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公主,我们很容易想到她们权势滔天、为所欲为的一面。但历史上也有位公主,她只是稍微有一点“刁蛮任性”,就引来了嘲笑声一片。

到最后,她竟然以“稀碎”的名声成全了三个人的美名,这位公主,就是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刘黄,光武帝刘秀的大姐,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虽然是皇帝后代,但受推恩令影响,到刘黄和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辈,已经是济阳县县令这样的小官了。

刘钦死后,刘秀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刘黄作为家中的长女,需要一边帮着母亲料理家务,一边照顾弟弟妹妹,算是一个很给力的姐姐。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刘黄也被封为湖阳长公主。

从平民到公主,从贫穷到富贵,刘黄也算是求仁得仁了。但她在史书上,却留下了“恶名”。

恶名来源之一是纵容奴仆杀人事件。

一天,刘黄的一个奴仆杀人后,逃回了刘黄家里。洛阳县令董宣率部下到公主府追捕凶手。

刘黄从府中出来时,董宣带卫士冲上前,挡住刘黄的座驾,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刘黄问:“你想干什么?”

董宣答:“我是来抓捕朝廷要犯的,您身为公主,居然窝藏杀人凶犯,是何居心?”

刘黄还没有反应过来,董宣就喝令凶仆下车,并当场将其打死。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后汉书·酷吏列传》

打狗也得看主人,就算你再占理,也不能视本公主如空气吧?又气又怕的刘黄直接跑到弟弟光武帝刘秀处告御状,说董宣欺负自己。

刘秀看姐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赶紧命人把董宣召来,一通斥责。

董宣朗声说道:“公主放纵奴仆杀害良民,这样的行为难道应该被提倡吗?皇帝英武明智,复兴汉室江山,可是却纵容奴仆残害良民,这又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得好呢?我不需要等您的杖责,一头撞死便是。”

说完董宣就往柱子上撞,一瞬间血流满面。

刘秀赶紧派手下将董宣拦下来,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公主毕竟是公主,你的行为冲撞了她,向她叩头认个错,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董宣坚决不肯认错,也不肯叩头,他将两手支在地上,头颅仰得高高的。刘秀见状也有些手足无措。

刘黄担心刘秀妥协,便对刘秀说:“你当老百姓的时候,勇敢地保护逃亡的人,官吏都不敢进门抓人。现在当了皇帝,怎么还制服不了一个小官?”

刘秀回答:“做皇帝跟当老百姓能一样吗?”

接下来,刘秀特意为董宣赐名“强颈令”,意思是拥有强硬脖子的县令,还赏钱三十万,表彰他公正无私的举动。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后汉书·酷吏列传》

这件事,让董宣扬名立万,让刘秀美名远扬,却让刘黄落得个纵容奴仆行凶,是非不分的恶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涉及到刘黄的另一桩劲爆新闻是再嫁事件。

刘黄四十多岁时,丈夫去世了。刘秀打算再为她选一位丈夫,便问刘黄有没有属意的人。

刘黄说:“我觉得宋弘这个人很好,无论是相貌还是品德,都堪称模范。”

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后汉书》

刘秀于是召见宋弘,把姐姐的意思说给他听。

没想到宋弘一口回绝,说:“我家里有妻子,没有再娶的打算。”

光武帝尴尬地说:“富有了想另娶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呀!”

宋弘掷地有声地回复:“糟糠之妻不下堂,我绝对不可能抛弃共患难的妻子!”

光武帝听后故意大声地对着躲在帐后的姐姐说:“这件事成不了啊”。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后汉书·宋弘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由于上述两段故事,刘黄喜提“纵容家仆行凶+插足恩爱夫妻婚姻”两项恶名,成为了“刁蛮公主”的代表人物。但也正因为这两个故事,刘黄成全了三个男人的好名声:

光武帝,公正仁义,不偏袒不徇私;

董宣,勇敢坚强,不畏权贵;

宋弘,不慕富贵,重情重义。

以一己之力,让三个人美名远扬,不得不说,刘黄为东汉王朝的品牌营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民间传闻,被拒婚后,刘黄对世俗生活心灰意冷,来到封地西北部的“炼真宫”诵经修真,成为了一名女道士。

这个结局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

刘黄如果真的如史书中描述的那般飞扬跋扈,她会不报仇吗?一个公主修理几个官员,应该很容易吧?

刘黄什么都没做,其实已经足以说明,她并不完全是一个由着性子胡来的“刁蛮任性”之人。

对此,你怎么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