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鬼秤”缺斤少两 “缺”的不仅仅是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败兴!新华社记者暗访太原“鬼秤”:涉及菜市场,医院门口,海鲜市场...

“短你秤,没商量!”只需按几个按键,商品重量就可随意调节,500克的砝码被称出600克。这种能随意调节的电子秤被称为“鬼秤”,一些商家以此缺斤短两,坑骗消费者。特别是医院周边商铺、早市、海鲜市场这三大消费场所,更是“鬼秤”作弊、欺客宰客的重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在一些大型医院的周边,本应是为方便患者和家属能就近采购的水果店,却成了缺斤短两的频发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在一家位于医院附近的水果店内,购买了一些香蕉和火龙果,但在随后进行复秤时发现,两样水果各少半斤。记者将一枚500克也就是1市斤重的砝码,放在了商家的秤上,重量显示为1.14斤,比砝码的重量多出了1.4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一些早市和路边的流动摊点也是“鬼秤”的集中藏身处。由于本身缺斤短两,使用“鬼秤”的商家往往以低价叫卖吸引客流,严重扰乱了周边商户的正常经营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太原市体育路的体育场早市,记者随机挑选了一家卖鱼的摊位,购买了一条鲈鱼。摊主称重并报完价格后,顺势把鱼扔到了身后的宰杀案板上。这时记者提出先不杀鱼,想直接将鱼带走,摊主随即将刚刚称过的鱼又称了一遍。半分钟内,同一条鱼在同一台秤上,竟然称出了两个不同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的一杆秤,一头连着商家的诚信,一头连着消费者的信任。而“鬼秤”不仅违反法规和诚实守信原则,还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败坏社会风气。用诚信之光守护身边的烟火,这既检验着商家的信誉,也考验着监管部门的能力和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原市消协最新发布 8个消费投诉热点

2023年,太原市消协组织共接受咨询2126件,受理消费投诉8836件,调处解决8544件,投诉解决率为96.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2万余元。

在所有投诉中,服务类投诉为4423件,占总投诉量的50%;商品类投诉为4413件,占总投诉量的50%。按服务种类来分,保健品服务、售后服务、房屋装修服务的消费投诉居前三位。按商品种类来分,房屋及建材、交通工具、日用商品的消费投诉居前三位。

从投诉情况看

8个消费投诉热点分别为

0 1

直播购物当心藏套路

案例:周先生在直播间关注了一辆二手汽车,在客服引导下购买了一个3300元的超级大礼花,说可当成定金。周先生来到实体店后,双方未能就二手车价格达成一致,并被告知在直播间购买礼物的费用也退不了。周先生投诉到消协,经多次调解,商家同意扣除相关费用约700元,将剩余的2600元退还给周先生。

消费提示:要选择正规合法、信誉度高的直播商家。注意查询商品质量及价格等情况,切勿盲目跟风。保存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 2

保健品冒充高效药品

案例:孙某参加养生讲座,主讲医生宣传所售保健品能够治好肺癌等疑难杂症,无效可退款。孙某购买了5盒保健品,服用后病情没好转,要求退货退款被拒绝。孙某向消协求助,经调解,挽回了经济损失。

消费提示:要注意,保健品有可能是非正规厂家生产或假冒伪劣的产品。对于宣称保健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夸大宣传,消费者不可轻信,切记保健品不是药品。

03

健身预付“馅饼”变“陷阱”

案例:李女士听介绍说,健身房做活动,达到挑战要求后可以全额退款,便签订了健身挑战合同。等合同时间到了,健身房却突然关门。经过消协的艰难寻访调解,健身房退还了李女士卡费。

消费提示:要选择资质齐全、经营状况稳定的健身房。一次充值金额不要过大,谨防商家“关门跑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0 4

外出旅游谨防扣押金

案例:李某等4人到景区游玩,交500元押金租一辆观光车,车费147元。离开退押金时,工作人员表示没有门票不退押金,消费者说入园用的是美团电子票。消费者投诉至消协,经协调退还消费者押金。

消费提示:旅游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旅行社或平台。签订合同时,要约定好相关事项,并保存好相关凭证,如票根、截图等,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 5

干洗衣物时物品受损

案例:代女士投诉某洗衣店洗涤白色运动鞋后,出现鞋带孔和局部面料破损。工作人员查看送洗之前的图片后,洗衣店以收该运动鞋时过脏来推脱自身责任。经消协协调,洗衣店扣除折旧费后,赔付顾客300元。

消费提示:送洗衣物时要和经营者共同检查物品,注明物品存在的问题,事先确定衣物如破损的解决方式。取衣物时要仔细查看衣物是否完好,是否有褪色等现象。

0 6

购买家居遭遇补差价

案例:刘女士在红星美凯龙购买某品牌家居,交款3655元,约定2023年6月30日送货。2023年6月17日接到营业员电话称,下单时因网络卡顿,导致下单金额少核算693元,要求补缴货款,刘女士表示自己无任何责任。经消协了解,是营业员对产品定价不熟,造成商品售价与实际商品价格不符,差额693元,由营业员承担393元,刘女士补缴300元,店家以两套品牌被子作为补偿,正常送货安装。

消费提示:购买商品时,一定去正规商场。要仔细核对所购商品名称和价格等与票据所示是否一致,并将货款交到商场统一收银台。

0 7

定金与订金差之千里

案例:消费者在杏花岭区万达“全友”缴纳1万元的定金购买家具,合同约定定金可随时退,之后顾客反悔要求退款,商家不予退。经消协了解,该家具布局及柜体结构图已经完成设计并已发给顾客,顾客想要退费,需扣取定金中的设计费用,在合同里有相关标注,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消费提示:消费者签合同时要看清条款规定,交预付款时要看清是“订”还是“定”,前者消费者反悔可退费,后者不予退还。

0 8

购买贵重首饰需谨慎

案例:赵某在尖草坪区某珠宝店买了一个金镶玉吊坠,仅一天时间,吊坠和项链焊接处就断裂了,遂向市消协黄金珠宝首饰行业投诉站投诉。经工作人员查看,不属于人为损坏,于是,协调为消费者调换,消费者表示感谢。

消费提示:黄金珠宝属于贵重首饰,非质量问题不予退换。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并索要相关发票或凭证,有问题及时与经营者协商。

来源:新华视点、山西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及图片视频如涉及侵权等问题

请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