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我们发了一篇《缓解焦虑最简易的方式——保证深睡眠》

评论区的朋友们反应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面对这些长期失眠的人,他们连睡着都很困难,遑论获得「深睡眠」。

但如果我们进一步的询问: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失眠的?

你觉得焦虑和失眠哪个对你影响更大?

最初失眠是因为焦虑吗?

还是失眠之后才开始焦虑的?

也许大家也很难理清。

索性咱们今天就来尝试聊聊失眠和焦虑的关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问题就好比: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失眠和焦虑往往是正相关的——越焦虑越失眠,越失眠越焦虑。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每个人的成因,背后机制也很复杂。可能由其他生理方面问题导致,也可能是由于自身心理层面的问题。

据统计,焦虑症状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占比竟然高达50%!且30%-50%的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抑郁症状。

没错,一直以来,焦虑、抑郁都是睡眠的头号敌人。

焦虑患者出现急性焦虑时,会感到心跳加快、紧张、恐惧甚至出现濒死感,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入睡了睡眠也很浅,容易惊醒;

而处于慢性焦虑状态时,则会一整天神经紧绷,提心吊胆,有的会伴随躯体化症状,比如头晕、出汗、心慌、手抖等,这些无法摆脱的症状都让患者难以承受,失眠也同样无法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里大家发现了吗?

焦虑和失眠这两点相互影响,很难得到谁先谁后的答案。

究竟是谁影响了谁?我们要先解决谁?

想要解决问题本身,却被问题困在了原地。

面对这对死循环,又得提到那对重要的植物神经组合——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它们是一对能够自动调整、且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

功能相反,相互平衡制约。

  • 睡觉时,副交感神经活跃,你会感受到平静,从而顺利入眠
  • 日间交感神经活跃,你可以进入战斗状态,适应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深睡眠的缺失会引起第二天植物功能紊乱,而植物功能紊乱又会反过来影响睡眠。

也许你最初只是由于一件小事彻夜难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本身已经不再影响你,你的神经运行规律已经被打乱了。

所以我们希望能放下“究竟”的执念,这是因为:

如果纠结究竟是如何被焦虑性失眠缠上的,探求最初的原因,医生与患者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往往不得其所。

所以,有时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不再苛求病因,而是将特定症状作为治疗靶点,以缓解痛苦和恢复社会功能作为治疗目的。

如果你想改善失眠,不妨去把“究竟”的心态,放到具体的、可改变的事情上。

比如:

睡眠环境:卧室是否适宜睡眠?是否有光线、声音影响?

睡眠习惯:睡前是否用刺激性物质,比如咖啡、浓茶、酒精等物质?

情绪困扰:最近是否有困扰自己的事情?是事实就难以处理,还是自己的灾难化思维在作祟?

其他生理原因:最近是否身体不舒服,比如夜间咳嗽、胃痛等问题,影响睡眠?

急则治标——先解决症状,先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先让自己能睡个好觉,也许生活就能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也许已经无从查证自己究竟是为何陷入失眠困境中,但切断失眠与焦虑的恶性循环,你可以做以下这三点:

我们应认识到失眠和焦虑的复杂性,它们都既有生物学因素,又与我们的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应激事件、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但不必因此更焦虑,打破其循环最佳的方式,一定是加入新的元素——就医!

短期目标自然是控制失眠,消除抑郁、焦虑的临床症状。

长期的目标远不止如此,缓则治本。

消灭症状之后,记得停下来给自己的人生一次审视,一点喘息,一个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