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辽沈战役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毕竟这场大战能够位列四大战役之一,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自是不容小觑。而在辽沈战役中却又发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有一场塔山战役则不得不提到,因为正是这场战役的胜利才彻底扭转了辽沈战役的局面,给共产党开辟了新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山地理位置优越,成国共两党必争之地

说到塔山战役,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先谈谈塔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家都知道我国很多地名都是根据其特征来命名,但是塔山却与众不同,虽然地名叫塔山,却并没有塔更没有山。塔山实际上是塔山堡的简称,而且只是一个住着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小村庄,它距离锦州只有短短的30公里,而距离锦西则更近,只有4公里的距离,并且还与白台山相连接。

众所周知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最为重要的交通方式便是铁路运输,所以对于铁路则是格外重视。虽然塔山只是一个小村庄,但是著名的北宁铁路却恰好从塔山村的东侧穿过,而且塔山周围都是平缓的坡地,更是山海关和沈阳铁路、公路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何其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解放军已经拿下锦州,而国民党新进兵团要想驰援锦州的国民党军队就必须首先拿下塔山。换句话说,塔山也成了国民党和共产党部队的必经之地,所以双方都势必要拿到这里。当然大家也心知肚明,两党争夺的远不止塔山这个小村庄,塔山背后的锦州才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的战斗目标。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锦州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两党绞尽脑汁都想得到呢?要知道无论谁想进入到东北地区或华北地区,都只有辽东湾沿线狭窄的平原这条唯一的通道。如果是和平年代还好,但是战争时期人员想要入关,亦或运送战略物资到东北地区,那么锦州都将是他们不得不过的关卡。如果解放军能够在锦州这里将关口堵死,那么关内的国民军将会被截断所有的退路,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全歼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早在国共两党之间便流传着一句传闻,那就是:得东北者得天下。众所周知东北拥有非常广袤而且肥沃的黑土地,粮食产量非常大。在工业还不发达的年代,粮食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只要能够占据东北,便能够依托东北地区生产的粮食,实现军民自给自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伪时期东北的工商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度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而且东北的经济总量在亚洲地区也是名列前茅,对于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任谁都会眼红。当国共双方通力合作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之后,军事和经济都占优势的东北地区便成了国共双方都想得到的香饽饽。

当然共产党能想到这一点,国民党自然也看得十分明白。所以当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国民党趁着共产党还没有回过神来,便仗着军队优势将东北率先占为己有。随后解放战争便正式爆发,我党也深知要想打败国民党势必要将他们从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赶出去。于是林彪、罗荣桓等一众优秀将领便被派到东北来,随后共产党的队伍不断壮大,逐渐有了和国民党抗衡的能力。

林彪思虑再三提出反对意见,却遭毛主席两次电报训斥

时间推移到1938年3月份的时候,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声势已经越来越大,而且在共产党的步步为营逼迫下国民党军队出现了败退之势。这个时候镇守在东北的国民党军司令卫立煌发现局势对国民党十分不利,于是他一番考察之后决定缩小战略区域,集中兵力优势和解放军抗衡。卫立煌的警觉性确实不错,很快便圈定锦州、长春和沈阳及其周边地区,将这里当作国民党军的战略要地。

虽说卫立煌确实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他的部署却被毛主席轻而易举地识破了,于是毛主席果断派出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等一众得力干将前去剿灭卫立煌的国民党军队。这个时候三人中只有林彪一个人很快领略了毛主席的战略意图,但是林彪却并不赞同毛主席的作战策略。

东北地区地域广阔而且国民党在这里盘踞多年,要想从国民党手中将东北彻底争夺过来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林彪一直觉得笼罩在东北野战军中的四平之败阴霾并没有完全散去,所以此时无论是从士气上,还是从军队的安全上考虑,都不适合在长春打长期攻坚的同时瞄准锦州。

林彪经过再三思考,还是觉得对于争夺东北问题不应该操之过急,于是他向上级汇报了推迟攻克长春的计划。没想到毛主席在接到林彪的报告时雷霆震怒,接连发出了两封电报到东北野战军司令部训斥林彪。在毛主席看来,林彪的想法过于谨慎,甚至有点畏手畏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林彪的谨慎也并不全无道理,虽说以东北野战军当时的实力包围锦州并不是难事。但很显然蒋介石已经看穿了我军的作战计划,在我军尚未采取行动的时候,蒋介石便率先派出了“东进”“西进”两个兵团增援锦州。而国民党军队有了这两个兵团的支援简直如虎添翼,这种情况下东北野战军再想要拿下锦州难度就不是一点点了。

