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南朝年间,临安府周边的镇上有个叫云娘的女子,长相美貌,性子温和,十六岁时就嫁给了大她一岁的农夫周志。

前些年周志他爹去世了,就剩下他和他娘李氏相依为命,云娘嫁过来,勤快又孝顺,深得李氏喜欢,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可惜好景不长,一个月不到,周志和朋友外出做事,回来的路上不幸被掉落的石头砸到人就没了。

周志的去世,让李氏和云娘伤心欲绝,李氏每天吃饭的时候,都是两眼无神的拿着碗筷,久久不动一口,一想到以后都少了一个人,她眼里的泪水就再次流下来。

云娘见了,心疼不已,偷偷背着李氏抹眼泪,她想安慰几句话,却不知如何安慰李氏。

其实云娘心里也极为伤心,嫁给周志后,她才知被人关心,被人疼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现在再也没有了,感觉很难受。

说起来,云娘没嫁给周志之前,她是个可怜的人。十岁那年,云娘的亲爹就不在了,她就随着她娘钱氏相依为命生活。

这钱氏年轻时候长的貌美如花,不少有钱家的男子为之心动,可钱氏偏偏看上憨厚老实,长相普通,家底又一般的云娘她爹。

等云娘的爹不在了,上了年纪的钱氏姿色尚在,那些之前垂涎她美色的男子,卷土重来,有钱人都想娶她为妾,并承诺会善待她们母女俩人的。

钱氏拒绝了,她知道这些有钱人不过都是图一时的新鲜感,只想和她逢场作戏罢了,又怎么会真心实意和她过日子呢。

坚强的钱氏相信自己,就算没有男人,她也能一个人,将日子过好,将女儿云娘养大成人。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钱氏信心满满奋斗日子时,云娘偏偏生了一场大病,没钱治病,走投无路的钱氏就接受了一位富商的求娶,做了他的妾。

钱氏嫁进来了,那富商确实对她们母女俩不错,云娘病治好了,两人不愁吃喝,穿金戴银,日子过得不差。

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路过富商家门讨水喝,钱氏看到,就拿了些水给他喝,还好心备了一些吃食让他带走。

那道士离开时候,刚好看到十岁的云娘,便好心提醒道:“这女娃日后一定要嫁一个小她三岁的男子,必能大富大贵,家道兴旺!否则就有祸事不断,一生奔波劳碌啊!”

钱氏听到道士这么一说,有心想问为什么,不料那道士不给她机会,来去匆匆,一眨眼功夫便不见了,钱氏只好谨记在心,也告诉了云娘,日后一定要寻个比她小三岁的良人。

半年后,钱氏怀孕了,不料难产,一尸两命,那富商的妻子梁氏是个善妒之人,就在富商耳边吹风,说云娘是个不祥的人,先克父后克母,就是想让富商将云娘赶出家门。

富商听了心里是有些认同梁氏的话,但让他去赶这么小的女娃走,他就有些于心不忍,而且他还答应过钱氏会将她抚养成人,一时之间很为难。

梁氏看出富商的犹豫,她心眼多,就说何不让云娘留下来做粗使丫鬟,这样就不会违背钱氏的遗愿,又落得个照顾孤女的好名声,外头人就算知道,也只会说他们够仁义。

富商一听,就喜笑颜开,看向梁氏的眼神也颇为赞许,默认了她的做法。

就这样,云娘继续留在富商家,做了粗使丫鬟,那梁氏是个记仇的人,记恨云娘的娘曾得到富商的宠爱,就将这份恨发泄在小小的云娘身上,哪怕云娘勤快,干活踏实,也免不了经常挨骂或者挨饿。

等云娘满十六岁时,就出落跟她娘一样貌美,梁氏心生警惕,就偷偷将她许配给偏僻的乡下人,也就是周志。

云娘被逼嫁过来周家,原本以为自己继续过得很苦,可做梦也没想到周家一家人很善良,待她很好,让她不再被挨骂,不再饿肚子,还有人关心她,疼爱她,所以她很珍惜周家给她的这份温暖。

如今相公周志没了,云娘在外人面前不能哭,在婆婆李氏的面前不敢哭,她就只能在夜里躲在被子底下哭。

云娘很懂事,知道相公不在了,李氏现在需要她,她要坚强,这样才能照顾李氏,才能对的起周志生前对她的好。

所以云娘每天悉心照顾李氏,就像对待亲娘一样尽心尽力,半点没有怨言,只盼着她能早些从悲痛中走出来。

这日,云娘从地里回来,就准备做饭,不料李氏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喊住了她,说饭菜早已做好,端上桌就可以吃饭了。

云娘一愣,然后想到李氏应该是振作起来了,她高兴地帮忙端菜上桌,直到看到李氏一下子吃了两碗饭,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饭后,李氏突然喊住了云娘,让她坐了下来,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云娘,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对不起你啊,我浑浑噩噩这些天,也想通了很多事,人死不能复生,那是志儿的命,我认了!”

