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国宝 陈依岚 王玥园

赵国宝系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依岚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陆家嘴街道司法所所长;王玥园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陆家嘴街道司法所三级主任科员。

来源:《法治时代》杂志2024年第2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治体系建设是保障基层治理和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石。推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在基层治理中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和支点。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积极探索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模式,以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上海“两网建设”相结合,依托“两网建设”促进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形成基层治理整体合力,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一、基层治理的时代发展新机遇

在数字化浪潮中,全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公众对数字化法律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法治是保障数字城市建设井然有序的基石,数字城市建设水平是21世纪世界各国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标准。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指出:“推动社会治理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强化街道、社区治理服务功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指出要“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着力实现人民群众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尊严获得应有尊重,推动完善信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跨越一甲子,“枫桥经验”历久弥新。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2023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宪法守护美好生活”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作者供图)

20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创造了“枫桥经验”。60年来,从“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成为我国基层治理的一张“名片”,并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条基本经验。2023年8月31日发布的《浦东新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司法所建设 推动基层法治服务引领区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指出,司法所主要负责统筹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承担基层政府法制工作、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要加大司法所信息化应用,建成全区统一平台,融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探索建设数字化司法所和数字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赋能司法所工作。

进入数字法治时代,法治建设对于浦东数字城市建设而言既是重要支撑,也是有力保障;法治化对于社会治理现代化而言既是实践路径,也是检验标志;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手段。立足于民生,为政府、企业、人民等多元主体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是数字城市建设法治保障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更为急迫,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力量和治理优势,就必须顺应数字时代的浪潮,推进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法律服务行业全生态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数字城市建设中多元主体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2018年上海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020年上海首创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是城市数字化转型“革命性重塑”非常典型的法治实践案例。上海市以“两网建设”作为牵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牛鼻子”,已然形成了城市治理数字化赋能的新范式。《浦东新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深化“两张网”精细协同,打造数字治理新范式,促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构建“观全面、管到位、防见效”的“一网统管”体系。

目前关于“两网建设”的研究多从“两网建设”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出发,较多关注宏观层面上“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与数字政府建设间的逻辑,以及“一网统管”与平台治理间的运作逻辑。关于依托“两网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中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和路径分析,尚未有详尽的研究。

二、“两网建设”助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

为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地满足辖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陆家嘴街道积极搭建“1+36+X”三级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架构,统筹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精准设点,连点成线,串联出一条富有陆家嘴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的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带,让公共法律服务移步可至、触手可及。

(一)打造“1+36+X”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基本框架

打造陆家嘴街道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站,让基层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理公共法律服务“所有事”。制定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工作制度、服务清单、办事指南,采用“4+X”建设模式,聚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多项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综合性、一体化、窗口式法律服务公益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造陆家嘴街道居民区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室,全面提升基层矛盾纠纷依法调解能力,提高矛盾化解效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在配备有居委会专职干部负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调动社区法律顾问积极性,配合开展定期坐堂法律咨询接待,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规范运作,有效发挥“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作用,形成“一居一法律顾问”覆盖格局,实现辖区36个居委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

(二)建立数字化“三所联动”工作机制

陆家嘴街道立足于自身街情、社情、民情,在原来公安、司法“两所联动”化解社区、商圈矛盾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力量参与。在联动内容上,通过社区普法、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合作共建,将法治元素融入基层治理,为从根源上减少矛盾纠纷夯实法治基础;在联动机制上,充分发挥警察、人民调解员、律师等队伍各自专业优势,实现三支队伍“各用其强、以补其短”,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依托解纷“一件事”平台、110接处警系统、12345市民热线、来信来访等进行纠纷排摸,及时防止一批“小矛盾”演变为“大问题”。

(三)丰富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

为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围绕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以点位网格为基础,坚持从需求导向和功能定位出发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出一批服务营商环境、特殊人群维权、劳动纠纷化解等领域的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1.设置青年律师楼宇商圈数字化公益法律服务岗。陆家嘴街道地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金融片区的核心区,区域面积约6.89平方公里,中心区商务楼宇109幢,工作人员约30万人。如何为这部分白领人群提供“法治福利”,成为街道法治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街道在全区率先设立青年律师楼宇商圈公益法律服务岗,吸收青年律师等专业力量,根据商圈企业、白领的不同法律服务需求,把公益法律服务与街道的商圈服务、社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从楼宇向片区进行辐射。