但是在被毛主席两封急电训斥之后,林彪终于下定决心放手一搏去攻打锦州。锦州的地势相对平坦,所以锦州成了易守难攻的城池。如果国民党军的增援兵团长驱直入,那么东北野战军势必要分散其他兵力回头支援锦州。而锦州一旦失守那么塔山也将危在旦夕,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整个辽沈战役失败。林彪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无论如何他决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林彪决定放手一搏之后,便开始严密的战略部署,他特意选择了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及炮兵旅等重兵死守塔山。经过林彪的这一番精心部署,我军的防御前线看起来果然是密不透风,虽说此时我军以8个师的兵力对战敌军11个师,但是林彪觉得胜算还是很大,毕竟这8个师都是常胜之师。

四纵在东北战场上几乎都是极其辉煌的战绩,甚至还被冠上了“常胜将军”的美誉。本来让四纵死守塔山林彪还是信心十足,但是当四纵抵达塔山之后,看到国军的实际情况还是感到压力山大。虽说我军方面的人数与敌军人数相差不大,但是国军的配备却超出我军很多。此时的国军不仅有先进的枪炮武器,还有很多新式军舰,所以一旦开战国民党军队很有可能通过海陆军对我军实行立体包围的打击方式,进而对东北野战军展开地毯式打击。

如此一来,无论是“常胜将军”四纵还是其他任何一支队伍,都将成为国军的活靶子,无论是多么能打的军队恐怕都难以抵挡如此高密度的攻击。这种情况下不仅对前线将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即便是中线、后线也丝毫不能掉队,不能给敌军任何一丝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取胜的可能。

塔山战役任重道远

不论塔山战役有多难,都已经到了不得不打的地步。所以在塔山战役正式打响之前,罗荣桓不仅一再和将士们强调塔山的重要性,还鼓励全军将士务必要一鼓作气打赢这场硬仗。终于在10月7日,锦州战役正式打响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场战争肯定会非常残酷,但是它的惨烈程度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甚至毛主席、林彪都为此几次垂泪。

10月10日天还没亮的时候,敌军一下子派出十几万大军,他们为了隐蔽行踪还刻意降低了行动动静。但此时我军的警觉度已经非常高了,所以很快还是发现了敌军的行踪,并且准确判断出敌军此次的攻击目标正是“塔山”。国民党军队这次可谓是下定决心要将我军一举歼灭,并且拿下塔山。

当塔山战役正式爆发的时候,国民党军队一上来便用炮火疯狂压制我军将士,而四纵精心部署的地面防御工事,在猛烈的炮火下很快便被摧毁殆尽。而且国民党军队并没有给我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在猛烈的炮火之后便将那些骁勇善战的步兵派到前线与我军将士在打渔山阵地进行近身肉搏。

国民党军的目的很明确,他们想要拿下打渔山阵地,就是要切断锦西到锦州的唯一一条可通行的公路。很显然国民党军没有想到我军在打渔山驻守了不少将士,而且令国军闻风丧胆的四纵部队也正好被安排在此处。但是国民党军惊讶只是一瞬间,随后便开始继续以猛烈的炮火压制我军,无奈之下我军只得将打渔山拱手相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林彪在用人方面还是很有见地,他选择吴克华作为统一指挥官就非常明智。在打渔山失守之后,吴克华并没有让战士们自乱阵脚,而是迅速组织四纵部队针对国民党军展开反击,丝毫不给敌军攻击我军侧翼的机会。此时打渔山阵地已经失守,如果侧翼再丢失的话,那便意味着国民党可以直接绕过塔山,朝着锦州奔袭而去,那样后果则不堪设想。

打渔山阵地战其中的利害战士们自然心知肚明,所以即便在火力悬殊极大的情况下,战士们仍然凭借一腔热血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战争。众所周知东北野战军是非常擅长野外作战,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是如鱼得水,所以打渔山阵地经过几度易手之后,终于在晚上被我军重新夺了回来。

失去打渔山阵地国民党军队自然不甘心,待到次日一大早,国民党军队便再次卷土重来。之前的战争国民党只调集了陆军和空军两路人马针对我军展开打击,如今随着形势不断严峻,国民党军显然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他们海陆空三军全部到位,全方位、无死角与我军展开对决。

本来东野军的枪炮装备就远不如国民党军,如今国民党军海陆空三军联合出动,更是不给我军任何活路。战争持续到10月13日凌晨,塔山阵地和白台山阵地已经全部暴露在敌军的眼皮下了,而这个时候国民党95师更是乘胜追击,企图将我军全部歼灭。虽说我军勉强借助修补过的工事躲过一劫,但是95师却疯狂地采用人海战术,踩着自己将士的尸体杀向我军阵地。

