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住院率高、病人生活质量差以及医疗花费高的特点,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病死率会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朋友对心衰这方面的疾病并没有什么概念,让我们看几个数据,您就会了解心衰有多让人感到担心。但在开始之前,朋友们首先要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心衰危险因素持续流行,雪上加霜的是,我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这是导致心衰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双重因素。。

2017年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调查发现,我国心衰按照年龄标化的患病率是1%,心衰患病率在25~64岁人群中为0.57%,在65 ~7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3.86%,在≥8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7.55%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年龄越高,心衰的发病率越高,但心衰并不是人生的宿命,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会患上心衰。只要我们采用的人生策略得当,是有办法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的。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很多医生都在讲,张医生就不再重复了。

我国每年每10万会有275人被新诊断为心衰。看上去并不多是不是?但如果我们把病人拆开来看,在25~64岁人群中,每年每10万人会新诊断158个,65~79岁每年每10万人会新诊断892个,而到了≥80岁人群,这一数字就会上升到1655人。

心衰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但发病率高,而且无法治愈,会反复住院,随着住院次数的增多,患病朋友的病情会逐渐加重,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也就是说,一旦被诊断为心衰,患病朋友的生命就开始受到巨大威胁。

数据表明,住院病人中,一年住院次数≥3次的比例,大概能达到40.5%。这就意味着大约有接近一半的患病朋友,每年至少要去医院3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均住院天数是9.7天,住院病人人均费用是每年29,746元。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并不算太多,但这笔费用如果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可能是一位退休老人一年的退休工资。这里还没算上为了照顾病人而损失的金钱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损失。

而且,这种疾病对于患病的朋友来说,是一种慢性的折磨,时间久了,不只在生理上造成伤害,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转移给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因此,这类疾病对健康、生活、甚至家庭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目前,各国指南都推荐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衰进行分类,依据这种方法,可以把心衰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射血分数中间型心衰和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

所谓的射血分数指心脏跳动一次泵出的血液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说白了,就是心脏能把储存的血液射出去多少。射血分数能够准确地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对早期发现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朋友们也需要注意,这3种分型并不代表疾病的3个阶段,它们是并列的,而不是递进的。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射血分数保留的病人在心衰病人中占比最大,约占患病总人数的一半。我国住院心衰患者调查也显示,射血分数保留的朋友占比最高,可以达到43%,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仅占到35.2%。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常见于有多种心血管和非心血管合并症的老年人群,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心衰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前,被认为是心血管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病人的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将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过去很多医生和研究者都认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病因比较清楚,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激活相关,主要参与的有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两大系统共同参与和促进了心肌的重构,是这类疾病恶化的基础。但现在看来,这些观点还不够全面。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这类心衰的药物治疗效果实在差强人意。

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就是朋友们非常熟悉的沙库巴曲缬沙坦,还有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洛尔类药物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均能有效降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病人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按照常识来讲,这些药物既然对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有效,那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效果应该更好,因为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的病情要比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病情更加严重,进展也更快,死亡率更高。大风大浪都能过,怎么会在小河沟里帆船?

但现实的临床研究数据却是非常打脸的,临床研究发现普利类、沙坦类、洛尔类药物,都无法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病人的预后和病死率。这就意味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肯定有一些问题我们没有关注到。国内的一个中心研究后发现了一些原因:

1、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合并冠心病的比例高达68.2%,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合并慢性心肌缺血的比例高达18.2%,这提示微循环障碍参与了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的发病。而这方面,我们的策略还非常有限。

2、射血分数保留的病人的冠心病的临床误诊率高达63.3%,心肌梗死漏诊率超过了50%。这提示我们,临床对射血分数保留的病人的冠状动脉大血管和微血管状态的评估还不到位。很多医生甚至不会进行这方面的检查。

3、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病人易合并心房颤动和慢阻肺病,这种疾病又会反过来加重心衰,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这些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止这些疾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最后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4、现在很多新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但是,在临床上的推广还有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个没有太好的办法,其中涉及到了社会发展,医保政策等诸多问题,解决的手段还是非常有限的。

5、大于85岁的高龄老年人,心肌有淀粉样物质沉积,且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中的比例较高,这提示心肌淀粉样变,可能是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患者的重要病因。对这种病理改变,目前的技术似乎也束手无策。

除此之外,还有心肌纤维化,心外膜脂肪组织沉积,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原因,也被认为是此类病人救治困难的重要原因。看到这里,很多朋友都会感到很无助,难道对于这种心衰,我们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也不尽然。对于这类心衰,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治疗措施的。

比如朋友们比较熟悉的螺内酯,沙库巴曲缬沙坦,列净类药物等。但是让人感到失望的是,这些药物发挥的作用都非常有限,相较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治疗效果要差许多,至今为止,还没发现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存在。因此,对于此类疾病,对因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些内容朋友们都很熟悉,包括健康饮食,科学合理的运动,戒除不良嗜好,控制慢性病的进展等。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其实关于这种类型的心衰,还有好多话题可以聊,今天由于篇幅的关系,就不在这里阐述了,咱们留个单独的作品,聊一下治疗方面的话题。

今天的内容就先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