2.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数字化法律服务品牌。每天陆家嘴区域的快递、外卖件数以万计,外卖员、快递员、闪送员、网约车司机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陆家嘴街道依托党群服务阵地和户外职工驿站等“红色加油站”服务阵地,不断扩大辐射范围,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法治需求,设置法治图书角,集合民本工作室、律师、调解员等专业力量,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团队,打造囊括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五位一体”法律服务体系,定期到“红色加油站”户外劳动者之家值班,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指导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寻找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在“陆家嘴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保障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以案释法等,为其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全天候法律服务。

3.成立陆家嘴法庭数字化社区法官工作室。为了给居民提供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一站式“家门口”普法服务,2022年,街道联合陆家嘴法庭,在浦江茗园成立首批居(村)法官工作室,并成功开展首场“巡回审判”。街道每个月固定安排法官在街道驻点,组建“法官+社区+人民调解员”三位一体的工作团队,针对辖区内经常出现的婚姻家庭、相邻关系、人身损害等方面的纠纷,充分发挥“前置调解”的便民性,让法官走进社区,做到“诉讼调解送上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三、“两网建设”助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社会治理需求,健全覆盖城乡的司法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推动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陆家嘴街道围绕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紧扣数字化技术与基层法治建设目标,以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为核心,以智能化为“牛鼻子”,聚焦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深化做强“两网建设”,逐步形成条块联动、政社互动的“大格局”,激活法治治理内驱力,努力让“两张网”切实为社区治理赋能,为进一步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牢基础,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目前,上海“两网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与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在理念、目标、路径等方面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以“两网建设”的成功经验助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现实需求,深化基层治理中的法治建设。

(一)打通数据要素,打造应用场景新赛道

陆家嘴街道致力于逐步形成完备的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把握数字技术的优势和发挥数据集成的作用。

1.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受理平台。政府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依托“两网建设”经验,参考街道城运中心的建设,着眼于现实需求,推动建立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受理平台。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受理平台,统筹安排公共法律服务的项目,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发挥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司法行政一体化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上海中心大厦混知书店,举办“‘典’亮陆家嘴”民法典宣传月主题快闪活动(作者供图)

2.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支撑数据的共建共治共享。政府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积极与相关部门、机构、企业等进行合作,鼓励企业和机构参与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形成多元化、协同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3.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数据,精准识别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依托“两网建设”的技术优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与“两网建设”信息系统对接,对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用足用好后台数据,建立以服务数据为重要参考依据的服务供给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通过数字技术收集法治建设薄弱的环节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识别公众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往外延伸、向里深入,打造现代城市版“枫桥经验”,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就在哪里。

(二)紧贴居民需求,创新法治宣传新品牌

街道基层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的品牌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特色的法治宣传品牌。借助品牌影响力,加大对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1.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宣传内容上不断创新,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居民需求和关注点进行精准的宣传,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反馈和处理工作,及时了解街道居民对法律宣传的诉求和反馈,以便在宣传策略和内容安排上进行合理调整,对居民关心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和反馈,加强居民参与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法律服务。

2.创设多元化宣传形式。在宣传策划和安排上,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法治宣传形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易于理解,力求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出法律知识普及栏目,线下开展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等,将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使得街道社区基层治理法治宣传活动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丰富“陆家嘴发布”微信公众号中的法律服务项目,不断拓宽人民群众获取公共法律服务的途径。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人才队伍的职业素养

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而社会治理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陆家嘴街道重视法治人才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能力的培养。

1.建立明确的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调法律意识和法治原则,引导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通过安排工作人员参与案件处理、合同审查、法律咨询等活动,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

2.建立培训机制,推行法治考核。街道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其法治素养;邀请法学专家和学者授课,安排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法律培训课程。将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和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体系,对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果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机制,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和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具有法学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提高街道工作人员整体的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为街道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完善线上和线下的监督机制。对街道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为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提供奖励和荣誉,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基层治理法治化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需要以公共法律服务为“总抓手”和“总底盘”,借助数字技术和手段,构建更加开放、透明、负责的政府,连接多元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以法治途径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目前,陆家嘴街道正在努力推进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借助“两网建设”的成功经验,打通数据要素,推动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受理平台与“两网建设”信息系统对接,充分发挥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效能。同时,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宣传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有效推动基层治理中的法治建设,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零距离”。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公众号内容核实后删除。谢谢!

▌咨询热线:010-62168489 QQ:4006570518

此文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