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元年(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燃起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熊熊大火。

坐在紫禁城里的咸丰皇帝独坐愁城。他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登基为帝,就遇到这样的烦心事。年方20岁的他,虽然雄心勃勃,意图励精图治,中兴日暮西山的大清王朝,但眼前一大堆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哪一件都不轻松,哪一件都让人伤透脑筋。这次金田起义之后,他最初并未放在心上。可是,在派出了几路人马前往平定,都铩羽而归之后,他难免心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咸丰皇帝

怎么办呢?

他想到了父亲道光皇帝的做法,也“照葫芦画瓢”,依样而做:召集文武百官来商议,请大家一起出主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没准有人能够想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然而,大清承平已久,一帮文武官员过惯了太平日子,压根都想不出对付太平天国运动的办法来。他们在咸丰皇帝面前要么唯唯诺诺,要么一声不吭,反正就是拿不出主意。

就在这时候,曾国藩站出来,体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给咸丰皇帝下了一道折子,提出了不少建议。他认为,朝廷的当务之急,是要用对人。只有使用精忠报国、勇于任事的人,才能够承担起平定太平天国的重任。

曾国藩

咸丰皇帝见有人出来提建议了,姑且不论这些建议对不对、可不可行,光是这份精神,就值得鼓励。他便问:“爱卿觉得哪些人是精忠报国、勇于任事的人?”

曾国藩说出了五个人的名字。他们分别是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这五个人是什么来头,竟然能够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和推荐?

李棠阶是河南沁阳人,道光二年的进士。他是著名的理学家,一生潜心理学。曾国藩对他的学问佩服得五体投地,又认为他当年做学政时,回到家里竟然没有什么钱,清正廉洁,品行非常优良。所以,曾国藩推荐他作为皇帝日讲的备选人选,辅佐皇帝增长学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棠阶像

吴廷栋是安徽霍山人。他虽然不是进士,仅仅以拔贡(各省选拔文行兼优的举人到国子监学习、深造)步入仕途,但他的学问根基深厚,与曾国藩等人关系很好。曾国藩对咸丰皇帝说,吴廷栋不欺屋漏,才能干济,远识深谋,可当大任。

王庆云是福州闽县人,是道光九年的进士,当过贵州学政、文渊阁校理、翰林院侍讲学士、通政使司副使等职,是曾国藩的同事和好友。他善于理财,办事干练,是曾国藩理想中的治世能臣。

严正基是湖南溆浦人,是曾国藩推荐五人中年龄最大的,比曾国藩年长26岁,当时已经67岁了。严正基也非进士出身,以举人身份进入仕途,在河南、江苏等地当过知县、知府等职。他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懂得民间疾苦。在担任郑州知府时,他严惩耽于酒色,玩忽职守的河官,及时疏浚河道,在洪水袭击之际保住了开封,挽救了10余万百姓性命。曾国藩与他交集不多,但深知他是一位踏实办事的官员,极力向咸丰皇帝推荐。

江忠源是湖南新宁人,是五人中年龄最小的,比曾国藩还小1岁。他考取举人后,屡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干脆回家耕读。在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爆发时,他就有过兴办团练平定湘桂边境的农民起义的经历。曾国藩与他是好朋友,非常欣赏他的才能,认为他必将是一名统兵大将。

曾国藩没有看走眼。这五人确实都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而且凭借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咸丰皇帝、同治皇帝的赏识,在仕途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李棠阶当过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参与军机中枢大事,称得上是朝廷重臣。吴廷栋做过山东布政使、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要职。王庆云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四川总督、工部尚书、两广总督,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严正基做过河南布政使、湖北布政使,为从二品。江忠源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里表现得比较耀眼,官至安徽巡抚。不料在防守庐州时,因城破殉国,年仅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