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5日下午,一架飞机从西安机场缓缓起飞,机场送别的人无不眉头紧锁。

周恩来听说张学良私自上了蒋介石的飞机后非常生气,朝前来通报的东北军将领大发脾气,对这位谦谦君子来说这并不多见。

诚然,作为和蒋介石斗了多年的老对手,周恩来气生得不无道理,蒋介石其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看来,张学良此次“护送”行为,只能是痴心错付,掉入龙潭虎穴。

而张学良则觉得,自己对不起蒋介石在先,所以作为兄弟,理应护送表达歉意与诚意。

其次,还有宋美龄给他打包票,安全应当无忧。

但无论是张学良,还是宋美龄都没有料到,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憎恨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张学良实际上已经半步迈进了54年的囚禁生涯。

初入虎牢之地

1936年12月26日下午5时,张学良的专机在南京降落后,马上被当地官员接到了宋子文的别馆。

有意思的是,蒋介石此时并未与他同乘一架飞机,而是先张学良一步,乘坐自己的专机抵达了南京。

原本张学良以为这是蒋介石面子上挂不住,可他不知道,蒋介石特意乘坐另一架飞机先一步抵达南京,可不是为了面子,而是要布下一张大网,等待他的到来。

张学良刚刚抵达南京,就被当地官员接到了宋子文的别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宋子文的别馆后,张学良等待与蒋介石冰释前嫌的机会却迟迟没有到来,只是每天和宋子文、宋美龄还有其他国民党高官打牌、搓麻将,过得份外轻松。

然而张学良的内心却开始煎熬起来。

以张学良对自己这位义兄的了解,有能够解得开的仇,他一般当面就会了结,之所以迟迟没有动静,只能说明这一切已经在他的内心埋下了芥蒂与杀机。

张学良接连在宋子文公馆吃喝玩乐了四五天,住的别馆也是一派和气,但此时的南京城和西安城,却已吵得不可开交。

南京的国民党分成两派,一派以无罪释放张学良为主,认为此时处置张学良,既不好对西北军和东北军交代,也不利于即将展开的全民抗日战线。

另一派则以将张学良法办为主,要定其一个以下犯上,酝酿兵谏,意图推翻国民政权的罪名,背后最大的推力正是蒋介石。

宋美龄意识到,事情已经朝不可控的态势发展。

又过了几天,张学良果然被重兵押送到了军事法庭,被判10年有期徒刑。

刑期一定,所有人都以为军事法庭定张学良10年有期徒刑,只是为了令行禁止,治他以下犯上的罪行。

这样来看,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但没有人想到,10年的圈禁只是蒋介石为了平息各方局势定下权宜之计,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放虎归山。

尽管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出乎张学良的预料,但他也只能无奈接受,并在军统与国民党官员的护送下,被偷偷押送到了浙江溪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美龄到溪口当着蒋介石与戴笠的面发飙,对戴笠耳提面命。

蒋介石在一旁碍于情面,默不作声。他不敢轻易触动宋美龄怒火。

倒是戴笠做了他替罪的羔羊,只能当着宋美龄的面唯唯诺诺,点头称是。

此时的蒋介石仍旧虚情假意,对张学良表示,自己是“军事法庭定的罪,自己无法干涉,毕竟国家自有法度”,所以他只能把兄弟接到自己老家来,在一定范围内给予足够的方便,也算是为兄弟做了一点事。

曾经几十万大军的将领,一下成为了无所事事的乡野村夫,张学良难免苦闷。

于是也同意了让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前来与其同住。

蒋介石转念一想又认为张学良眼下的处境本就属于“坐牢”,如果事事遂其心意让他过得太舒服,不仅不能大惩大戒,反而难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但蒋介石毕竟食言在先,最终还是表示让张学良的老婆们来自己没意见,可和他一起住的只能有一个,要么是于凤至,要么是赵四。

最终由于凤至陪着张学良在奉化雪窦山住了一段时间。

张学良除了在规定范围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外,还需要时刻接受特务刘乙光的监督,外围也布满了一层又一层的岗哨。

