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寺庙)

前蜀王建刚刚开国登基的时候,蜀地发生了一件怪事儿。

什么怪事儿呢,民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一个行为诡秘的和尚。

这和尚吧,不打坐不念经,也不化缘,每天就是拿着个大扫帚扫来扫去。

他活动范围非常之广,无论东川西川,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衙门口,他拿着扫帚扫地,普通人家的门口,他扫地,客栈酒楼的门口,他还是在扫地。

光是扫地还不算,和尚还喜欢到处乱涂乱画,他每“打卡”到一个地方,都会在墙上写下六个大字:水行仙,怕秦川。

这或许是和尚的谶语,但是毕竟太短,太简略了,透露出的信息又不是很多,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就基本上没怎么当回事儿,只拿他当个疯和尚。

直到多年之后,王建把皇位传给儿子王衍,王衍无道,前蜀被后唐所灭,王衍作为末代皇帝,尽管已经投降后唐,却也没能逃掉被杀死的命运,而这个王衍身死之地,正是秦川驿站。

帝国覆亡之时,人们才猛然想起当初那和尚的谶语,秦川是秦川驿站,而怕秦川的“水行仙”,指的当然就是王衍。

氵是水,彳是行,亍指的大概就是仙字。

这段记载,当然只是出自于一些无从考证真伪的野史,可是以后人视角来看,又何尝不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衍 形象)

天下事,人间情总是如此,结局提前告诉你的时候你不会相信,而当你终于领悟之时,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前蜀后主王衍爱玩就不说了,昏君大多爱玩,说来说去也无非是吃喝嫖赌那么几样,蜀地富庶,物产可观,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王衍虽然昏庸,可也算不上极其昏庸,和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那些变态帝王比,那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可见,如果只是小皇帝玩乐成性,对国家财政其实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中原战乱,割据政权自顾尚且无暇,而前蜀倚靠天险,不说撑个五十年,十年总是没压力的。

是的,前蜀当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小皇帝爱玩,而是小皇帝并不是一个擅长治国理政的人,朝廷的大方向一直把持在大小徐妃的手里。

王建死了之后,大徐妃成了太后,小徐妃成了太妃,按理说她们这种级别的都应该在后宫里打牌喝茶过养老日子了,可这俩老姐妹偏不,她们不仅不退休养老,反而还要以干预政事的方式来发挥余热,而她们给年轻的皇帝王衍的第一条建议就是:

卖官鬻爵。

太后和太妃说了,说科举那玩意多麻烦呐,咱们直接买卖官位不就得了么,刺史以下官职全都公开出售,价高者得,一来方便快捷,二来还能为朝廷创收,何乐而不为呢?
王衍一听哈哈直乐,表示太好了太好了,正愁没钱花呢,这回钱来也!

阆中人何奎,贿赂王衍巨款,王衍很开心,授其兴元府少尹,宦官严凝月没钱,但是唱歌好听,皇帝很喜欢,王衍十分大方,钱我不要了,官职照样给你。

严凝月做了高官之后也相当知恩图报,他知道王衍平生好色,于是四处搜刮美女进献到宫里,君臣之间关系处的是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蜀江山)

官爵本为天下公器,有德有能而居之,现在皇帝本人亲自支持买卖官位,上行下效,时任礼部尚书的韩昭在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更是公然收授贿赂,公开修改考试名次,韩昭甚至觉得这么搞来钱太慢,干脆找到王衍,说皇帝你也别藏着掖着了,多给我几个刺史的指标,我肯定都能给你卖个好价钱。

那时的前蜀朝廷,政治环境可谓乌烟瘴气,碌碌庸才通过花钱找人拉关系等各种机会窃据高位,而那些真正想要报效国家的寒门士子却仕途无望,只能暗自叹息。

那时的前蜀,别的不热闹,朝廷里一旦放出个什么一官半职,众人纷纷出价竞拍,这个出几百两,那个出几千两,最后又有一位财大气粗的出几万两...简直像如今的拍卖会那么热闹,为了能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做官,大家是争抢的焦头烂额,头破血流。

是啊,入州府县乡做官,赚钱容易,得钱更快,还有锦绣华堂,美女风流,谁能不喜欢,谁能不动心?

换句话说,在金钱迷醉的世界里,又有几个人能够众人皆醉我独醒?

大家都在趋炎附势,举目望去尽是欺世盗名之辈,为什么不呢?

