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把一年分做三元。正月十五叫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上元的夜晚谓之元宵。

元宵之夜,要吃一种米粉做皮,糖果作馅的节日食品,叫圆子。

为什么要吃这种特定的食物呢?

古人在一元复始、大地春回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妻子儿郎都要回家团聚。用什么食物来庆贺团圆呢?大家思来想去,便制作出既团又圆的圆子。用糖做馅是表示内心的甜蜜和快慰。后来,斗换星移,冬去春来,每逢元宵必吃圆子,所以圆子又叫做元宵。

相传,窃国大盗袁世凯做了皇帝,上元之夜,到北京街头漫步,听见摊贩叫卖元宵。他做贼心虚,以为元宵和“袁——消”同音,是百姓对他的咒骂,便通令全国,把元宵这个传统食物,改名汤圆。

元宵要观灯的。民间艺人经过艺术构思,设计出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的宝连灯、白菜 灯、鱼 儿灯、走马灯、宫灯、龙灯等。

《开天遗事》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可见,从唐朝起,元宵观灯的风俗不仅已经形成,规模已相当宏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唐伯虎有一首元宵诗: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绕月下月如银。

满街翠珠游春女,

遍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方樽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他把繁盛的灯市景象写得绘声绘色,更把人们带进了美好的上元之夜。

解放后,工农群众继承了元宵观灯的古老传统。除大搞灯展、灯市、灯会外,还在观灯的同时,猜谜、赛诗、唱歌、跳舞,歌颂好年盛景和党的政策,给元宵节赋予了新的内容。



联系小编:

zai-chan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