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红山区首创“信用+婚姻登记”体系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近日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首个“信用+婚姻登记”体系。这一举措旨在将个人信用融入婚姻登记流程,强化法律观念和信用意识,以进一步减少婚姻登记中的失信行为,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红山区充分利用了其作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婚俗改革示范区的功能定位,通过智能化信息比对技术,提高了婚姻当事人个人信息比对的准确性。如今,每对前来登记结婚的当事人必须认真阅读并签署《婚姻登记个人信用风险告知书》,这一举措有效地预防了故意隐瞒、捏造事实、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为了营造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红山区婚姻登记中心不仅在服务区域设置了提示牌,还在显著位置张贴了诚信提示。此外,中心还积极开展了“诚信明理扬美德 重守承诺我先行”等诚实守信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和《信用知识宣传手册》,普及信用与征信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诚实守信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红山区婚姻登记中心还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加强了沟通衔接,为“信用+婚姻登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该中心按照“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承担了本区内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名单的列入、移出等管理工作,并对之前存在的15起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行为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自该模式运行以来,红山区未再发生骗婚、重婚、冒用他人虚假证件办理婚姻登记等违法行为,累计服务群众达3.15万人。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增强了婚姻登记的法律效力和公信力,也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