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1 图|网络

最近读到些史料,很有感触,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戊戌变法失败了,以戊戌六君子喋血牺牲为标志。

戊戌六君子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教材上的历史书,只是说光绪推动的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的核心权力,然后慈禧发动政变,先囚禁光绪,再杀了六君子。

只有细读史料才能知道,戊戌六君子可都不是一般的人,大部分是官二代还是级别很高的那种

谭嗣同的爹是时任湖北巡抚谭继洵,

杨锐是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当时张之洞是湖广总督,

林旭是已故南洋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女婿,岳父沈瑜庆是庚子年运作“东南互保”的核心人物。

刘光第出身差点,但也是是1883年的进士,因为没有靠山当了十多年刑部主事,搭上了维新派被启用。

以上四人是维新派的核心,是光绪任命的军机四章京

除此之外的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慈禧没抓到康有为拿弟弟顶罪。

杨秀深就比较倒霉了,他不算维新派核心人物,只是戊戌政变后为四章京辩护当庭忤逆慈禧而下狱,被慈禧顺带杀了泄愤。

也正因为这批人是超级官二代,上一辈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所以他们被捕后,相关的善后工作早已紧锣密鼓
得展开。

没背景的刘光第当了十几年刑部主事,还在监狱里安慰大家,走流程的时间很长,要相信外面的大佬能把大家捞出来。

结果万万没想到,顶级权谋家慈禧权衡再三,决定快刀斩乱麻不审而杀,让刘光第无比愤懑,临刑前还在质问监斩官:“祖制虽强盗临刑呼冤,当复讯。吾辈纵不足惜,如国体何?如祖制何?”

而据相关史料记载,因死刑宣布太突然,六君子中最是从容的当属谭嗣同,还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笔。

其实维新派中,谭嗣同与康有为是最先得知消息的,不过康有为脚底抹油溜得快。但谭嗣同却选择留下,他在抓铺官兵到来之前模仿父亲的笔迹伪造了一封家书,把自己痛骂一顿,用意很明显,自己决定以死明志但不想连累家人,故用假家书做了个局。

谭嗣同伪造的家书起到一定作用,谭嗣同他爹被慈禧撤职回家了。其实封建社会这种“罪行”株连是很正常的操作,但慈溪在权力布局上可能有收买人心的想法,所以这些二代们伏法之后,没有对上一代进行株连。

前刑部主事刘光虽然懂司法流程但不懂权谋,慈禧掌握最高权力47年,对官场权力的洞察早已炉火纯青。

慈禧早预料到此案按正常司法流程必然会遭到干扰,搞不好下面交上来的审判意见是每人罚酒三杯即可,所以她选择不审而杀。

但慈禧虽然懂权谋却不懂历史趋势,谭嗣同就远比慈禧更有先见之明。他早看清了自己的死局,也预料到了自己的死局中国的改变。

是的,戊戌六君子未经审判即被杀,直接让广大改良派和维新派看清了清政府的本质。

这些维新派本来都维护清政府的精英群体啊,二代及身后的一代都是。


改良与维新都走不通时,还剩下什么选择?

唯有革命!

谭嗣同拒绝逃跑时有一句名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慈禧为了泄愤,专门交代对对谭嗣同行刑要用钝刀子。

所以谭嗣同的就义过程最为血腥,但正是这种血腥却最大程度的唤醒了大批对清庭还抱有幻想的仁人志士。

谭嗣同一位好友叫唐才常,冒死替谭嗣同收尸,从此断了维新改良的念头投身革命,组织领导了自立军起义。

虽然自立军起义还是失败了,连唐才常本人也被杀,但唐才常的学生黄兴继承遗志,领导了黄花岗起义,后又指挥武昌起义亲手埋葬了大清,终结了帝制王朝。

而且,谭嗣同的血唤醒的不仅是一个唐才常,

1897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领衔,在湖南省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人的支持下,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创办了长沙时务学堂

谭嗣同不但是时务学堂的创办人,还是学堂中文教习,他广泛宣传新思想,影响了一大批学生。

其中就有两名学生,一位叫蔡锷,一位叫杨昌济

谭嗣同就义后,这两位学生先后投身革命。

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学生也培养了一批学生,

其中蔡锷最喜欢的一名营长姓朱,杨昌济最喜欢的一名学生姓毛

朱和毛后来在一起做了哪些事?

我想,就不用再多说了……

当年,湖北巡抚谭继洵痛失爱子后,这位进士出身的二品官员为谭嗣同写下一幅挽联。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
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对谭父而言,儿子能否昭雪确实是不得而知的。但当历史回头望去,33岁的谭嗣同以生命为代价,拨动了中华民族命运之齿轮!

从此,中国的历史真的转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