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367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月20日《哈尔滨日报》头版写道:国内航线热门目的地前十名中,哈尔滨热度由去年第四名上升至第一名,家庭出行热门航线上海——哈尔滨首当其冲,而杭州至哈尔滨热度同比上涨1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人民管穿得可可爱爱的南方女性叫“南方小土豆”,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热心周到的直男“尔滨”人设。冻梨切片了、豆腐脑放糖了、牛奶配吸管了……为了宠南方游客,豪爽的哈尔滨人都开始说夹子音了。

哈哈哈,南方妲己组团北上,这样的热闹我怎么会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出可以加温的鹅绒服,买好加热鞋垫,翻出羊绒秋裤。已经在那边呆了一周的表妹提醒我:千万围巾帽子要带厚的,冷到脸根本没法露出来,她老公已经拒绝天黑后出街了……围巾很重要,因为羽绒衣没法换,就靠围巾变花样出照片了。突然想起来自己去过哈尔滨,也是街上呆不久就回酒店了。

“中央大街的全季都从200多涨到600多了!”表妹提醒我。我没订房就出发了。想着当晚落地哈尔滨之后,赶当天最后一班七点半的火车去亚布力。毕竟那里有全中国最大的滑雪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天大概被我险中求胜的计划惊呆了。飞机提早降落,我们上了去往亚布力的火车。我在火车上订了当地的民宿,对方安排车辆来火车站接我们。20公里50块。上了车师傅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乌漆麻黑的村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家烧烤店还亮着灯笼。我说晚上出门安全吗,司机师傅说咱们这里夜不闭户都没事,必须得照顾好南方小金豆啊。我说不是土豆吗怎么变金豆了,他说叫土豆怕挨揍。民宿房间很一般,拿出来的宵夜菜单铁锅炖大鹅两三百一份。想起表妹说的,我们这菜量两人点一个菜就够了,于是还是出门找烧烤。

路上的雪都结成冰了,流浪大狗跟着我们。我们进了烧烤店坐上了炕,周围都是一大桌一大桌喝酒的大学生。吃完烧烤去了隔壁极破极破的小超市,买到了超大瓶格瓦斯。

我是穿着滑雪裤过来的,在机场就迎面而来的阿姨用东北口音喊“南方小土豆“了。旅行真的是大家交换各自呆腻了的地方。

虽然连滑雪头盔都带来了,还是在民宿借了好看的成套滑雪服。民宿的简易资助早餐八点半就收摊了。听说我们还要吃就从厨房里重新拿了些出来。当我喝下第一口热粥时顿时没了脾气。那么普通的大米粥香气扑鼻,玉米香糯粘牙。黑土地长出来的粮食就是不同凡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宿安排了当天所有的车辆接送和活动项目。我们去的是新体委滑雪场,坐下就有大小伙子非常热情的来帮忙穿雪鞋,蹲下来耐心又周到的系鞋带。上一次有人帮忙系鞋带还是EX在韩国……

周边都是带着各色卡通护具的南方小金豆们。后来被大小伙子教练带着上了1600米的中级道玩单板。这次彻底感受到了单板落叶飘的自由、直板滑行的舒畅,也摔了个180度仰面朝天,手掌都出淤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滑完雪又去了马拉犁、轮胎滑梯和天下第一滑道。在白桦林中间穿梭,进到林中小屋吃了豆沙包买了加特林机关枪烟火,还和假土匪们对了接头暗号,轮胎滑梯我这样的恐高症患者都不怕。

最值得推荐的是“天下第一滑道”。一路沉默的司机大哥会兴奋分享个人攻略的项目。从海拔999米山顶坐着一块简易铁片车穿过48个弯道全长2680米的隧道体验,比全世界任何一家迪士尼的小矮人矿山车都带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马拉犁门口小车上吃到的冰糖葫芦惊艳了,立刻拍了张照片告诉一个冰糖葫芦控:最好吃的在这里啊!后来一路问司机怎么买,他说这里寄快递都要跑30公里去镇上,估计阿姨自家做的,也不太会用微信,没可能帮忙快递。果然,好吃的东西都在村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玩了一天,当天晚上赶回哈尔滨,在冰雪大世界关门前两小时冲了进去。这个时候,累出来的眼袋已经快挂下来了。冰雪大世界什么都是用冰做的,整个就像《冰雪奇缘》主题乐园,冰上自行车、冰上卡丁车、冰上滑梯啥都有。可怕的是哪怕已经到了闭园时间22:00,电子大屏幕显示还有一千多名游客在排队等冰滑梯,等待时间预计三小时。

