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遥一),将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这里,小编要重点介绍引力一号,它刷新了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我国运力最大民营商业运载火箭记录,标志着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深刻体现出我国作为航空强国的实力,意义重大。

当然,提到引力一号,也不得不提到其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校友布向伟。他是哈工大2003级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曾获国防科工委优秀毕业生、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在创立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后,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创造多项纪录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再添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正是在哈工大的培养下,布向伟才能够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成为行业中的精英骨干。而作为“工程师的摇篮”,世界一流工科院校,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诞生的航天人才,远不止于此。

例如,被誉为“中国卫星之父”,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孙家栋院士,正是来自哈工大的杰出校友。

此外,中国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顾问,为中国探月工程做出重要贡献的叶培建院士;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顾问、总研究师刘竹生院士;我国航天技术和控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曾担任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的宋建院士……这些如雷贯耳的国家栋梁,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天领域的杰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成立的百余年来,在一流的学术基础、严谨的学风校风影响下,哈工大培养出了115位两院院士、51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35万余优秀人才从哈工大走向社会各界,成为建设美好中国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该校打响办学招牌的有力支撑。

而放眼现在,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高校,哈工大用其卓越的就业水平,再次印证了这个事实。近年来,哈工大的学科竞赛成绩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实现“四连冠”、其历届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不少毕业生进入各大航空航天单位,继续追梦航天。

相信未来,在哈工大的不懈努力下,还将有的优秀人才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其一流的办学水平和卓越的科研实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的航天人才。这些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相信有哈工大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定。

关注“报考直通车”,一键获得高校资讯,报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