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篇儿,我想和大伙聊一聊成都根与芽同行计划项目的初衷,成都根与芽自创办以来,机构运营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基金会、政府采购等,我们在生活垃圾可持续管理领域的不同业务板块,如政策倡导、社区实践、学校环境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项目具有专项性。

环境保护道路上的挑战,其实是需要广度,集结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才能碰撞出有趣的、科学和创新的环保行为,真正让环保走进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19年启动“成都根与芽同行计划”,我们已有60位月捐人,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励成都根与芽践行环保事业,鼓励我们搭建“自主项目”,帮助机构在“青黄不接”时能持续运营。

我们为月捐人创建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他们在这里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环保话题,并且参与各种活动。我们相信,只有形成强大的团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为未来的世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环境保护是一个关乎每个人的大事,而公众月捐人项目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担当起环保责任。

成都根与芽月捐人除了定期都会收到机构工作月报,捐赠证书、年度纪念礼物,还可以参与“月捐人活动”, 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参访成都根与芽项目点,联合发起环保活动等。

瞧!过年前后,根小芽就陆续收到了许多月捐人的私信:“礼物很喜欢,好用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月捐人的鼓励

零废弃一定是从靠近生活的地方开始,我们说走进群众。

感谢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的你!也希望更多人关注生活垃圾的可持续管理,通过社区行动和公众教育,推动相关环境政策的完善与执行,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回顾一下我们为大伙准备的礼物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龙年贺岁——新锐艺术家

许你一片花的海洋

Angel Erfurt

来自成都,曾旅居德国,中国新锐青年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ngel Erfurt 外出旅行标配 拒绝一次性塑料

她擅用版画、油画和插画的方式,记录旅途中自然和民族的故事,动植物和当地人文都是她的创作灵感。

她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是记录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的森林被砍伐

龙年贺岁系列种子明信片的设计想法,来源于她在生活中对普通明信片去处的思考。

旅游时买下一套明信片,寄给家长和朋友,分享我眼中最美的风景和对闪亮生活的期许。时间久了明信片可能会褪色、发黄和破损。除了扔掉它,还有其他的处理方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延续对明信片可持续性的定义,在卡片中加入不同的种子。为它浇浇水,你会为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感动。种植时记得默念一句:日升月落,我用心灌溉让时间与爱开出花。顺便插上一个小牌子在花盆中吧!2024.3.10这一天种下。

仪式感满满,生活就是这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老来乐,照亮青年绿色梦

王叔叔是东北人,从老家来成都帮着带孩子,退休后他在小区和傅阿姨、李叔叔等人成立了府城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

叔叔、阿姨们最初从改造手工艺品开始,现在已经能制作成熟的酵素,帮助邻里实现堆肥自由,他们还把有机肥运输到社区的幼儿园里,改良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手工艺品除了逼真精美之外,最大的特点是作品的原料都是来自小区生活中的“废弃物”,诸如丢弃的窗帘、靠枕套、旧毛线、衣服,废纸、泡沫、金属等。

他们被消毒清洗后,摇身一变成了丑乖丑乖的胸针龙,年轻人短途旅行可用的收纳包,宠物喜爱的蹴鞠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保工作小组里,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彼此关心,时常欢聚,丰富着老年人的生活。大家有一门爱好,不仅能打发时间,获得一些收入,还能促进环保。守护金山银山的夕阳红真好!

03

取之有道,振兴绿色乡村

垃圾给人的印象是脏、酸臭、易招来蚊虫扽,因此多数人对待垃圾都是避而远之的,丢弃为快。

殊不知垃圾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可回收物可以卖钱,厨余垃圾可以变为堆肥土,它们都可带来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垃圾站前,垃圾站后

绵竹市九龙镇,在万科公益会、九龙镇政府支持下,成都根与芽和遵道学校、社区村两委、居民志愿者开始在九龙镇提倡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校、社区两委、居民志愿者带头,希望影响全镇人的意识与行为,建设一个零废弃的小镇。

社区郑书记说:“垃圾分类这件事,一开始真的很难!甚至有些痛苦,硬生生的加了几个月的班,跟大家做宣讲,督导。不过现在好了,我们村成了邻村的示范点,好像我们也开始习惯了某些行为,现在的垃圾站干干净净,还行成了可持续的发展。正确给垃圾分类成为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之环境用之环境,我们是堆肥的受益者。

收割后的很多秸秆,以往社区居民们都是混合丢在垃圾桶里。自从开始厨余垃圾分类、堆肥,不仅解决了场镇社区的卫生问题,还让贫瘠的土壤充满了营养与活力。

如剩菜饭、稻田杆子、甘蔗渣、橘皮、芽菜收成后的有机废弃物都是让土壤恢复生命力的最佳材料,各类物种自然而生,生态即可达到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园生活,现代人向往的不仅是有机的蔬菜瓜果,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致力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九龙镇的垃圾可持续管理由成都根与芽指导协助,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尝试开启城市有为青年和亲子家庭的零废弃研学活动,欢迎来绵竹九龙游玩,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因果循环,芳香四溢

有了厨余垃圾变为有机堆肥的经验,居民们从个体到了量产,后来大家将堆肥池建在了垃圾站一旁,肥料也慢慢地改善了周边僵硬的土地,还开拓出了一个小花园,搭建了雨水自动收集的凉亭,供附近的村民休憩,小孩玩耍。

去年的夏天,我们的小花园开满了花。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制作了驱蚊纯露,真是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年伊始,成都根与芽团队在月捐人工作板块,不仅制定了一系列丰富的环保活动,也制定了新的目标,让我们月捐人伙伴达到“100人”,如果您也关心环境,想为环境做点什么?

想寻找一群志同道和的同行人,欢迎加入成都根与芽月捐人队伍。

成为月捐人扫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活动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海报···

有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