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扩是宋光宗赵惇的次子。1194年,被立为皇太子。7月,宋孝宗去世,作为儿子的宋光宗却以病为辞,不肯主持丧礼。大臣们只好请80岁的太皇太后吴瑜代光宗举行。祭礼时,大臣赵汝愚等请求吴氏宣示光宗禅位诏。吴氏宣读:“皇帝心疾,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帝位。”大家把赵扩从人群中拥出,赵扩推辞说:“上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吴氏立刻命太监:“去拿黄袍来,我亲自给他穿上。”赵扩力辞不成,绕着殿柱躲避。吴氏喝令赵扩站住,流着泪对他说:“大宋王朝延续到今天不容易,难道你忍心让它完结吗?”见吴氏的决定已经不可改变,赵扩才穿上皇袍(即宋宁宗),叩谢吴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高宗皇后吴瑜画像

赵扩口中的“大妈妈”,即太皇太后吴氏,是宋高宗赵构的第二任皇后吴瑜。靖康二年(1127年)1月,开封破后,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去。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于该年五月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宋高宗。高宗的首任皇后是邢氏,开封祥符人。高宗为康王时,聘入王府,封嘉国夫人。康王出使,邢氏留居蕃衍宅。金人俘获徽、钦二宗和后宫三千余人,邢氏也在其中。高宗即位后,遥册邢氏为皇后。绍兴九年(1139年),邢皇后在黑龙江五国城死去,终年34岁。两年后,高宗的母亲显仁太后韦氏回到临安,赵构才知邢皇后已死于敌国。绍兴十三年(1143年),立吴吴瑜为皇后。吴瑜(1115-1197年),开封人,普通人家出身。14岁入宫,殊妍丽可爱。赵构登基后封她为义郡夫人,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高宗出游时,吴氏常着戎装出入其左右。吴氏有胆有识,机智多变。不离书史,长于翰墨,很得高宗的喜爱。

宋高宗吴皇后剧照

高宗没有子嗣,命张贵妃养宗室子赵伯琮于宫中。吴氏当时是才人,也请养宗子赵伯玖,更名伯璩。张氏死后,伯琮、伯璩都由吴皇后抚养,视如己出。伯琮天性恭俭,爱读书,高宗、吴后很喜爱。吴皇后说:“伯琮有天子之表,可立为太子。”高宗遂立伯琮为太子,即后来的宋孝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56岁的宋高宗主动让位给宋孝宗。高宗内禅,自称太上皇,诏称吴后为太上皇后,迁居德寿宫。孝宗即位后,尊吴氏为寿圣太上皇后。孝宗有三位皇后,即开封祥符人郭氏、袁州宜春人夏氏、丹阳人谢氏。31岁时,郭氏去世,追封为皇后。夏氏、谢氏都是高宗的吴皇后侍御,赐赏给孝宗。夏氏能写大字,善于骑射,很得高宗和孝宗的喜爱。谢氏天性俭约,穿粗布衣,多年而不更换,她也因此而约束后宫,严禁骄侈。吴氏在高宗、孝宗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父慈子孝的场面经常温馨地出现。1187年,81岁高龄的高宗龙御归天,遗诏称吴氏为皇太后。孝宗想迎回吴氏,让她住在宫内。吴氏以高宗祭祀的席位在德寿殿,不忍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孝宗剧照

1189年,孝宗把皇位让予三子赵惇。孝宗内禅,光宗即位,吴氏尊为寿圣皇太后。绍熙四年(1193年)9月,光宗又给祖母吴氏上尊号: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光宗曾向寿圣皇太后咨询如何用人,皇太后告诉光宗“宜崇尚旧臣”。随着光宗的上位,孝宗和光宗这对父子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光宗为了巩固自己权力,把孝宗最为信任的宰相周必大罢免,对孝宗的一些教诲也变得不耐烦起来。光宗本人性格较为急躁,他会因为孝宗的一句寻常的话胡思乱想半天。在光宗皇后李凤娘的挑拨下,孝宗重病在床,光宗也没有去探望。绍熙四年(1193年),重阳节这天,光宗不得已要去探望宋孝宗,也被皇后李凤娘阻拦无法前去。次年,孝宗病重,想要见光宗最后一面,光宗仍然不为所动,孝宗最终在悲愤中死去。1194年6月,孝宗去世,光宗尊祖母寿圣太后吴氏为太皇太后。光宗的行为完全惹怒了群臣,他们无法理解从孝宗卧病开始到去世,光宗都不去探望,甚至最后一面也不愿意去见。于是,君臣对立的行为愈演愈烈,光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孝宗的丧事也不去主持。最终,在光宗旧臣的请求下,才让太皇太后吴氏前去代为祭奠。就在这次的丧礼上,吴氏宣读:“皇帝心疾,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帝位。”,于是发生了开头的戏剧性一幕。

宋宁宗剧照

宁宗继位后,吴太后退还后宫。庆元元年(1195年)11月,宁宗给曾祖母吴氏加上尊号:寿圣隆慈备福光佑太皇太后。三年后,即1197年,吴太后去世,终年83岁。从1129年,吴氏入宫侍奉高宗算起,先后辅助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为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服务了69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