在软禁的时候,蒋介石也给张学良找了点事情做,让他每天读“孔孟之道”,实际上是对他进行洗脑,鞭笞其此前无法无天、目无君上的行为。

永无出头之日

1946年,按照约定,张学良10年刑期已满,然而期待的释放命令却迟迟没有到来。

此时的张学良早已经受够了日日与鸡鸭为伍的生活,在赵四小姐的鼓励下,终于鼓起勇气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暗示蒋介石自己刑期已满,是时候还他自由之身了。

蒋介石对西安事变中面临的困窘,依旧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的10年的软禁,似乎半点没有让他的内心好受点,加上在委员长的位置上坐得久了,就更加让他对权力产生了迷恋,于是托人给张学良捎去两件礼物,一件是1936年的年历,另一件则是一双女子穿的绣花鞋。

张学良收到礼物后,整个人精神气一下萎靡下来。

1936年的年历,代表着蒋介石没有因为10年的软禁而原谅他。

绣花鞋,则是告诉他当像个大家闺秀,没事不要抛头露面。

1946年11月2日,蒋介石命人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一起秘密押送到了台湾新竹井上温泉。

等到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他又故事重提,再次对张学良动了杀心。

但最终,蒋介石为了避免夫妻反目,改判张学良死刑为继续软禁。

杨虎城将军却很不幸,于1949年被蒋介石残忍地暗杀在了重庆监狱中。

不可放虎归山!

张学良十几年的软禁生涯中,他搬了十几次家,似乎每一个家都没有让他久住过。

常年的苦闷生活,已经让他学会了“既来之则安之”,每到一个地方就赶紧种花、种树,养鸡养鸭,尽量让自己忙碌起来,忘记烦恼苦闷之事。

在新竹期间,蒋介石特意给张学良定下两个规矩:

  1. 不准和负责监督关押他的警卫亲近,
  2. 不准收听大陆广播。

1958年,时隔21年,蒋介石终于见了张学良一面,然而场面却非常尴尬。

张学良看着眼前瘦削中尽显萎靡的老头说:“委员长,你老了!”

蒋介石毫不示弱:“你也秃了。”

然后两人相视,尴尬一笑。

接下来,两人又不痛不痒地虚情假意了一番。

张学良问了蒋介石的身体和精神,蒋介石则问了张学良眼疾是否康复。

谈到读书时,蒋介石眼神一凛说“《论语》时本好书,能教人忠君爱国”,言语之间直指张学良目无主上,无法无天,需要多读书。

接着蒋介石又意犹未尽道:“《大学》、《阳明传习录》也可以多看,对你有好处。”

张学良则点头应付,脸上却未露出半分表情。

最终两人的见面,以话题告终而结束,蒋介石不愿送张学良,特意交代蒋经国代送,自己则在大厅盯着张学良离去的背影,表情阴晴不定。

张学良到台湾后,外人中联系最多的宋美龄了。她虽不曾登门拜访,但是电话几乎从未断过。

对宋美龄来说,她不见张学良,也是因为时局。

好几次到美国,宋美龄都会去拜访已经在美国定居的于凤至,然后写信给张学良,告诉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于姐姐在美国过得很好,家里布置得很好,身体也恢复得好。”

195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70大寿的日子,这年一到10月,整个国民党内部开始张罗起来,准备给蒋介石过一个声势浩大的大寿。

此时距离上次张学良写信给蒋介石暗示其释放自己,又过了十年。

张学良内心,仍旧充满着对自由的渴望,但是对于蒋介石的心思他实在摸不准。惴惴不安之下,他准备借着蒋介石的七十大寿,旁敲侧击蒋介石对自己的态度。

于是,他托人给蒋介石送去一块十分昂贵的名表,暗示“时间已到!”

