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在上海病逝。得知这个消息,举国上下都为陈赓大将哀悼。人们都为这位“幽默将军”的离世感到无比悲痛。

其实,即使是在台湾,也有人为陈赓将军设灵堂、致悼词——这个人就是老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蒋在为陈赓而设的灵堂中痛哭流涕,来来回回说了很多话,字里行间都是一个意思:

“没有陈赓就没有今天的我啊!”

老蒋为何会对曾经身为敌人的陈赓的死感到如此悲伤?他说的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陈赓大将其人

陈赓不到14岁就参了军,在湘军鲁涤平部第6团2营做一个普通的小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他和后来的彭老总都在第6团,不过不在一个营。虽然两人以前从没见过,但彼此都知道团里有这么个人,还知道对方是自己的老乡——陈赓和彭老总都是湖南人。

陈赓当了4年兵之后,两个人才第一次见面,一见面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都看遍了社会上穷苦人民受到的种种压迫,常常一起讨论该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彭老总说,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得先考个军校才行。

后来彭老总为了从恶霸手中救下贫民,失手打死了恶霸。为了躲避官府追捕,他不得不离开部队,然后果然考进了湖南讲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作为彭老总最好的朋友,也被“牵连”脱离湘军。他便去了长沙,一边做铁道工人,一边在毛主席办的长沙自修大学学习。

1922年,陈赓成为一名党员;1923年,陈赓前往广州,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

在陆军讲武学校上了一年学以后,陈赓猛然发现另一所很有潜力的军校——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岛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黄埔军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和同乡宋希濂一商量,当年5月就一起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

陈赓在黄埔军校中的表现极为出众,被同学们一致奉为“三杰”之一(另两杰是蒋先云和贺衷寒)。

而陈赓和老蒋,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熟识起来的。

众所周知,老蒋当时是黄埔军校的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校长,他对校内出色的学生自然是十分关注,其中也包括陈赓。

这时候他只觉得陈赓是个可造之材,而在1925年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中,老蒋才真正觉得陈赓这个学员是国民党必须争取的。

当时,陈赓作为黄埔军校教导团第7连的士兵,负责在老蒋身边进行保卫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7日,黄埔方因前线作战失利,师长直接抛下部队逃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部队在华阳附近被敌军重重包围。在老蒋的任命下,陈赓开始实行代理师长的职责,试图带领部队突围,但在敌军的猛烈进攻下还是没能成功。

老蒋眼看获胜无望,敌军马上就要击溃己方部队攻进指挥部,一时陷入绝望,竟然掏出配枪要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赶紧冲上去夺下枪,想尽办法一番劝解,总算让老蒋放弃自杀的想法。他们决定逃走,但老蒋之前受了伤,此时在恐慌之下腿都是软的,根本跑不动。

陈赓干脆把老蒋背了起来,从小路一路逃了出去。当时是夜晚,又没有照明,只能借着不甚明亮的月光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他们走的道还是山上的羊肠小道,陈赓就这样背着一个人在这样的路上跑了160里。

最后跑到河边,他们要坐船过河,陈赓就先把老蒋放下来,结果老蒋一溜烟地跑向小船,速度比他还快。

那之后,陈赓就多了个“蒋校长的救命恩人”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学生救校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救命之恩就是救命之恩,必须重视。

老蒋当即下定决心,等陈赓一毕业就给他个高官。可等他看到学员中加入“红色”阵营的名单时,却彻底傻了眼:陈赓怎么加入那边去了?

但他当时也没说什么,只在陈赓的名字边上批了个“不宜带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老蒋发动“四一二”,陈赓彻底离开国民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老蒋知道后,表现得非常痛心疾首,逢人便说“陈赓是个人才,还救过我的命,可惜在政治上太糊涂!”

被抓后的待遇

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被当地巡捕抓到,先是被交给租界的英国特务审讯,然后又被送进国民党在上海的警察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审讯,陈赓始终没有屈服,坚持不向审讯人员透露一丝情报,还在狱中高声唱《国际歌》。审讯人员原本很是恼火,正要再动用点什么酷刑,这时却接到了蒋委员长的电话。

没过几天,陈赓就被押到了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刚到南京时劝过陈赓加入国民党(当然被拒绝了)以外,老蒋就再没对陈赓做过什么,还特意安排当年和陈赓交情最好的宋希濂看守陈赓。

这看守基本就相当于没有,宋希濂好吃好喝地安排陈赓,还准许他随意出入监狱,只要不离开他们的监视范围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又来了一大堆黄埔老同学看望陈赓,大伙还带他去看电影、吃大餐……整得和同学聚会一样。老蒋就看着这些人闹腾,啥也没说。

后来我党派人偷偷前去营救陈赓,整个过程也几乎没受到什么阻力,老蒋就像对陈赓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在陈赓被捕之后,当年的黄埔老同学甚至宋庆龄都来劝过老蒋,让他别杀陈赓。中心思想都是“陈赓是你的救命恩人,你要是把他杀了,以后谁还敢为你办事?”

另一方面,老蒋本人对这个救命恩人也是心存感激的。陈赓刚被押来南京时,老蒋就去见过他,表示自己甚至不需要他提供什么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能加入国民党,保证让他吃香喝辣。结果陈赓还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好吧,师生情谊是行不通了。那同学情谊呢?老蒋又让陈赓当年在黄埔军校的同学一起去劝他,众人就拿出各种“高端消费”,企图“腐化”陈赓。谁知陈赓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被救回去时,就像从没去过那些高端场所似的,接着为党鞠躬尽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尾声

陈赓用这样的工作态度一直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心中始终装着广大劳苦人民,眼里没有自己的享受,只有新中国更好的未来。

因为过度劳累,陈赓的身体还是不堪重负,在1961年突发心脏病,这位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的大将永远离开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远在台湾的老蒋,听到陈赓的死讯时也是百感交集,特意为他设了一个灵堂。陈赓一直是他最看好的学生之一,同时还是救命恩人。

“没有陈赓,就没有我了……”他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