李氏说完,眼眶微红,又哽咽说道:“云娘,我想好了,你还年轻,不能因为我这个老婆子耽误你后半生,不能守寡一辈子,不然志儿泉下有知,他也不安心。

找个时间,我重新给你找个好人家,这样以后我走了,也放心。”

云娘一听李氏的话,非但不开心反而更难受,她“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哭道:“婆婆,我不要离开你,相公走了,你还是我的婆婆,我会待你如同亲娘一样孝顺的,别不要我,求你了!”

李氏听了,眼泪流了下来,说道:“你这又是何苦,你还年轻,我就老婆子一个,会拖累你的!”

云娘心里难受,哽咽说道: “婆婆,我不怕拖累,我能吃苦,要是你不要我了,我也不想活了!”

这话一出,李氏再也忍不住抱着云娘大哭: “好好好,我们娘俩一起过!你千万不要犯傻!老天爷啊!怎么让这么好的人苦命呢!”

云娘听了李氏的话,点了点头,一下子就笑了出来,婆婆还要她,真好!

夜里,云娘辗转反侧,睡不着,她想到以后该如何营生,才能将日子过下去。

钱氏在的时候,还教了她一些刺绣手艺,可钱氏走了之后,她这些年做粗使丫鬟,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如今她只会些简单的针线活,李氏亦如此。

好在云娘练就了一身好力气,周家还有一亩地,李氏也是个种地好手,她就打算两人种些新鲜的菜来卖,这也是一笔收入。

次日,云娘就把打算告诉了李氏,李氏听了十分赞同,就这样,这婆媳两人就种起菜来。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地里的菜,在两人打理下,长的非常好,又大又水灵,两人都喜眉笑眼。

这日早上,云娘摘了两篮子的菜,处理干净,就对李氏说道:“婆婆,地里的菜也快成熟了,我先拿些去镇上找下找门路,你在家等我好消息!”

李氏高兴应了下来,云娘就提着菜,坐村里的牛车就往镇上赶去了。

很快,云娘就来到了镇上,她给了五个铜板让赶牛的大叔帮看下菜,那大叔高兴应下来了。

云娘就空手去了热闹的菜集市看了下,就看见那些摆摊卖菜的小贩,比不上她家地里长出来的菜,鲜嫩水灵,很新鲜。

他们卖的菜蔫巴巴的了,一点也新鲜,有些菜根都腐烂了,还继续卖,价钱还不便宜。

云娘又抬脚往镇上的最大酒楼家后厨走去,正好碰上几个伙计正在搬菜,那些菜也是蔫巴巴了。

云娘大喜,走了过去,朝着一位穿着比较好的年轻男子说道: “这位兄弟,我叫云娘,能否借一步说话,我有些事情想和你说下。”

那男子本想走进去了,突然被一道好听女子声音喊住,就回头看了一眼,看到是云娘,很是诧异,愣了下,随即说道: “嫂子,你怎么来了?”

云娘听到男子这样叫她,只觉得他面熟,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他是谁,就问道: “这位兄弟,你认识我?”

那男子见状,微微一笑,说道: “嫂子,我叫吴文,你不认得我很正常,我之前找周志哥有事,见过你一次。”

云娘经他这么一提醒,就想起眼前的男子了,相公朋友不多,来找他的人更少,这个吴文,就是上次同周志一起外出做事的朋友,后面周志出了事,也是他帮忙将周志的尸体送回来。

云娘想到这里,连忙对吴文行礼,说上次要不是他帮忙,相公周志也不能入土为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文连忙将云娘扶起,说作为朋友那是应该的,也安慰云娘节哀,随后问云娘来这里做什么。

云娘有些不好意,不过她还是将自己出现这里的事说了,原来她想将家里种的菜卖给酒楼,她的菜长的好,又新鲜,要是能卖给酒楼,那肯定比外面摆摊卖的强,银子肯定也能赚的多些。

云娘一开始有点担心,怕这事成不了,如今看到吴文,说不定这个事就有机会办成了,她连忙将自己在家种菜,菜如何,价钱定多少,不会让酒楼吃亏,都跟吴文说了,又怕他不相信她的话,就急忙忙从牛车那边带来的两篮子菜打开给吴文看。

吴文听了云娘的话,又看了眼篮子里新鲜的菜,开始惊愕,后来眼神颇为赞许地看向面前的长的好看的女子,心里不由一番感叹:这云娘要是他的娘子就好了,长的好看,还有经商头脑,可惜了周志哥没福气。

吴文想到这,认真说道:“嫂子,我现在是这家酒楼做账房,这酒楼的王掌柜我熟悉,我帮你引荐一番,不过丑话先说,这事成不成就看你自己了。”

云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是个明事理的人,连忙感谢吴文的帮忙,不管这个事成不成,她都欠吴文一个人情。

就这样,吴文将云娘,还有新鲜的菜,都带到了王掌柜面前,他就出去外面等候云娘。

没多久,云娘一脸高兴从里面走了出来,就跟吴文说事成了,王掌柜不但收了她刚才拿过来的菜,还给了她一两银子定金,让她后日开始送菜来。

云娘赶时间回家,只好说下次有空再好好答谢他,她就着急往家里赶去,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氏。

吴文看着云娘离去的背影,自言自语说道:“看来是天意,这次我非弄到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