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司马懿后代居然遭受了如此惨烈的厄运,整个家族几乎被彻底扫除,让人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和仇敌,让这个本应庙堂之上的家族陷入如此惨淡的命运?这个沉痛的历史谜团,蕴含着何等不为人知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兵败如山倒,谁肯搭救无助者

316年冬,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在汉国都平阳为匈奴人倒酒送水,举止谦卑。他相貌堂堂,七尺之躯却弯如钩,仿佛随时会折断。此情此景,让人难以想象他竟是曾经令匈奴人胆寒的西晋皇帝。

两年后,还是个少年的他死于非命。其家人、司马懿子孙无一幸免,尽遭杀戮。如此残酷惨绝人寰的下场在历史上少有发生。

即便改朝换代,杀戮也多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而司马氏不仅没从旧主中得到哪怕一点怜悯,反被世人唾弃、落井下石。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恐怕早已在人民心中丧失天命。

那么,司马氏究竟得罪了谁?他们又做错了什么,竟像穷凶极恶的罪犯一样被扫地出门?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要从西晋建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禅让之举,大义灭亲是也

280年,晋武帝司马炎迫使东吴主孙皓投降,完成三国统一大业。此举的效仿对象,正是其先祖司马懿夺取曹魏帝位的方式。

220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次年迫使其禅让。又过了40余年,265年,司马炎弑杀魏帝曹奂,迫使他禅让帝位。两次都是将原主废黜,而后强取其位。

这样的政变手段极端,对天下人也难以交代。然司马氏仍以此夺取天下,建立西晋王朝。在凶险的权术面前,他们显然顾不得那些。

西晋初期,晋武帝力图恢复经济,安抚人心,统治还算得人心。然终究逃不过晚年昏庸的命运。太子司马衷又贻笑大方,登基后西晋渐渐积重难返。

内乱肆虐,国力不振之时,西域胡族悄然东迁。300年代,他们终于趁西晋内乱之机崛起。311年匈奴鲜卑人刘聪攻陷都城,五年后又灭亡西晋。激烈的民族融合似乎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原本居于边陲的胡人取而代之成为中原主人。

种种迹象都在昭示天命已去。当西晋没落之日真正来临时,百姓们又岂会眷顾这个建立在背叛和弑逆之上的王朝?

异族崛起,百姓落井下石

318年冬日,平阳宫中举办盛大宴会,汉主刘聪与其兄弟欢声笑语。只有那个端茶送水的汉人仆人始终沉默寡言。他便是前朝遗老——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

眼见汉武帝刘聪目露杀机,司马邺面上却看不出一丝惧色。他早已历尽人间疾苦,万般辛酸已在脸上凝固。生无可恋,死亦从命,他只期望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为先人报仇雪恨。

然而刘聪并不会给他那个机会。转年正月,这个仅仅活了18岁的皇帝就死在荒野之中,连个全尸也无以见天日。司马邺的族人,无论男女老少,几乎全族尽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上一代霸主,司马懿一族何以沦落到如斯下场?种种迹象表明,正是因为西晋夺位的手段太过极端,早已在百姓心中丧失天命。等到外敌来袭之时,竟无一人肯搭救这批弑君夺位者的命运。

事实上,西晋灭亡前夕的种种现象,都在昭示这一点。早在八王之乱时期,就有叛军对宗室后裔血洗三族的惨无人道的行径。异族灭晋之后,汉族百姓对胡人倒也没什么仇恨,甚至有人欢迎拥戴新主。

可见无论是汉人抑或胡人,都在坍之际抛弃了西晋王朝。正如司马光所言,西晋“祸在武帝不能传其道于世”。武帝一死,西晋积重难返已成定局。等到异族来袭之时,王朝早已名存实亡。司马懿一族则成了炮烙独朽的代罪羔羊,惨死异乡。

禅让夺位,道义难容

西晋建立的方式确实太过极端,对百姓难以交代。曹魏文帝曹丕弑君篡位,迫使汉献帝孤立无援;司马昭则联合兄长,软禁魏帝,最终弑君夺位。两次弑逆之举毫无道义可言,难怪百姓们对此心存芥蒂。

且不说曹操父子篡汉的合法性从何谈起,他们的作为本身也令人不齿。曹丕篡位之初便大开杀戒,灭了同是汉室宗亲的京兆刘氏,又杀害多名忠于汉室的大臣。曹操去世后,曹丕又酷虐太子曹叡,欲置其于死地。

再看司马氏,也是同样的手段。司马师废黜正统君主曹芳,又毒杀年仅二十余岁的曹髦。之后的历代魏帝皆被软禁、废黜,任由司马氏摆布。他们的作为又岂是百姓们能接受的?

所以,当民变爆发、外敌来犯的时候,百姓们岂会支持这个依靠弑逆和篡夺建立起来的西晋王朝?等到刘渊的汉国政权崛起、兵锋直指长安之时,百姓们也只是冷眼旁观,甚至更倾向新的汉王政权。这无疑是西晋积重难返的表现。

异姓君主,治世难继

即便西晋初期国泰民安,百姓们对异姓君主建立的王朝也难以真心实意地认同。按清史稿所说,异姓取代,治世愈久愈难。西晋正是这样的例证。

西晋的开国之主司马炎确实力求恢复经济、稳定社会。但试问,一个凭借弑逆和篡位登上帝位的人,又如何获得普天之下的拥戴?即便他勤政爱民,也难以抹去这层原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况,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昏庸无能,且遭宠妃蛊惑,让西晋走上了万劫不复的道路。所以最终还是免不了八王之乱的劫难。等到五胡乱华、匈奴入主中原之时,西晋怎会得到百姓的真心支持?这难怪司马一族遭到惨无人道的对待和杀戮。

所以,异姓君主篡权是难以长久的。就算西晋初期的改革政策取得成效,朝局暂时维稳,也难以抹去这层原罪。何况司马氏并没有能人传承政绩,最终走向灭亡也是可以预见的。

或问晋何以至此,实由司马氏积虑已久

司马懿孙无疑成为了西晋灭亡的最大受害者,却也难逃其政治积重的责任。事实上,西晋走向灭亡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司马氏自身的作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或许有人会问,司马炎作为开国之君,为何不尽早确立太子?其实这正是司马氏的政治手段,为了巩固权力,他们一直在王族宗室中设置藩屏。

如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他让堂兄的儿子司马叔璠成为晋元帝,而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则封为吴王。等司马师死后,司马炎才得以登基称帝。可见司马氏是故意设置藩王以相互牵制。

司马炎为何不及早确立太子?同样是出于权术考量。他一共有36子,却一直没有选定正统继承人。如此一来,皇子们只能自相残杀以争夺皇位继承权。这为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再者,即便太子已确定,司马氏也会故意设置重重关卡。如司马衷在被确立为太子后,司马炎还特意任命权臣杨骏辅佐,妄图通过分权来制衡皇权。殊不知这种做法让皇权旁落,为日后宫廷内乱埋下祸根。

结语

可见,西晋的衰亡并非偶然,而是司马氏自身政治布局、权术运作的必然结果。所以西晋走向灭亡,司马懿后人也只能任人宰割、尽失民心了。

司马懿孙惨死异地,种种迹象昭示他们在百姓心中早已丧失天命。然则司马氏又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西晋国运后继乏人?这些疑问的答案,似乎从西晋的建立和司马氏的作为中已然隐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