张学良送给蒋介石名表的事,很快在国民党内部不胫而走。

其实,当时确实是时候还张学良以自由之身了,原因有三:

  1. 眼下东北军已经被全面收编、瓦解,名存实亡,已经不存在张学良重新掌控东北军的可能了。
  2. 国民党已经败退台湾多年,张学良即便能够恢复军职,在掌握党政军大权的蒋介石面前,亦无用武之地。
  3. 张学良其人风评尚可,如今也已无心再碰政治。

此时宋美龄的处境是比较敏感、尴尬的,她与蒋经国不和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她并不能明面上再站出来说话,也不能暗地里为此做工作,因为一旦被人揣测她想联合张学良排挤蒋经国,那不仅触犯了蒋介石逆鳞,连整个局势都会失控,显然是不理智的。

就在所有人都翘首以盼蒋介石会作出回应时,蒋介石却托人回赠了张学良一根拐杖。

张学良收到拐杖后已然明了,在蒋介石掌权之日,自己恐怕再无出头之日,更不要说翻身恢复军职了。

蒋介石的做法,蒋经国也曾大惑不解,顺势就释放了张学良,那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才对,后续也能继续利用他。

对此蒋介石临终前曾亲自向蒋经国表示,张学良其人有将帅之才,从他当年能够掌握东北几十万大军就可以看出来,同时他也有噬主之能,只要他愿意就随时都能造反,威胁蒋家的统治,所以面对这样的人,决不能有妇人之仁,更不能放虎归山,让他以后有制造威胁的机会。

其实,蒋介石的这番说辞是比较牵强的,连初出茅庐的蒋经国都能看出来张学良确实在政治上已经心如死灰,而且大势已去,谈什么卷土重来。

而且在外界看来,张学良为人守信重义,从愿意被软禁20多年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样的人一旦承诺远离政治和军事,又怎么可能轻易打破原则,做背信弃义的事呢?

虽然蒋介石所做的这一切,在外界看来很难理解,但在蒋介石来说却是非常好解释,因为蒋介石本身一直都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他所谓的“不可放虎归山”,更多的是出于气量狭小和对张学良的憎恨与报复。

人家得罪了他,他恨不得把对方千刀万剐,再挖人祖坟,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劫后余生……

1975年4月5日,这对蒋介石来说不是个好日子,但对于张学良来说却是个好日子。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因病在士林官邸去世。

然而就在蒋介石自知时日不多的前段几天,蒋介石再次找到蒋经国谈话,除了表明自己有意把国民党江山交给蒋经国外,又再三叮嘱蒋经国,切莫违背他的意志释放张学良。

就这样,“切莫放虎归山”自此成为了父亲蒋介石压在他内心最沉重的嘱咐。

对于蒋介石的临终叮嘱,宋美龄在听闻消息的那一刻百感交集,瞬间潸然泪下。

因为蒋介石此言一出,代表着她对张学良的承诺再也无法实现,而她也没有想到老蒋临死都要叮嘱儿子继续软禁张学良,说明当时蒋介石对张学良已经到了恨之入骨的境地。

蒋经国很听蒋介石的话,在上台之后果然没有赦免释放张学良,而是默认蒋介石的安排,继续软禁着张学良。

1988年1月13日,张学良终于熬到了这一天,迎来了自己的自由之日。

因为这一天,继蒋介石之后,张学良终于又熬死了蒋家的第二代继承人蒋经国。

新的政权上台之后,终于赦免了张学良的罪行,还他以自由之身。

此时的张学良已是87岁的高龄,距离他当年莽莽撞撞地步入虎牢之地,已经整整54年。

得知自己已获自由,张学良一刻也没停留,马上收拾行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关了他几十年的地方。

1993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一起飞抵美国投靠发妻于凤至,至此终老于斯,享年100岁。

有意思的是,张学良到美国后,其实当时宋美龄也在美国。

至于他们两人的晚年交际如何,无人得知,已经成为了永远尘封的秘密。

参考资料:

与张学良秘密会谈一夜,他何以影响西安事变?——法制陕西网

世纪宋美龄——云南卫视 经典人文地理

《少帅张学良的软禁岁月》 ——人民出版社.刘叔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