吗?

我的看法是:地方政府指定地方城投公司下场,收购二手房,推动住房以旧换新,的确有助于改善市场氛围,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府在实实在在支持市场回暖。

除了政策信号意义外,其他作用比较有限。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城投公司资金都比较紧张,各地官方收购二手房、推动以旧换新的额度,往往只有几百套,最多的是郑州也不过全年5000套。

这些额度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城区来说,有点杯水车薪。

这种做法还有一个Bug值得关注:地方政府只能支持地方城投做这件事,所以换购的新房一定是地方国企开发的,这可能涉及到市场公平的问题。

这就好比一个城市鼓励燃油车以旧换新成新能源车,但只能购买本地生产的新能源车,这显然不利于统一大市场的构建。除非换房者可以选全市所有的新盘。

最近,一线楼市普遍出现了小阳春,但全国楼市依然偏冷。下面这张图,就非常令人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一季度拿地金额最多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央企和地方国企了;至于拿地面积前20名,更是一连串的“生面孔”,甚至还出现了县级的城投公司,这些企业拿地之后,能把房子建好吗?他们有足够的市场经验吗?房子能顺利卖出去吗?

土地市场的这种局面,意味着土地只是从“左手”卖给了“右手”,给地方城投提供融资的,恐怕只能是地方中小银行。将来会发生什么?县级城投公司拿地面积都排入了全国前20名,将来房子卖不出去怎么办?

希望3月22日国常会明确的,“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方略,早日变成政策落地。

除了一线城市和几个强二线城市,地方上能出台的、并能产生一定影响的政策都已经尽出了。更大力度的政策,需要中央和各部委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