千钧一发之际,林彪越级指挥

看着敌军不全歼我军决不罢休的势头,林彪深感战况已经超出自己预料的范围,于是立即动用越级军事指挥权。林彪认为塔山是这场战斗的重中之重,比任何地方都要重要。他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其他同志的一致赞同,因为将士们都知道塔山战役的胜负关系到整个辽沈战役的大局。

林彪在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之后,立即将手下最得力的胡奇才派往了前线,并且给胡奇才下了死守塔山的命令。作为林彪手下的得力干将,胡奇才对于林彪的用兵从不怀疑,所以在得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便带着警卫员和通讯参谋赶往前线,与东野司令开始并肩战斗。胡奇才虽然身经百战且战斗经验丰富,但是后来他回忆说,在塔山战役中其实根本用不上任何策略,哪里有炮火响起就往哪里钻就行了。

虽说塔山战役最后用不上任何策略,但是胡奇才仍然觉得那是他一生中打得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塔山战役最后的胜利来的真的很不容易。国民党军占尽了优势,而且四纵最后也确实被国民党军逼得无路可退。所以在最后国民党军面对四纵苟延残喘的残兵也出现了轻敌之心,但是他们却小看了四纵的战斗决心。

在10月14日这天塔山战役已经接近尾声,国民党军也准备一鼓作气再次发起攻击全歼四纵残部。谁知道就在战局对我军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我军却率先发起了反攻。国民党军一下子被我军打乱了阵脚,而且国民党军在与我军鏖战中损失也比较大,援兵未至的情况下一下子被我军打得如无头苍蝇一样乱窜。

当国民党的增援部队终于赶到的时候,国民党军已经被我军打败了两次,士气十分低落。这个时候国民党的援军也不敢轻举妄动,一番分析之后深知夺回锦州无望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解放军战士把锦州守得跟铁桶一样。艰苦卓绝的塔山战役整整持续了六天六夜,最终我军保住了塔山,锦州也牢牢控制在我军手中,就这样整个东北终于成了我军的天下。

虽说当时毛主席制定的战略过于冒进,但是经过我军将士的拼死作战,毛主席的“关门打狗”策略最终还是全面获胜。国民党在东北盘踞多年终于被我军连根拔起,虽然他们十分不甘心,但也深知大势已去,最终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东北。

塔山战役胜利的意义无疑是非常深远,不仅保证了辽沈战役最终的胜利,更让我党拿到了丰富的工农业资源。后来苏联和朝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仍然向东北输送各种物资,而这些物资无一例外都落入到我党的手中。因此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战斗层面的胜利,更是战略层面的胜利,其背后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国民党军失败命运早已注定

在塔山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在装备上可谓是占尽了优势,按理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失败的一场战争。但是为何一手好牌,最终被打得稀烂呢?想必当时老蒋也是十分郁闷,自己用尽了全力,却怎么也没想到败给了一穷二白的共产党。

实际上蒋介石早已经被国民党军表面的强大蒙蔽了双眼,他以为战争靠的只是先进的武器。殊不知每场战争胜利的背后,除了先进的武器,更多的却是战士们团结一致的信念。而蒋介石更是早已经忘记,他那表面风光的国民党内部已经积弊深重,将士们更是离心离德,这样的一支队伍如何能打胜仗?

侯镜如作为黄埔军校的高材生,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是他对蒋介石说一套做一套的作风早就厌烦了。而且侯镜如的政治意见一直和蒋介石不和,双方自然无法精诚合作。侯镜如反而对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深深吸引,如此情况下蒋介石对侯镜如的信任度则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两人之间便矛盾重重,关键时刻侯镜如自不会再也蒋介石卖命。

但是与国民党内部的勾心斗角不同,我党内部一直十分团结。无论是党中央领导毛主席,还是林彪、罗荣桓这样的大将,抑或是普通的战士和百姓,在他们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十分朴素且真诚的愿望:那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安稳的日子。而共产党更是无时无刻不带领大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军民的心永远都是团结在一起,而且力气也是往一处使。

虽说在塔山战役中解放军损失惨重,四纵的三千多名优秀将士也全部将生命永远留在了塔山,但大家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住。尽管大家都知道解放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始终都不曾放弃。还记得在东北野战军总参谋刘亚楼终于与塔山取得联系之后,听到塔山电报战损过半的时候,刘亚楼的眼泪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听到这样的战损数据谁人不难受?但是林彪却强压心中的悲痛,郑重发话: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看似一句很无情的话,但却给在场的所有将士打了一支定心针。正是因为大家都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最后才守住了塔山,将国民党赶出了东北。塔山战役之后四纵的幸存者只剩下8人,他们的官职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心愿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在他们死后要回到塔山,要与这些并肩作战的兄弟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