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认为,军事家只能决定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能决定整个国家命运的走势,北周由于制度上的优势,灭齐已是大势所趋,好的将领只能延缓这一趋势,并不能彻底扭转。宇文邕这样说,也只是告诫臣下务必保持戒骄戒躁的优良传统罢了。

再来看北齐假黄钺、太师、太尉、冀州刺史,谥号“忠武”的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是高欢嫡长子高澄的第四子,所以从辈分上来说,高长恭低段韶、斛律光一辈。

关于高长恭,最著名的是他的美貌,史书记载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中国历史上不管哪个版本的“四大美男”都少不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说因为长得太美,临阵杀敌缺少威慑力,所以高长恭为自己打造了一副鬼面獠牙的青铜面具,上阵杀敌时就带上,用于威慑敌人。不过史书上并没有这个记载,应该是后人附会。

但高长恭不光有美貌,还有一骑当千、三军辟易的武勇。

杨忠伐齐之战时,少年高长恭在段韶麾下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勇冠三军。

高长恭的军事代表作是邙山大战。

当时段韶掌总,斛律光负责吸引北周邙山军团的火力,为高长恭扯开了防线缺口。

而高长恭率五百重骑直扑洛阳,在北周大军中反复冲杀,搅得北周军大乱。

最后,高长恭浴血奋战,杀透重围,来到洛阳金墉城下,命城中守军趁周军大乱之际火速出城决战。

但当时高长恭身披重甲,面带铁胄,城上守军看不清高长恭面目,不敢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长恭取下面胄,城中守军才认出是兰陵王,于是士气大振,高呼“万岁”,全力反攻,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洛阳大捷。

当时北齐军高唱战歌,声震九霄,这便是后来流传甚广的《兰陵王入阵曲》(详见《关陇长风之兰陵入阵》)。

《关陇长风之兰陵入阵》

此后的宜阳-汾北会战,段韶病重,把军权移交给高长恭。高长恭与宇文宪对峙半年,互有攻守,不分胜负,最后和谈罢兵。

这就是高长恭在史书上所有的军事记载,其实比段韶、斛律光要少得多。

那为什么高长恭的人气这么高呢?这主要还是他忧郁的气质、温婉的个性和悲剧的命运带来的。

北齐皇帝高纬听闻高长恭在洛阳解围时,城中守军高呼‘万岁’,又唱《兰陵入阵曲》,对高长恭极为忌惮。高长恭也意识到了危机,就开始收受贪贿,借以自污。

他的属下对他说:“天子既然忌惮大王,您现在这样做就更危险了。不如称病在家,不要过问政事。”高长恭于是奏报朝廷,称病不朝,后来甚至真的有病也不医治,希望能躲过一劫。

但高纬最终还是赐毒酒给高长恭,逼其自尽。高长恭对他的王妃郑氏流泪道:“我既忠于天子,也没有得罪老天,为什么却要被鸩杀呢?”郑氏劝他求见高纬,高长恭却说:“唉,天子哪里见得到呀!”于是饮鸩而死。

高长恭其人,貌美而心壮,用兵果决,待下谦恭,能与手下同甘共苦,就算得到一瓜数果,也一定会与将士分食。

而且极为宽仁,有个将领曾经诬告他,后来被调到他麾下,天天担心受到高长恭的报复,高长恭为了让他宽心,就象征性地责打了他二十杖,就此一笔勾销。

高长恭生前曾出借数千金给别人,临死之时,索性将所有借据一火焚之,足见其豁达。

最后简单横向对比一下北齐三杰。

从军事角度讲:段韶大局观强,善于总揽全局,是统帅型人才,有点像西魏的于谨,但政治建设方面稍有不如;斛律光精于排兵布阵,既能构建防御阵型,又能野战突击,有点像西魏的李弼,甚至在攻击力上更胜一筹;高长恭的主要特点是勇猛,武力过人,能折冲千军,具有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有点像西魏的侯莫陈崇。

如果要打分的话:段韶可以得90分,斛律光可以得85分,高长恭可以得70分。

从性格角度讲:段韶更成熟稳健,处事圆融,眼光锐利,始终稳如泰山;斛律光则过于耿直、缺少城府,最后惹祸上身,惨死于昏君奸臣外敌之手;高长恭性格柔弱,比较单纯,最后死于宗室猜忌。

如果要打分的话:段韶可以得到90分,斛律光只能得60分,高长恭的悲剧是命运使然,不是咎由自取,不能怪他,可以得到70分。

当然,这个打分并不严谨,纯粹图个乐子,欢迎读者朋友批评。

其实北齐还有一些能力出众的宗室大臣,比如文治方面有高欢的第三子高浚、第五子高浟、第十子高湝、高澄第二子高孝珩,都是才华横溢、见识非凡的理政高手;

武功方面还有高欢第七子高涣、高澄第五子高延宗,都是骁勇绝伦的杰出将才,可惜,都淹没在北齐无休无止的内耗之中。

但我始终认为,北周对北齐的胜利,并不取决个人,还是取决于制度。

——北周在宇文泰、于谨、苏绰手里奠定的一系列制度才是最后北周胜出的根本保证。

我也经常看到有朋友很喜欢说,如果谁谁谁不死的话,如果谁谁谁多活几年的话,北齐就不会灭亡。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您应该想想,谁谁谁为什么就会死?是什么原因造成他死的?

寿终正寝的不说,因为北周同样也有寿终正寝的。而蒙冤被杀的,为什么会蒙冤被杀?这里面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个谁谁谁死后,为什么北周就能不断涌现新的人才,而北齐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也是有深层次政治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