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滴封禁了一批账号。封禁理由都是频繁取消订单、恶意刷单,原以为能敲山震虎,让这样的行为少一些,但从司机的反馈来看,好像司机们并不在意。

要理解司机为什么频繁取消订单,先得从利弊开始看起。取消订单扣的是司机的钱,浪费的是司机接单的时间,按理来说,司机应该很抗拒这种行为。只能说,接了这个订单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开车的成本,让司机宁愿取消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司机在社交平台评论称,如今网约车司机挣得越来越少,遇到拼车单、特惠单不想接单也是情有可原,有时候还会遇到平台强制派单,这时候就会取消订单。一些兼职的司机更是看到价格不高的单子就会直接取消,不能取消的订单就会拖着不接驾,等乘客自己取消订单。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只能说支出成本大于收益,所以司机不太愿意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现在的出行平台越来越多,司机不需要在一个平台一直干下去。除了滴滴、高德,还有曹操、T3、一喂顺风车。一个平台封禁了,司机去跑另一个平台就好。司机的跑法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在一个平台一直刷分,争取赚肥单的钱。现在是以量取胜,反正抢不过工作室还有外挂,不如随缘一点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机跑法的转变也让平台的地位急转直下,以前平台在司机心中权重很高,抽成、单量、单价都是司机的考虑因素,现在越新的平台越受司机欢迎。因为新平台预示着补贴多,平台管理比较松。不用双证、不管外挂、补贴随便刷,司机主打一个佛系,哪个平台能赚到钱就去哪个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机现在都能在附加费搞个99元大礼包了,只能说遇到没素质的司机,真的一天都晦气。 一大批网约车司机也齐刷刷收到了平台的“扣款通知”,原因非常明确——额外添加附加费。不过对于司机,这也无所谓,只要司机对封号没有恐惧心理,这些惩罚都无所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价低让行业环境变得病态,本本分分跑单的网约车司机们,挣钱正变得越来越困难,想保住收入只能“超长待机”,付出成倍的努力;为了牟取更多收入和利润,一些司机开始罔顾平台准则、职业道德甚至法律法规,钻营不正当的来钱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