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国平/文

相比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阶段,幼教虽然属于教育体系,但社会上对于幼教的误解却是很多的,尤其是很多家长,至今依然是雾里看花。因此,我在这里想对家长朋友们谈谈幼教的六条“不是”,分享如下:

01

幼教不是给儿童填充知识,而是在建构人生的“能力体系”。

这点是现代幼教的标志,也是与小学化区别的分水岭。为何如此说?有两个关键点:其一,幼教和中小学教育的根本区别是,幼教以发展和建构能力体系为目标,而中小学是发展知识体系为目标。所以,现代教育思想认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力应该来自于幼教,或者更精准的说,幼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二,近些年来,幼教被市场化之后,有些为了活着和为了赚钱的幼儿园,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跟着“不明事理”的家长走。当家长们希望“教得多一些”,幼儿园就搞小学化,有些家长群体,甚至会牵着“懂幼教更懂市场”的幼儿园鼻子走。

所以说,在幼教领域中能坚守正确的教育方向,弥足可贵。

02

幼师不是幼儿园里的孩子妈,而是为了孩子成长负责的老师。

有一所幼儿园在招生咨询会上,面对家长提出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和穿衣怎么办?”这一问题,招生老师说:“我们的老师就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喂饭和穿衣的事,您放心,老师都能替您做好。”

对此说法,我持不同意见,这是把幼儿园当做生意做了,把老师当做保姆看了,而孩子在哪里?教育又何在?所以说,问题大了!

那年我去一所幼儿园看见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没听见幼儿叫老师,都成了“丽丽妈妈”、“小雨妈妈”、“海豚妈妈”……我知道园长的理念是“爱的教育”,是“老师像妈妈”,但我还是直言不讳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时间久了可能会流于形式;一个是老师的第一职责是为了儿童成长,而不是“当妈妈”。

理由极简,因为,妈妈的爱有时是溺爱,甚至是自私的爱。

03

幼儿园不是商业服务机构,是以教育服务为内涵的社会服务。

我劝家长们,不要紧盯着幼儿园的餐饮,即便是做的很好也不及饭店,只要营养到位、卫生合格、口味适合孩子即可。同时,如果家长们评价幼儿园,我建议,第一评价点必须是教育,是教育服务,是把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掘出来。如此,才能让儿童在幼儿园得到真正的成长。

然而,有些过度商业化运行的幼儿园,却偏偏投其所好,不谈教育,只说衣食住行,把家长的视角引到了商业化领域。显然,经商比办教育容易得多。

04

家长不是顾客更不是上帝,而是协同幼师的教育合作者。

我常讲关系管理,因为关系对了才有态度,才有一切。特别是家园关系,在市场化运作的风气下,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错位的,老师在前面干,家长在旁边看,家委会有如纪检委。如此的关系之下,幼儿园和家长不能形成合力,甚至对立,最终的教育效果必然打折,儿童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我常说,最好的幼儿园首先是有最好的家园关系,也就是“一家人”和“一班人”的合作关系,这样才没有内耗,才能实现教育最大化。

05

送孩子去幼儿园不是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教育投资行为。

我这个观点和说法是被逼出来的。那年,在我们幼儿园附近,新开办了一所硬件环境绝对一流的幼儿园。于是,有家长就以硬件和收费做比较,跟我们讨价还价。对此,我只谈两点,好幼儿园的“好”主要在软件,给孩子送幼儿园不是消费行为,是投资。

这是民办园的一个市场问题,也是站位问题,若站在消费者角度,那就是收费与服务对等问题,反之,若以投资行为说去,看的是回报,是多年后成人和成才的回报,这样的教育回报无法用金钱衡量,是高尚投资,是人文投资。

据此,我在一次培训中抛出一个选项题:谁说幼儿园的“好”最可信?结论是“毕业后的孩子和家长”,这是做教育的根本。

06

幼儿园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是以生活和游戏为主的教育。

当有人说起幼儿园小学化的时候,总是落在不能“教识字和数学”,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问题,小学化与幼儿园化的根本差别是认知方式的问题,是在课堂中“教与学”,还是在生活中“教与学”。

所以说,我常讲一个观点:幼儿园的主课堂和幼教题材应该在生活中和游戏里,而不是在课本中。当然,带领孩子读绘本不属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也包括适当的集体教学和集体学习,也是必要的。

在讲这点时我举过饭前洗手的例子,我说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们七步洗手法不是简单的培养卫生习惯,更多的是强化儿童秩序感和对规则的敬畏意识。或者说,前者是第一层面的养成教育,后者是植入性的品质修炼。

总之,幼教有许多个“不是”,若幼儿园没有跟家长们“科普”清楚,难免会有些误会,所以我在跟幼儿园谈市场意识时说过十二个字:做好了,说出去;做对了,讲明白。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