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想在营销中致胜,不能仅盯着市场和对手。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胸怀全局,具备敏锐的营销“三只眼”。

除了要关注行业本身的发展动态以外,营销管理者还应该关注行业外部的趋势。营销战略的制定需要管理者对资源和机会的探究,对行业宏观环境的洞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的竞争对手有时不是同行,而是"跨界打劫"的人。营销"三只眼"就是帮你练就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在营销战略制定之前,企业管理者要做好内部资源管理、资源配置、核心能力梳理,做好企业外部产业动态和行业趋势的量化分析,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营销总监应该具备"三只眼",分别是左眼盯现场,右眼盯市场,第三只眼睛盯趋势(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眼盯现场。企业管理者要向内看,看内部现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聚焦内部员工的管理,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凝聚力、配合度;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绩效;巩固组织文化,增强企业使命感。

右眼盯市场。企业管理者除了关注企业内部组织、团队绩效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以外,还需要关注外部市场的变化。市场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化,要迎合市场的变化,就必须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决胜在终端。营销总监必做的功课之一就是定期到一线去了解市场的变化。据说,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权桂贤去终端做市场调研时发现,东北市场的三星智能手机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就不能正常使用。这条信息被调研出来后,权桂贤马上反馈给三星手机的研发和技术部门。三星电子很快针对中国东北市场推出了一款耐低温智能手机。

再比如海尔馨厨冰箱的诞生,也是源于用户需求的变化。这种智能冰箱可以连接线上超市,可通过语音的方式与终端超市物联对话,在线即时下单采购新鲜果蔬、肉蛋等食材,按时配送到家。馨厨冰箱不再是冰箱,而是一个智能终端,它同时具备影音娱乐、在线购物、食谱多种功能。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诞生都得益于"盯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只眼睛盯趋势(走向)。在商业环境中,当优势和趋势相遇的时候,我们要选择趋势。企业管理者要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来审视内部管理。所以,张瑞敏先生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第三只眼睛要能发现24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规律,只能被第三只眼睛发现。结构性调整和周期性调整是市场规律使然。机制性调整方式是政府有形的手,可以预判企业、产业的未来趋势和走向。从宏观层面来探究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行业的相关政策变动,找出趋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能做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业市场前景好,但需要技术和管理的双轮驱动。"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趋势是精密制造、高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等。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但需要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的核心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销总监要将"三只眼"组合使用,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每只眼睛的作用不一样,管理、市场和趋势是"三只眼"审视的关键词。

用"三只眼"洞察不同的管理层次。营销管理人员可以优化管理,随时预测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决胜于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