我们问工作人员能照常闭园吗,他们说到时间就关闭。所以上面乌泱泱排队人群,大部分排的是一个希望。听说冰雪大世界门票还限购。我表妹就是没买上票,一怒之下改去了雪乡。

闭园后出来打不到车。喊了辆黑车,司机大哥直接把20元路费喊到了70块。哈尔滨的司机大哥都特能聊。我们后来还碰到一个听说我们去吃俄餐,使劲推荐抖音店,叫我们千万别去踩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值得看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值得玩的是松花江上的巨型游乐园,值得吃的是饺子和东北菜。南方胃到了那边特别不适应,菜量实在太大,两个人点两盘菜都得剩一半。强烈建议哈尔滨餐厅都推半份的。

网上吹得玄乎的东北文化的洗浴场,根本没啥东北地方特色,也没法和上海的涟泉等连锁洗浴中心比。畅吃的水果增加了冻梨,女更衣室的淋浴房只有六个要排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淄博早市一样,集中当地小吃点心的哈尔滨各种早市也非常热闹。平生第一次早饭吃了那么多碳水炸弹还都是油炸的。最有名的尹胖子炸糕真真假假好几摊,排队买了最正宗的,味道像极了油炸过的玫瑰鲜花饼……至于肉蛋堡、巧克力油条……棕黑色长棍子看上去都有点诡异。

我还是选择买了摊位上的蕨菜和粉条,决定背回上海自己炒记忆中的东北菜——蕨菜炒粉条。最惦记的口感粗糙的小米窝窝头根本找不到,连超市都找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集中的中央大街像极了南京路步行街。每家店都在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南方小土豆”。有的店门把上写着“欢迎小金豆”,有的店背景音乐唱的就是南方小金豆,还有的店免费提供热水充电宝……连烘番薯的老爷爷都会说“买一个吧小土豆”,可能因为不太熟练最后三个字喊得怯生生的,一副想做生意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憨厚。

我特别想和他说,可以学学卖烤红肠的大姐,如何声音嘹亮的在递给游客红肠时说“公主殿下请吃肠”,也可以学学抱着雪狐出租的大叔们,自信满满的宣扬“雪狐会保佑你事业有成婚姻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大街走几步就能看到各种中俄合作礼物店,秋林红肠店,商品大同小异。很多人走进店里是为了取暖,有的店写着免费提供热水充电宝,外面零下十几度实在太冷了。我随身带的唇油甚至挤不出来,结结实实的被冻住了。

冰天雪地自然有它的魅力。此行最难忘的是在松花江上蹦野迪跳科目三、冰雪乐园开冰上卡丁车,松花江上滑冰犁骑冰上双人自行车……景区到处可见尔滨的嘘寒问暖,南方小土豆一律被尊称为“金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嘴是甜的,但尔滨也确实有点不拘小节有点懒,有时候还带点老实人的狡黠。

街道上满地都是冻住的痰。

当我发现租来的滑雪裤裤袋破了个洞想要针线补一下时,民宿主第一反应是说没关系,不要用这个口袋就行了。

白桦林马拉犁的马车夫很热情也会帮忙拍照,但行程结束了开口会要香烟费。滑雪教练也是,260一小时收费后还开口要单独的辛苦费。冰雪大世界的黑车司机把20块钱的路抬价到70块,路上还参与讨论说乘客“眼界不够目光短浅……”车内一片哭笑不得的沉默。

探索世界就是一个怯魅的过程。

好奇什么就去看看和争取,奔现的浅浅之交,通常都是满满惊喜盖过了失望。毕竟像我这样一个看到螃蟹糖葫芦就会欢天喜地的EN型,望出去的世界都加了层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