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未成年人玩手机成瘾,这个现象其实已经由来已久了。其原因可以说既有现实的残酷,城乡的差异,也有科技的“暴力”性。

在农村的未成年人玩手机,比较多的情况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看管,爷爷奶奶没时间没能力照顾,而孩子又要和父母联系,这时手机就成了孩子的临时“父母”;而有父母看管的,多半父母没有什么责任心,认为孩子玩玩手机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自己也在玩),或者认为孩子有个手机玩、自己还省心照顾了,完全忽视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手机就有了焦虑……

如果手机只是个通讯工具的话,大部分人都不会成瘾,顶多就是煲电话粥(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了)。但是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即使两三百元也可以用的很好的智能手机,给孩子尤其是农村的未成年人填补了几乎所有的精神空白。这就是所谓科技的“暴力”性,是让我们很容易忽视而又无法抗拒的……以前,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最主要是体现在信息差,由此引发的各种商品物流的差异,简单说,几年前、几个月前城市里流行的物品、时尚,要隔段时间农村才知道、才开始流行。但是后来有了电视,这个差距就明显缩短了。电视上大家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同样的影视剧、城里人的生活、各种商品、流行的风尚……当手机出现后,这个差距基本已经没有了,尤其是现在的短视频、直播带货,所有有手机的人,不管身处何处,不管有什么生活背景,不管年龄性别,通过手机获得的信息几乎是可以100%同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钱人真有这么多吗?

而对于在乡村生活的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现实的环境还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手机里的世界简直就是天堂,他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可以玩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游戏,也可以买到村里从来没有过的商品……这种诱惑,即便是对城里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来说,这也是个巨大的诱惑。面对这种科技的“暴力”冲击,我们几乎无能为力……我们无法去甄别、屏蔽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内容,而所谓适合未成年人、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内容,在现在这个手机世界里,已经很难划清界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只是个游戏,现实中没有大魔王啊

所以对于农村的未成年人手机成瘾这个事情,其实本质是个教育问题,是父母家庭成员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当他们没有能力或者不愿去面对这个问题时,手机成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情况。即便是城市里的孩子,甚至所谓富人家的孩子,也都很容易沉溺于智能手机、游戏机、甚至VR……因为对于还未经历世界的未成年人来说,智能手机能提供的内容远远超过他们年幼的人生体验。

不夸张的说,智能手机对现代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是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智能手机里的世界差异太大,很容易被深深吸引而无法自拔。而对于身在农村的未成年人来说,这个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差异就更大,而更容易造成自我认知的偏差。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消灭、禁止、阻碍智能手机的发展,而是如何能提升全民的教育水平,这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但当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了人自身的发展时,这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也是倒逼人类要思考如何面对自身发展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父母,你们会考虑改变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