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一位相识多年的券商“卷王”,足足泡了6个小时(开车+爬山+吃饭+打球),在海拔几百米的西山,两位深耕资本市场内容赛道的“卷王”,碰撞了很多的干货,现分享如下。
1、自媒体时代大浪淘沙,颠覆了内容赛道的游戏规则,媒体行业积蓄多年的“信息中介”价值大打折扣,在券商经济学家、基金经理、私募大佬等业内大咖直接下场玩转自媒体的当下,C端的读者,完全可以绕过媒体,第一时间、原汁原味、无破损、交互式汲取大咖们的思想观点与情绪价值。
传统媒体多年信仰的“议程设置”根基,不复存在或分崩离析,带给这个行业的危机感,发端于2012年智能手机时代,加速于疫情后直播与自媒体兴起,未来依然是滚滚大势,锐不可当。
2、除了业内大咖直接下场抢食,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评级机构等传媒媒体信息获取的主渠道,也都开通了“法人自媒体”,这让一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享受到与机构媒体同等的公开信息“普照”,信息差也越来越稀薄。
比如上周中,市场传言量化私募的小作文,股市大跌,晚上9点证监会几百字回应,一个小时“十万加”,次日市场高开高走,荡气回肠。
当晚,机构媒体的解读报道,最早也得一个小时以后,甚至到第二天才能出报,也不过是“证监会回应+稍加解读”模式,无论时效性,还是信息增量,都无法给读者以新鲜感,味同鸡肋。
3、自媒体时代,撕裂了传统媒体的内容“护城河”,也如坚船利炮一般,摧毁了其教科书式的盈利模式,媒体的三重售卖(卖报纸、卖眼球、卖品牌),只剩下“卖品牌”一项,在寒风中哀嚎、在蓝海中厮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国内最好的财经媒体财新,深耕数年的付费阅读,营收体量也不过“亿级”,不必说远不及三只羊、薇娅、董宇辉等顶流网红,甚至不如正和岛、吴晓波、刘润等大V,更不要说“利润率”指标了。
4、几个月前,界面CEO华威朋友圈“求投放”,引起媒体圈、公关圈轩然大波,虽当事人后删文并澄清,但靠内容制胜的“眼球模式”--“广告主追着投放”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形势所迫之下,财经媒体的生存规则也走向“畸形”——“空中打击”(内容狂轰)+“地面部队”(商务跟进)的立体作战模式,而金主投放的关键,在于商务的谈判。
一个优秀的商务,胜过十个优秀的记者。据说,某大佬早年创办的自媒体,仅卖公众号广告就能干到1个亿,最能干的一位,一年就能拉来一两千万,光提成就达200万,你说硬气不硬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