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踏青郊游的时节,更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重点习俗,就是祭祖扫墓。清明节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祭祖扫墓。很多地方,清明节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春节。

很多在千里之外的游子,春节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到了清明节,即使跨越千山万水,也一定会提前赶回老家祭祖。

因为这是祭奠逝去父母、祖宗先人的日子,是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祖先的思念和敬意,是为了让家族的血脉和信念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落叶归根”,根是什么?跟就是我们的父母、祖先,就是我们的家乡故土。

一个家庭之中,父母就是树根,夫妻就是树干,子女就是枝叶,只有根部营养充足了,树干才会粗壮,枝叶才会茂盛。如果根断了,树干枝叶就成了无水之木 ,就会逐渐枯萎衰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无论故乡的水如何,在游子的心中,都是甜美的;无论与自己关系是否亲密,看到故乡的人,都是感觉很可亲的。因为故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最后的归宿,古人经常讲“寻根问祖”,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根在哪里,都不知道,连祖宗都忘了,那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清明节的重要意义,就是寻根问祖,就是缅怀先人,就是教人懂得感恩,永远不要忘本。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不忘本,时刻牢记自己的根,自己的祖先,就能更好的立身处世,就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民风就会淳朴,国家就会繁荣昌盛。

一个人心中如果念念不忘祖先的恩德,就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不会做出伤风败俗的行为,因为怕祖宗为之蒙羞,怕自己连累了祖宗,怕祖宗在泉下都不能安息。只有懂得感恩、不忘根本的人,内心才会有所敬畏,才不会胡作非为。

现在很多人认为:父母生前孝顺就行了,去世以后的祭祀,都是形式,没有什么用,有没有都行。甚至还会讽刺别人说:生前不好好孝顺,死后搞那么多形式有什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意思就是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堂前尽孝的人,就不能祭祀父母了?并且人家重视祭奠仪式,也不代表人家没在父母生前尽孝呀!这都他们想当然的自认为罢了。

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想得往往都很简单,在他们看来,只要让父母生前吃饱穿暖,没被饿死,那就算是尽孝了。他们认为,人一死百了,死都死了,祭祀不是多余吗?他们还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聪明,别人都是傻瓜,都是不孝子孙。

你跟这种人讲祭祖,讲孝道,那就是对牛弹琴了。

《弟子规》上讲:“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生前要尽孝,死后也要尽诚,生前要恭敬对待父母,死后还要跟生前一样对待父母。父母生前尽孝,是本分,但不是死后不祭祀的理由;父母生前未能尽孝,是遗憾,但不能因此就剥夺人家祭祀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