当所有人都陷入狂欢之时,清醒者则拥有原罪。

在把朝廷塞满了酒囊饭袋之后,王衍随便找了几个宦官和大臣,把操持政务的权力都下放给了他们,自己偷得浮生整日闲,要么就是在宫里办派对,要么就是在外出旅游的路上。

说这王衍同志摆宴席办派对有瘾,他曾经一连九天在宫里饮宴,朝廷里一个叫做王宗寿的宗室大臣(王建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拼着一条命向王衍痛陈家国兴衰利弊,社稷倾覆之危,王宗寿是越说越激动,泪洒当场,跪在地上哭的是嗷嗷的。

王宗寿在底下哭,本来多少能打动一下王衍,结果礼部尚书韩昭不怀好意,抢在王宗寿的前边说,哎啊,嘉王(王宗寿的封号)肯定是喝多了,想起自己的伤心往事才会哭泣,快把他给拉下去。

韩昭说完,宴会上的一帮奸臣佞臣纷纷附和,甚至有好几个人站出来嘲笑王宗寿哭哭啼啼,王宗寿无言以对,一场劝谏草草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宗寿 形象)

宫里玩完了,王衍收拾行李,又开始踏上了各地巡游的旅途。

皇帝出门,那排场是真不赖,他身穿铠甲,头戴珠宝,背负弓箭,腰悬宝刀,身后是旌旗兵士,队伍连起来能有百余里长。

俗话说,穷家富路,平时在家待着,吃的也有,住的也有,花钱也花不了多少,可是一旦出门了,吃住就别说了,你就是想要喝口水,搞不好也要花钱。

皇帝到各地去巡游,各地官府一要给皇帝进献财宝,二要负责安排皇帝的饮食起居,这就都是要花钱的,钱从何来?当然是从百姓们的身上来。

换句话说,王衍巡游的这个财政支出,他本人不用负责,到最后都会负担到老百姓的头上来。

老百姓们怨声载道,王衍自然听不到,蜀地风景极好,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引人入胜,旅途之中他乐不可支,还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这是一个只图快乐而没有烦恼的少年,对于王朝的颓势,他不理解,甚至就算理解,他也不在乎。

时间来到公元924年,每天疯玩的王衍同志出人意料的发布了一项人事任命,皇帝任用了一个叫做王承休的人为天雄节度使,让他执掌一方。

这个王承休啊,是宦官出身,好戏谑狎玩,因此颇得王衍宠爱。

当然,能在众多佞臣中得到王衍的宠爱,说明这哥们应该是有着异于常人的过人之处的。

什么过人之处呢?那就是王承休虽然是个宦官,可他却讨了一房好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氏 形象)

他妻子严氏,长相出众,非常好看,王衍垂涎严氏的美色,干脆和严氏通奸,俩人就此有了龌龊的男女关系。

好色荒淫对王衍来说是稀松平常了,对于染指他人妻子这种事儿他当时不以为然,但这件事却成为了未来历史改变的一个伏笔。

王衍任用王承休的时候,后唐庄宗李存勖已经灭亡了后梁,这李克用当年就够猛的了,李存勖比他还猛,堪称打遍五代十国无敌手,他消灭后梁之后,当然不会只拘泥于保持现状,因此李存勖一直在计划着开疆拓土,实现一统。

后唐的下边,是南平的高季兴,高季兴尊奉后唐为正朔,入朝觐见,李存勖一度询问高季兴,让他谈一谈后唐下一步应该对谁出手。

在李存勖本人来看,江南地区离得近,而且都是水路,方便好走,下江南是不二之选,相反蜀地有天险之隔,道路崎岖,一看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可是这个高季兴他没说什么好话,他不主张李存勖攻打江南,而是劝他集结兵力直取前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存勖 画像)

高季兴的理由,也给的很扎实,他说,江南看似富庶,可是和前蜀一比就有点地狭民寡了,江南环境是好,温柔水乡,其实人口基数并不多,前蜀就不一样了,地广民饶,您要是能得到前蜀,那简直是赚了一票大的。

高季兴这么说,李存勖很心动,恨不得立刻化身邓艾,偷渡阴平而直取蜀汉,不过老李毕竟是一代枭雄,军事行业的练家子,说起来他做事其实没有他父亲那么鲁莽,所以在出征前蜀之前,他专门派了一个叫做李严的大臣出使,想要去探一探蜀地的底儿。

其实,没什么好探的,因为从来王建都不是刘备,王衍更不如刘禅。

天地之间,忽然而已,前蜀王氏如匆匆过客,他们从遥远的地方而来,要到遥远的地方而去,他们停留不住。

割据政权的末代帝王往往是悲观的,无论他们是否知道自己是不是末代,但是说到底,悲观其实是一种远见,因为,买妻耻樵之人,永远不可能悲观。