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年中,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的撤退阶段,志愿军180师的遭遇,对志愿军高层和远在国内的中央首长,不亚于一场“军事地震”:怎么打得这么惨?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会不会是接下来战争中常有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180师战损报告的众多军政首长们,带着各种猜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追根究底的探寻。那边180师陷入重围的战报一上来,预感到他们的处境和情况不容乐观的毛主席,就打去电话、发去电报,十分迫切地向志司询问具体情况。

第五次战役和180师的结局尘埃落定的第一时间,毛主席就将3兵团副司令王近山(3兵团正牌司令陈赓因病在国内)、60军军长韦杰先后召回国内(之后还召见了12军、15军的两名军长),进行了单独接见。180师上面是60军,60军上面是3兵团。毛主席通过对180师整个指挥系统,一层接一层地问询,亲自弄清180师被围的原因。

关于此战(整整7644人情况不明和阵亡,可以说是我军对外作战最惨的一场成建制战斗),韦杰和王近山,包括志司的彭总,都表示很遗憾、有自己很大的责任。毛主席没有特意点谁问罪,但是该是谁的问题就是谁的,责任该谁承担就谁承担。

王近山因此战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可以说他因此战丢掉了上将军衔。解放战争是兵团副司令,援朝战争又是兵团副司令,这两份资历,其他人只要有一份,授上将衔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跟王近山有同样履历的兵团首长基本是上将)。

而且,王近山是3兵团副司令,但3兵团司令却是在国内的陈赓,王近山就相当于3兵团的代兵团司令一样——第五次战役3兵团主要也是由他来指挥的,表现好转正也未尝不可能。可偏偏王近山就只是个中将。要知道在朝鲜战场上,他手下的15军军长秦基伟,跟他同一年授中将衔。

王近山冤吗?这个实在是不好评价,因为180师的战损实在骇人听闻,关键这是发生在战争结束的部队撤退时——就是正面战场对着干也没这样过啊。

毛主席跟王近山谈过话后,军委的各大首长们也找到王近山谈。刘邓不用说,这是王近山的老首长了,还有徐帅、聂帅等人。他们没有完全否定王近山这个人,相反还肯定王近山过去的辉煌战役、光辉成就:“你王近山是一员虎将,这是毋庸置疑的。打定陶你是尖兵,千里挺进大别山也是你开路的。你是打硬仗、打恶仗的一把好手。”

紧接着,众首长又语重心长地说:“可是啊,在半岛上180师回撤失利,损失惨重,不是什么右倾问题,主要是指挥不当的问题。”“指挥不当”,谁指挥不当?可以说180师及它以上的志司机关,都得负一定的责任,因为这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

但主要责任、直接责任,还是在3兵团首长、60军首长、180师首长。180师莫名被围的这一战,被志愿军上下视作奇耻大辱。王近山、韦杰等人的前途都因此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王近山在此战的指挥问题,主要是犯下了一个细节性的错误。要知道他这里犯一个小错,下面的人就会栽大跟头。部队后撤时,志司指挥电报传来,王近山直接将其转发到下面的各部队处。他没有在了解具体战场情况、部队身处情况后,再高屋建瓴地做出具体部署安排。

这样指挥,无异于是志司直接指挥了3兵团下面的各个军、师作战,运气好没出岔子,运气不好就会出大岔子——180师就是出了大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跟其他兵团首长相比,王近山算是比较晚入朝的——他到时前四次大战役已经打完。所以,在第五次战役之后,他也没法将功补过弥补回来了。

180师那一战,是王近山戎马一生、指挥部队的唯一一次大败。胜利的捷报常常写,大败的战报怎么写?他内心的痛苦,常人难以窥见。他很难受,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3兵团的正牌司令陈赓(同时是政委,入朝前夕又收到志愿军副司令的任命)到朝鲜时,已是第五次战役结束的两个多月后,但180师那一战,还是志愿军和王近山心底的一个坎,相关的研讨会、检讨战报还得开、还得写。

那是陈赓入朝不久,他参加彭总召开的“学习180师教训”的军事会议(军级以上都要参加),发现作为180师当事人的王近山,竟然没有出席这场会议。在3兵团首长来开会时,彭总可是亲自到门口迎接,然后发现王近山不在,立即询问了为什么。

3兵团政治部主任刘有光结结巴巴地说:“他,嗯,180师没打好,他不敢来见你。”开会前一天,参会的众人就议论纷纷,说彭总一定会找王近山算180师的这笔账,王近山肯定不敢来。

结果,王近山真没来,最后60军军长韦杰替他受过一般(因为部队问责找问题,一般都是一级找一级),他在会上遭到彭总点名“提问”,及长时间怒气冲冲的追问,还是陈赓帮忙解的围,邓华、洪学智等人都不敢开口。

于是在开完会后,陈赓找上王近山的门去。陈赓悄悄走近,看到王近山在愁眉苦脸地写战报时,大声玩笑道:“大热天的,也不开个门通通风,关门给谁写情书呢?”王近山被吓了一哆嗦,看见是陈赓后,把笔往桌上重重一放,大声埋怨道:“陈司令,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拿我开玩笑呢!”

陈赓和王近山都是二野的,陈赓还是领导王近山多年的老上级了,两人的关系很亲近。陈赓见王近山这副模样,也收起了笑容,步入正题:“你这个王疯子,在国内打仗是只虎,怎么到国外就成了一只鼠呢?躲在这里连彭总都不敢见了?”

王近山闻言,重重叹了口气,他没有否认陈赓的话,而是说:“我不是不敢,而是实在没脸去啊。”王近山让陈赓这个旁观者来总结指出自己指挥上的问题。陈赓怕自己话太真,王近山受不住。王近山不以为然,以前又不是没被他批评过:“你是我上级,上级批下级,有什么受得住受不住的。你敞开了骂我吧。”

陈赓没有客气,总结国内首长和志司司令的一些说法,点评起王近山的此次作战失误。其中有一句“你太麻痹,太轻敌了”,说出了事实,讲出了真谛,揭开了王近山的伤疤。王近山表示,自己接受陈赓的这些批评,但还是觉得没脸见彭总。

这时陈赓又出起了主意,让王近山找毛主席请罪,同时写好检讨交给彭总。王近山觉得这个方法可行,高兴得蹦了起来,立即开始准备起来。在这之后的战斗,王近山就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