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为了应对“减负”呼声,一些地区、学校推出了所谓的学生作业熔断机制,这个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超过几点(一般是晚上九点或九点半)还写不完作业就不要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机制的推出美其名曰是保障学生睡眠,而正式给出这样一个机制可能更多只是为了让这些写不完作业的学生睡得安心一些吧?

可这不就是在“糊弄小孩”吗?

孩子小不懂事儿,大人也不懂事儿?

就算有些大人确实是不懂,那么搞教育的人也不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这个机制完全是个笑话,是很不负责任的减负措施
如果说学生写不完作业的问题是因为作业本身布置太多导致的,那么作为学校就应该从“作业”入手。

减少不必要的尤其是那些重复性、低质量的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才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关键。

学校如果能够切实落实“一生一策”的教育理念,就可以给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即所谓的“分层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如果学校布置的作业被认定为是“必要”的,那就说明这些作业是作为学生必须要完成的,那么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才是对学生真的负责任!

只靠作业又或者说让学生写太多的作业是很难让学生学好的,但如果有学生连作业写都写不完,那这个学生是大概率是学不好的。

学生学习不是上班工作,当天工作即便是干不完,到点下班第二天继续在很多时候确实是没问题的,但对学生而言呢?

到点写不完就不写了,难道各种问题尤其是习惯、能力、知识掌握等尤为突出的问题会因为睡一觉就睡好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现实中确实会有一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即便是大多数同学都写完作业了他们也还是没写完。

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学生自身在作息习惯、时间管理、学习习惯以及基础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

作为学校,面对这种情况最应该去做的(如果真的想为了孩子们好)是给这部分学生、学生家提供有益的支持和指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可以不用写”。

如此放纵一定会导致部分学生从“写不完”转变成“干脆不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减负”名义推出的作业熔断机制,它不可能减负的,非但如此,它还会给这部分学生制造更多学业负担。

我们都知道,作业是作业是确保学生学会、学懂的一个关键学习环节。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完不成作业,那么他很快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渐“被淘汰”,因为没有几个人只靠上课听听课就能学会、学懂。

当下学生学业负担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升学压力,尤其是中考、高考带来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让学生顺利考上高中、大学,无数家长、老师都在努力付出着,而这些付出毫无疑问都会给孩子们带来额外的“学业压力”,对很多孩子而言这些压力其实就是负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试问一名小学生从他小学阶段就写不完作业,等他升入高年级、升入初中,他能突然学好的概率有多大?

到那个时候是不是他的初中学校也要给他们来个作业熔断,是不是他们的父母、他们自己也都能很淡定地接受考不上高中的现实?

如果不接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小学(目前多为小学推行作业熔断机制)推行这个机制赚取了关注,博得了所谓的好名声,然后把各种问题留给学生家长、初中老师解决,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吗?

如果小升初也有考试,你敢这么干吗?

很多“叫好”的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只看眼前不顾未来,姑且不说眼前的负担能不能真的减掉,就这样的举措所制造的更多问题,在未来必定会给那些还想考高中的孩子制造更多的负担。

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方式不是让写不完作业的学生可以不用写作业,而是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怎样做才能像其他学生一样也可以把作业写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孩子不擅长读书,即便是在家长老师们的合力下也可能改变不了这个问题,但起码大家都努力过,不是吗?

很多家长眼高手低,只盯着当下却对未来可能的危机毫无意识这本就是正常的。

为什么很多学校在搞诸如“家长课堂”这类活动?

其根本目的不就是为了希望家长们能跟学校一起形成合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成为“同事”,然后共同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写不完作业尤其是多数孩子都能写完的情况下(多数都写不完的那一定是学校的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学校应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帮这些孩子写完,而不是说什么写不完没关系、早点睡。

今天就这么让他们早点睡了,那么明天呢……

就在我即将写完我的观点时,我看到了一位网友非常独特的见解,这位网友表示很多人不认可作业熔断机制其实是没看懂学校的真实目的,在他看来学校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缓解家校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总是对“作业多”这事儿心生怨念,由此也引发了很多家校矛盾,也导致不少老师被举报。

而学校推出这一机制可以非常有效解决这一矛盾——你嫌作业太多,那你可以不用写,有了这样的机制,不会有老师因此难为你的孩子,而如果你为此还要举报老师,那么抱歉了,因为有这个机制存在,你不用那就是你家长的问题了……

高,实在是高!当我看到这一解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尽管没有证据也不可能有证据证明这一分析的真实性,但在逻辑上确实是成立的,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