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入职碧桂园那天算起,到现在已经11年了。

从离开碧桂园那天算起,到现在也有7年了!

对于碧桂园,我是心存感恩的。记得11年前,我第一次去碧桂园总部面试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在顺德大良坐大巴车时坐错了方向,离面试的时间足足迟到了两个小时。在迟到的路上,我就犹豫还要不要继续去面试,但最后决定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接待我的是碧桂园法务审级监察中心的徐女士。她一见到我就问为什么迟到了两个小时,我把迟到的原因解释了一遍后,她就非常友善地带我去参加了各次的面试。

从一面到终面,仅仅花了一个下午不到的时间,最终被告知录取了。

我在欣喜的同时,第一次感受到了碧桂园的效率和她的宽容。

对于碧桂园,我是心存敬仰的。碧桂园没有像其它的企业一样,把企业的愿景、价值观和文化,当作宗教一样来宣传,但是它的愿景、价值和文化,却渗透到了碧桂园人的每一个人的骨髓里。

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我相信,只要是碧桂园人,都会记得这句话。而就是这句话,激起了无数碧桂园人的热血和激情!让无数碧桂园人豪情万丈地投入到自己地工作中去。

因此,你会看到在深夜十点钟以后,你离开碧桂园总部大楼地时候,一转身,你还会看到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我曾经跟同事开玩笑说,如果我是碧桂园老板,看到这么多小伙伴,这么拼命地工作,我在梦中都会笑醒!

我见证过碧桂园销售突破一千亿地欣喜;

我也见证过碧桂园从销售额排名第六,一步步到排名第一的征程。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地现状下,碧桂园这个令人感恩、敬仰和骄傲地商业帝国,也出现了流动性的问题。

2023年12月31日,碧桂园控股集团总裁莫斌先生,代表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向全体碧桂园人及家属发表了新年致词。

在新年致词中,我们看到了碧桂园在严酷地试炼中全力自救,不错地交楼成绩(截至2023年12月31日,碧桂园2023年累计交付房屋超60万套,交付量在行业遥遥领先),以及守望未来地希望!

在新年致词中,莫斌先生谈到用盘活资产、暂缓拿地、积极降本增效,以及拓展渠道,推进债务重组等等措施来推进全力自救。这无疑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前碧桂园人,对于如何开展全力自救,想尽一点绵薄之力提供一点自己的小建议,仅供参考。我认为开展全力自救,除了暂缓拿地、积极降本增效,以及拓展渠道外,可能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系统梳理整个集团项目的情况。

做任何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因此,在进行全力自救前一定要全面、系统梳理项目的情况。

比如它的投资情况、融资情况、货值情况、销售情况,以及负债情况等等。

二、根据资产、负债情况,将项目分为优质类、可救类和不可救类项目,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对于那些资产状况良好,负债较少,无查封、冻结情况的项目,我们可将它们列为优质类项目。

这类项目是需要我们重点保护的,也是“保资产”的重点对象之一。对于这类项目,我们要把所有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等资源,往这些项目上倾斜。

这类项目,最有可能是企业得以存活下来的基础。只有把它们盘活了,企业才会有明天和希望。

而对于那些资产略大于或小于负债,但被金融机构等债权人抵押、查封、冻结而导致停工的项目,我们可将它归为可救类项目。

对于这种可救类项目,我们要通过和解,或债务重组,或破产重整的方式,挽救于危难之间。对于这种项目,我们的目标不是赚多少利润,而是达到“保交楼”的目标就可以了。

如果项目严重资不抵债,该破产的就要果断地申请破产清算。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把更多地时间、精力和资金,从这些不可救的项目中抽身出来,并把它们放在那些优质地项目上去。

三、引进战投方,盘活优质项目。

我们引进资金方,不是要盘活所有项目,一些无可挽救地项目,你就是投入再多地资金也没有用。因为它只会增加你的负债,而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盈利。

“钱要用在刀刃上”。我们引进战投方,一定要把钱用在优质项目上。因为只有这些项目,才能给我们带来利润,并赢得生存、发展下去地机会。

把所有地资源,用在所有的项目上,不仅不起作用,相反会拖累优质项目。

我们保资产,保的是优质的资产;盘活项目,盘活的也要是优质项目。

以上是对于碧桂园全力自救的一点小建议,仅供参考。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